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山雨欲來:大陸官方展開壓制「最牛釘子戶」

白德華重慶三月卅一日電/被網民稱做「史上最牛釘子戶」的楊武、吳苹夫婦,今天繼續在他們構築的「城堡」焦土抗戰。不同的是,今早重慶九龍坡區政府舉行記者會後,媒體已經封口;十四名保全擋住臨鶴興路上的唯一出入口。顯然,被媒體廣為報導的「釘子戶」事件開始受到壓制,頗有山雨欲來之勢。

美國《時代》周刊迫不及待推出的2007年度封面人物——吳萍(網絡惡搞圖片),文章見:https://tw.aboluowang.com/comment/data/2007/0331/article_3552.htm

 

但「釘子戶」仍然受到民眾支持,吳苹常光顧的小吃店大媽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支持楊氏夫婦,政府跟開發商根本就是「官商勾結」。

位於重慶渝北地區附近的楊家坪,行政上隸屬九龍坡區,楊武和吳苹夫婦在鶴興路上已成「孤島」的兩層樓那片地,是九龍坡區政府和開發商重慶正升置業達成協議,準備拆遷蓋商住兩用地塊的。街坊一位大叔說,這片地十年前準備蓋綠地,也不知最後怎麼談,竟成為商業開發地。

官商勾結楊家難獲合理理賠

從一九九三年起,位在九龍坡商城正中央、立丹百貨及輕軌正前方的這塊用地,就說要拆遷改建,但直到十一年後的○四年,開發商一再變更、政府都不知換了幾屆,就是沒談攏。

一位前往現場的拆遷戶陳先生說,當初這地段的門面每平方米市價雖沒像現在達十萬人民幣,但好歹有個五、六萬,不過開發商只允諾一萬八,這是不少拆遷戶抱怨的地方。小餐飲店的大媽說,吳苹沒獅子大開口要價兩千萬,她只是要求同樣大小臨街的門面跟兩層樓,加上幾年來拆遷補償費幾十萬,「這樣的要求不算什麼!」

就在記者與大媽閒聊時,大陸第一位把「釘子戶」寫上部落格引起轟動的寫手周曙光也來到現場。「看到沒有,多了兩個攝影頭!」他指著鶴興路這兩年砌起的水泥屋二樓上沿說,「昨天才裝上去的!」

開發商將吳苹家挖成「孤島」後四方用鐵皮隔離,但在隔離的鐵皮外,因應民工吃穿又砌出了簡易房。近日「孤島」成為媒體捕捉焦點後,區政府昨晚終於決定出面制止了。

伸冤書半夜兩點被保全撕掉

周曙光指著工地唯一出入口說,昨天以前裡面只有少許保全,昨晚開始進駐了十四位保全。廿六號從浙江來到重慶的「受災戶」沙文軍說,昨天下午出入口全貼滿「受災戶」的白紙伸冤書,「半夜兩點,全給保全撕了。」他說著說著,又拿起一張紅筆寫就的伸冤書往牆上一貼。仔細一看,其中還寫了英文,他說是準備給外國記者看的。沙文軍並非工地受災戶,但因受了委屈想找記者伸冤,也因此每天來此報到。

本業建築工程師的他說,這也是對楊武和吳苹的「精神聲援」。「一天不搬遷,開發商和政府就多花六萬利息」,沙文軍支持楊武夫婦抗爭到底。

在渝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羅姓民眾說,不久前重慶市長王鴻舉說,重慶人均兩千七,房價兩千七,「說什麼鬼話,我做了二十年,一個月也拿不到兩千!」他還說,重慶澎水縣一位教委幹部發簡訊批評時政,王鴻舉竟要求嚴懲,並撤掉澎水縣委書記官職。顯然,重慶市民對官員的作風有很大意見。

現場戒嚴官方「開明」僅一周

的確,在「開明」了一周後,「開明」的效果也達到了,今天起,現場已進入「封鎖狀態」。上午九龍坡區政府召開記者會說明官方態度後,工地現場立即進入「戒嚴」狀態。十數位工地內的保全不時張望,也格外注意門外動靜。當記者中午前往工地敲門,保全就是「相應不理」。當記者說來自台灣時,一位保全大喊:「台灣的也不給看!」

或許經過媒體數周的大篇幅報導,不管是對《物權法》機會教育也好,還是王鴻舉所說「顯現政府開明的一面」,都達到了一定效果。但站在民眾立場看,就像餐飲店大媽說的,「還沒解決問題就斷水斷電斷氣,這人道嗎?」這位每天賣飯盒給吳苹帶進工地的大媽說,人民最痛恨(官員的)腐敗行為了,要不是官商勾結,百姓也不會支持這「釘子戶」。

周曙光說,這場「民主大戲」是應了「天時地利人和」。《物權法》剛過關給了一個緩衝時機;商業區大樓林立,這個「地利」讓政府不好下重手;楊武是搏擊冠軍懂點功夫,加上吳苹努力鑽研法律,這一文一武的「人和」讓區政府不好動手。

不聽話就拘留補償費找誰談

重慶市近年拆遷戶特多,王鴻舉還說要「三個月換一次版圖」。「要是在農村地區,根本就沒有所謂釘子戶了,不聽話就把你拘留三個月,誰還跟你談補償費?」周曙光忿恨地表示。

當記者傍晚時分離開現場時,並未見到吳苹過來送飯。不少民眾經過此地,總會低下頭透過門縫看工地,還有不少「觀光客」也來湊熱鬧。

預料在「孤島」未拆前,工地外的「民主論壇」還會繼續上映。打著赤膊的沙文軍指著前面不遠的派出所說,「我才不怕他們咧,有種就把我抓起來!」預料到了晚上,牆上的伸冤書還會被撕,他說,「沒關係,撕了再貼,表達意見花不了多少錢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國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401/3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