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邱曉華破了國家統計局三項記錄

邱曉華,這位個性鮮明的學者型前統計局長曾經在國家統計局創造了兩個「最」:35歲成為國家統計局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48歲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國家統計局局長。而他被免職,又創造了第三個「最」:任職時間最短的國家統計局長。

    

《瞭望東方周刊》報導,在北京「跑口記者」心目中,出鏡率最高的部級高官有兩位,一位是審計署長李金華,另一位就是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

邱曉華35歲成為國家統計局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就任國家統計局局長時年僅48歲,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年輕的局長。籍貫福建的邱曉華外表文質彬彬,求學經歷豐富:1978年考進廈門大學經濟系,1996至1997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1998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國際金融博士學位,被外界視為學者型官員。

邱曉華自1982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國家統計局工作,歷任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副局長。2003年7月,他出任國家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兩年後任黨組書記。與以往歷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半路出家不同,邱曉華可算是一個從系統中成長起來的「老統計」。他浸淫統計工作24年,又有理論基礎,非常了解中國統計的現實和問題。

邱曉華曾經是一位受歡迎的發言人,在每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他不但能夠將一系列數字信手拈來,而且還經常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參加發布會的記者們感到「有料可報」。他自己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我是把每一次新聞發布會都當成考試。力圖顯示我們不僅生產數字,而且也有觀點。」

這種發言人的風格也被他帶到了統計局長的職位上。邱曉華曾經在一篇理論文章中說到,統計局作為國家的政府部門之一,其職能主要體現為「眼」的功能——反映國家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真實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的前提。但它不是主要的決策和執行部門,統計局看到的信息和問題,需要經過其它決策部門和執行部門的轉化才能解決。統計局也有「嘴」的作用,這就是要向政府決策部門輸送統計結果,並把統計信息向社會傳達。

邱曉華希望國家統計局不僅要「眼明」,還希望它「嘴快」。擔任統計局長後的邱曉華,仍然堅持「不僅生產數字,而且也有觀點」。

今年6月,邱曉華在北京大學做演講時曾說:「綠色GDP作為一個總的目標目前不會實現,這個目標核算任務應分解完成。」他在演講中說,從實物量核算到價值量核算需要一個過程,目前不可能出台一個全方位核算清楚的綠色GDP.一些媒體由此猜測「綠色GDP計劃可能暫時擱淺」。

9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邱曉華表示,圍繞固定資產投資的宏觀調控「已經見到積極成效,現在要抓好落實,不需要什麼新的措施」。

新華社10月12日播發國務院決定,免去邱曉華的國家統計局局長職務,這使邱曉華創造了第三個「最」:任職時間最短的國家統計局長。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6/1121/2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