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德國之聲:冷戰 - 改變世界的「杜魯門主義」

杜魯門提出他的「主義」的歷史時刻

六十年前的三月十二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著名的「杜魯門主義」-一個對當代國際歷史產生了深刻影響的政治主張。

冷戰雖然早已結束,但是它對當代世界格局產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而奠定了冷戰「理論基礎」的是1947年3月1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在這一天,杜魯門在美國國會上發表總統咨文演說,力主建立聯合國,目的是保障世界各國今後不被奴役和自由和平地發展。他說:「我們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願意幫助自由的各國人民擺脫極權體制的控制,保障他們的自由制度和國家完整。」杜魯門在演講中,呼籲美國人民對當時共產主義勢力發展迅速的希臘和土耳其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以抵擋「共產主義的顛覆」。

杜魯門針對所謂的來自蘇聯的對東南歐的威脅,提出了他的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政治主張,將世界劃分成自由民主和極權共產主義兩大陣營。杜魯門自己評價他的「主義」說,「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不論什麼地方,不論直接侵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 「杜魯門主義」不但導致了「共產主義革命」在希臘和土耳其的失敗,也促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首的全球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

「杜魯門主義」中提倡的用對外援助抵禦共產主義的政策主導了二戰結束後的美國外交政策幾十年,其中不光是重建歐洲的馬歇爾援助計劃,1949年建立的北約以及後來的韓戰和越南戰爭也是「杜魯門主義」的邏輯後果。

美國著名當代歷史學家加爾.阿爾裴維茨認為,杜魯門當時提出強硬主張的資本是美國率先擁有了核武器,而且當時還是處於獨家壟斷地位。他認為,沒有核武器,冷戰就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

在很多美國人眼中,杜魯門是美國夢的一個典型體現-從小會計和小地主腳踏實地、堅韌不拔一直干到白宮。但是歷史學家阿爾裴維茨則把杜魯門當成一個反面政客典型-沉迷權欲、心狠手辣、踐踏民主制度、誤導公眾。他認為,杜魯門是受了當時堪薩斯州密蘇里市具有黑社會性質的彭德加斯特(Pendergast)家族的提攜在政治仕途上一路上升的。彭德加斯特(Pendergast)家族是當時密蘇里最有影響的政治勢力,他們為了掌控當地政治權力,不惜採取暗殺和收買選票的手段。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DW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313/3390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