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民主社會主義」公聽會的「職業聽證人」

參加公聽會的代表

安徽合肥物價局的一次公聽會上,參加聽證的是一些所謂的「職業聽證人」,而且拒絕採訪,拒絕透露聽證人的個人信息,很是神秘。眾所周知,公聽會就是要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在妥協中找出平衡點,最終確定結果。但黑箱作業的公聽會,結果在會議前已經出來,會議只是例行程序,走走形式而已。

事件回放:

    合肥公聽會拒絕媒體採訪 公聽會「黑箱作業」受質疑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物價局在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公聽會上拒絕媒體採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聯繫方式的做法受到普遍質疑。
??
??聽證代表身份保密
??今年4月下旬,
合肥市物價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污水處理費調價公聽會代表名單,包括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代表、政府部門代表以及消費者代表等。其中,8位消費者代表僅僅公布了名字,具體身份以及聯繫方式沒有公開。
??聽證代表的身份需要保密嗎?是誰給聽證代表蒙上「神秘面紗」?媒體記者就此進行多方採訪,卻遭到了拒絕。合肥市物價局更是明確答覆,在公聽會召開之前不便對外公開代表的聯繫方式。
??記者進一步採訪了合肥市消費者協會,並要求了解公聽會代表的個人信息情況,同樣遭到了謝絕!一位負責人說,「我們已將消費者代表登記表全部交給了物價局,你們可以找物價局。」
??
??代表希望了解民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部分聽證代表對公開身份、聯繫方式等都能接受,恰恰是物價部門認為聽證代表應該「保密」。
??記者幾經周折聯繫到幾位公聽會消費者代表。與物價部門一再強調「隱私」不同,大部分聽證代表對公開自己的身份信息卻並不排斥。
??此次污水處理費調價公聽會的8位消費者代表之一的
李海洋是個退休工人,曾經參加過近三年的幾次公聽會。李海洋認為,公布代表的電話,能聽到更多人的意見。「而且說實話,污水處理太專業,很多情況我都不了解,還需要去做調查,只憑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
??
??聽證「應打破神秘」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說,對聽證代表的具體身份、聯繫方式進行「保密」,是不是在人為地給百姓與聽證代表的溝通和聯
??系設置障礙?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這樣的公聽會,還不如不搞!有關部門應該明確規定,公聽會聽證代表應像領導幹部任前公示那樣,在確定名單後,公之於眾,打破神秘。如果老百姓想找你找不到,還能奢望你為民眾代言嗎?!對沒有攜帶民意進場的「代表」,公眾有權拒絕其「代言」。
--------------------------------

評論: 

「職業聽證人」是幹啥的?

   近年來,公聽會一直飽受非議。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物價局在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公聽會上拒絕媒體採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聯繫方式的做法受到普遍質疑。有關部門稱,這是因為這些信息屬個人隱私,不便透露。(見6月3日《新京報》)

  
合肥市物價局為何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的聯繫方式?是便於操作還是掩耳盜鈴?是心裡發虛還是有違民意?這難免給公眾以無限想像的空間。耐人尋味的是,合肥市物價局挑選的聽證代表中竟有不少是「聽證專業戶」。據4月28日《新安晚報》報導,合肥市物價局在合肥物價網上公布的污水處理費調價公聽會消費者代表名單上,消費者代表共有8人,其中4人曾以消費者代表身份參加過其他公聽會!

  聽證代表成了專業戶!這般匪夷所思的事實不能不讓人錯愕。聽證代表代表著不同聽證方的利益訴求,保證聽證代表的廣泛性、均衡性,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公聽會的公正。如果聽證代表翻來覆去就這幾個人,顯然就會成了少數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合肥市物價局既然在聽證代表的「固化」上煞費苦心了,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個人信息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劉新民在《中國經濟周刊》披露了一些公聽會的種種劣跡,說目前聽證代表的遴選程序、標準、數量和比例尚未明確,有的代表在開會之前僅做了小範圍或比較膚淺的調查,有的甚至沒有進行調查,代表性不強。另外,部分公聽會主辦方在會前就和代表達成了默契,一些與政府部門持不同意見的群眾無緣與會。

  以此打量合肥市物價局的做法,確實驗證了劉博士的觀點。一旦聽證代表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人,談何代表民意?一旦聽證代表的信息被封鎖,談何公眾知情權,公眾又如何監督?聽證出的價格能公正嗎?

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河報

-----------------------------------------------

「保密代表」是怎麼代表群眾的?

安徽省合肥市物價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污水處理費調價公聽會代表名單,其中,8位消費者代表僅僅公布了名字,具體身份以及聯繫方式沒有公開。物價局拒絕媒體採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聯繫方式,此事受到普遍質疑。(6月3日《北京青年報》)

  公聽會代表是群眾信任、代表群眾意願、反映群眾心聲的代言人,從事的是光明正大的工作,沒有絲毫見不得人的地方,無論從哪個方面考慮都沒有「保密」的必要。如果是從保護代表「隱私」著想,那麼可以徵求一下代表的意見,比如是否家庭電話可以不公開——但既然當「代表」,就必須留下必要的聯繫方式,要不怎麼傾聽群眾心聲並為群眾代言?事實上大部分聽證代表對公開自己的身份信息也並不排斥。如,有一位代表對物價局自作主張的「保密」行為就頗有微詞,覺得物價局應該公開自己的聯繫方式,以便能聽到更多人的意見。

  
合肥市物價局自作主張替代表「保密」身份,無非是想阻隔代表與群眾的聯繫,讓代表聽不到群眾的聲音,少提不同的意見,以便使部門的意見能順利地通過表決,在民意的名義下形成未必合民意的決策。不能不說這是公聽會舉辦單位的一個「精明」之舉。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物價局是挑選了一些自己的「意中人」當代表,比如領導、名人,比如與決策內容無關部門的人,身份一旦公開反而有種種「不便」。總之,是為了消除「雜音」,達到意見統一之目的。

  公聽會是民主決策的好形式,意在廣泛聽取民意。但對公聽會代表身份「保密」,阻隔代表與群眾的聯繫,使代表們聽不到群眾的意見,這樣的公聽會恐怕意義並不是很大。

來源:大眾日報報業集團—大眾日報
-----------------------------------------------

由保密聽證代表信息到「職業聽證人」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物價局在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公聽會上拒絕媒體採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聯繫方式的做法受到普遍質疑。有關部門稱,不公布代表聯繫方式等信息,是因為這些信息屬個人隱私,不便透露。但許多代表則認為,既然選擇擔任代表,個人信息不算隱私。

  近年來,公聽會飽受非議。原因林林總總,比如,公聽會大有異化為聽漲會的趨勢,公聽會有走過場的嫌疑;再比如,某些公聽會透明度不夠,有黑箱作業的跡象;還比如,某些聽證代表「來路不明」,給人一種屁股坐錯地方的感覺。顯然,要恢復公聽會的公信力,鬚根除一些聽證亂象。在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公聽會上,安徽省
合肥市物價局拒絕媒體採訪、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的聯繫方式,只會加重公眾對公聽會的不信任。

  合肥市物價局為何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的聯繫方式?是便於操作還是掩耳盜鈴?是心裡發虛還是忤逆民意?這難免都給公眾無限想像的空間。但是,不管基於何種原因,此舉之不妥都顯而易見。耐人尋味的是,合肥物價局在聽證代表上所做的文章還有一些。據《新安晚報》4月28日報導,合肥市物價局4月18日在合肥物價網上公布的污水處理費調價公聽會消費者代表名單上,消費者代表共有8人,分別是江宏、夏蓉、萬亞波、劉學貴、何全、
李海洋、程孝輝、盛秀華。其中,曾以消費者代表身份參加過其他公聽會的有4人,分別是萬亞波、何全、李海洋、盛秀華。

  聽證代表成了專業戶!合肥市近年來舉行的各類公聽會上,有幾名消費者代表的名字多次出現。此事的荒誕性在於,聽證代表代表著不同聽證方的利益訴求,惟有聽證代表廣泛、均衡,有代表性,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公聽會的公正。現如今,聽證代表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人,顯然就會成了某一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由此,合肥物價局拒絕透露消費者代表似乎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劉新民在《中國經濟周刊》披露了一些公聽會的劣跡。比如,公聽會代表缺乏代表性。目前,聽證代表的遴選程序、標準、數量和比例尚未明確,有的代表在開會之前僅做了小範圍或比較膚淺的調查,有的甚至沒有進行調查,代表性不強。另外,部分公聽會主辦方在會前就和代表達成了默契,一些與政府部門持不同意見的群眾或團體沒有充分發言權,甚至無緣與會。合肥物價局的做法為劉博士的觀點提供了新的註腳。一旦聽證代表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人,談何代表民意?一旦聽證代表的信息被封鎖,公眾又如何監督?

  公聽會越來越與公聽會的初衷背離,成為利益集團應付民意的幌子和操縱民意的工具的危險越來越大。可以說,再不改革公聽會的程序,再不根除公聽會的亂象,公聽會的前景不妙。就當前而言,最要緊的是聽證代表選拔的透明化,以便聽證代表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和建議。在公聽會舉行時,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和電視等傳媒進行直播,避免黑箱作業。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網友評論]


到此論壇 :
    公聽會多數都是假的,用於忽悠百姓更多。

選帕:
     黑箱作業,得不到公正。公聽會也就淪落為一種形式而已,很可能在聽證之前就有結果了。

真正的非知: 

    神神秘秘,是向來就有的作風.沒辦法啊,刁民太多,太難糊弄.

靠扳手吃飯:

    他們已經不屑於做面子了,直接就無恥了

自由鷹:

    特色的社會主義。

網上瘋:

    官老爺們本來就在做秀,爾等小民還當真了?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610/4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