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奇冤:《沙家浜》中的忠義救國軍不是漢奸!!!

忠義救國軍到底是一支什麼性質的武裝

日前,收看了由同名紅色經典樣板戲改編而來的電視劇《沙家浜》,在深深的被陳道明、許晴、劉金山等演員的精湛演技折服的同時,也為該片的編劇尊重客觀史實,還原歷史本貌的嚴肅立場所感動。

忠義救國軍到底是一支什麼性質的武裝,在過去的樣板戲中,面對阿慶嫂曾提出——「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這樣尖銳的疑問,沙奶奶以一個漂亮的高腔給出了明確的答覆:「你們號稱忠義救國軍,為什麼不救中國助東洋,專門襲擊共產黨,忠在哪裡義在何方,你們是漢奸、走狗、賣國賊,厚顏無恥喪盡天良~~~昂~~昂~~~」

那麼,忠義救國軍難道真的等同於偽軍嗎?如果國人接收了這樣的一個判斷,那真是千古奇冤了!事實上,忠義救國軍是一支在抗日戰爭時期戰功卓著,聲名顯赫的特種武裝部隊,共產黨、新四軍在敵後堅持抗戰8年,忠義救國軍同樣也堅持抗戰8年,可是,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卻完全沒有他們應有的公正地位,偶有提及也是作為破壞抗戰,製造摩擦,日蔣勾結,殘害人民的反面典型出現,那些曾經戰死沙場的忠義救國軍將士們泉下有知,怎會不心寒呢。

忠義救國軍成立於淞滬抗戰時期,前身是由軍統局和杜月笙合作組建的別動隊,負責配合國民黨守軍對進攻上海日軍展開情報搜集、破壞、襲擾、暗殺等特務活動,初期成員大多是上海的幫會分子和各地流亡的農民,戰鬥力有限,後來隨著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潰敗而撤到上海郊縣和浙江天目山區堅持隱蔽鬥爭。後來隨著形式發展的需要,戴笠已不滿足於特工人員的小打小鬧,決定抓起一支自己的特務武裝來壯大實力,於是由軍統局牽頭協調國防部,第三戰區,在原來別動隊的基礎上收攏、收編了大批潰敗的國軍餘部和地方武裝,整編成一支隸屬於軍統局的忠義救國軍,於是有了胡傳魁這樣的草包司令,當然也不全是這樣的人物,重慶國民政府委派一批高級將領擔任各部指揮官,戴笠也抽調一批經驗豐富的特工人員和幾期特訓班的學員充實到這支部隊當中,幫助實現部隊正規化建設,電視劇中的刁德一和劉副官應該就屬於這樣的情況。所以,原來的樣板戲把刁德一的身份定位成日本特務,是大錯特錯的歪曲醜化,新版電視劇中對此已作出了糾正。

經過整編,忠義救國軍的人員素質和戰鬥力得到明顯提高,他們在寧滬杭廣大地區積極開展對日作戰,破壞交通設施,襲擊日軍據點,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戰績,極大的振奮了淪陷區人民的愛國熱情,因為政府從來就沒有拋棄過他們,政府軍就一直戰鬥在他們身邊。特別是1942年的除夕夜,由戴笠親自指揮,幾路忠義救國軍同時對日寇占領下的上海展開破襲戰,給敵人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雖然這次戰鬥取得的成果不能與八路軍百團大戰相提並論,但是忠義救國軍敢於進攻上海這樣淪陷區的大都會所造成的國際影響是空前轟動的,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的抗日決心。日本人不得不承認,上海郊縣仍處在重慶國民政府的有效控制範圍之內。所以,日軍和汪偽武裝年年都要進行大規模的「清鄉」行動,目標一是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再有就是針對忠義救國軍了。

所以,你能說忠義救國軍是一支不抗日的武裝嗎?抗戰後期,戴笠通過中美合作所的關係,為忠義救國軍爭取到了大批美式裝備,同時命令各部積極做好配合美軍即將開展的在東南沿海登陸作戰的準備,全面對日寇展開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活躍在江南地區的忠義救國軍在第一時間光復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最終不辱使命的完成了這支軍隊孤懸敵後,抗日到底的光榮任務。

當然,忠義救國軍基於舊軍隊的本質,在八年抗戰期間也不是鐵板一快,出現過叛徒,漢奸和逃兵,也出現過欺壓老百姓的兵痞、敗類,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不能因此將整支軍隊定性為「漢奸、走狗、賣國賊」,這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就像小說《紅岩》中把中美合作所定義為殘害人民的特務機構一樣,事實上,中美合作所從成立之初就不是一個專門針對共產黨的情報機關,而到抗戰勝利以後,這個機構也根本就不存在了。中美兩國的情報人員通力合作在戰爭中搜集、破譯了日軍大量絕密情報,為中國抗日戰爭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包括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擊落日軍山本五十六座機以及中途島戰役的勝利,都是基於中美合作所的有力情報支持。這些歷史的功勳現在全部被一筆抹煞了,可嘆,可悲啊。

至於電視劇里的刁德一為何要絞盡腦汁,不遺餘力的殘害新四軍傷病員呢,很簡單,職責始然。忠義救國軍的使命除了抗日以外,就是執行蔣介石「防共、反共、限共」的一貫方針,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對特定地盤的有效控制。陳道明成功的把刁德一演繹成一個盡職盡責,無怨無悔,令人肅然起敬的優秀特工人員,最後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做了新四軍的俘虜,呵呵。

按照樣板戲裡的劇情,人民政府最後要公審刁德一和胡傳魁以平民憤,這完全是出於中國傳統的「善惡有報」的習慣思維模式,在當時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第一,共產黨最初在江南只有抗日游擊區,而沒有根據地,也從來沒有建立過像華北那樣的邊區政府,所以根本就沒有合法的審判權,直到1941年皖南事變後,汲取了以前的項英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教訓,陳毅才在蘇北正式建立新四軍的第一塊根據地。第二,基於刁德一軍統特工人員的身份,新四軍絕不會自做主張進行審判的,唯一可能的結果就是像八路軍在華北對待「摩擦專家」朱懷冰一樣,禮送出境了事。至於胡傳魁嗎,如果漢奸的罪名落實了,倒是可以就地槍斃。呵呵其實,所謂摩擦,應該都是雙方的責任,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嘛。

可是現在,我們聽到的都是單方的指控與揭露,勝利者有虧名節的事情全部被不動聲色的巧妙掩飾過去了。比如在山西,中共通過滲透,控制,最終拉走了閻錫山的抗日決死隊和犧牲同盟會,這是統一戰線的勝利,是抗日民眾的覺悟。

再者如張露萍,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根據她的事跡改變的電視劇,最近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里《永遠的豐碑》也回顧了她的事跡,她在抗站期間打入國民黨軍統局內部,成功的組織起一個情報小組,為延安輸送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後來不幸暴露,但是她至死也沒有承認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請注意,在國共合作時期,中共這樣重大的間諜行為是不是有破壞統一戰線之嫌呢!

可能是中共方面自覺理虧,在張露萍犧牲後長達四十多年裡一直沒有把她列入烈士名冊,直到曾經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直接領導過這個情報小組的葉劍英委員長的親自過問下,才恢復了她的革命烈士身份,徹底洗刷了她身上背負的「軍統女特務」的罵名。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隨著歷史一頁一頁的翻過,時光一天一天的流逝,可惜很多歷史時間的細節已經無從探究其本來的真實面貌了。巧妙掩飾過去了。

比如在山西,中共通過滲透,控制,最終拉走了閻錫山的抗日決死隊和犧牲同盟會,這是統一戰線的勝利,是抗日民眾的覺悟。

再者如張露萍,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根據她的事跡改變的電視劇,最近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里《永遠的豐碑》也回顧了她的事跡,她在抗站期間打入國民黨軍統局內部,成功的組織起一個情報小組,為延安輸送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後來不幸暴露,但是她至死也沒有承認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請注意,在國共合作時期,中共這樣重大的間諜行為是不是有破壞統一戰線之嫌呢!可能是中共方面自覺理虧,在張露萍犧牲後長達四十多年裡一直沒有把她列入烈士名冊,直到曾經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直接領導過這個情報小組的葉劍英委員長的親自過問下,才恢復了她的革命烈士身份,徹底洗刷了她身上背負的「軍統女特務」的罵名。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隨著歷史一頁一頁的翻過,時光一天一天的流逝,可惜很多歷史時間的細節已經無從探究其本來的真實面貌了。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亞德里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026/1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