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新華社編造新聞被戳穿:黨要豬死 豬不得不死

黨要豬死,豬不得不死。
作者:資深助教 提交日期:2007-6-12 2:26:00
  

助教按:同一個農業部,同一個新華社,同一個記者董峻,一周前後的疫情消息迥然。如果不是農業部瞞報疫情,那麼就是新華社閹割新聞,或者是記者董峻的業務不及格,如果以上都冤枉了,那麼就是豬死錯了——黨要豬死,豬不得不死啊。


 

農業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只在少數省零散發生

 2007-06-04 23:33:21 來源: 新華社(北京) 網友評論 259 條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來自農業部的消息稱,目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只在少數省呈零散發生。根據統計,1至5月份全國發病豬總數為4.5萬頭,死亡總數為1.8萬頭。

2006年夏秋高溫高濕季節,我國部分地區發生原因不明生豬疫情,發病生豬死亡率高,給養豬戶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前,已進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高發季節。為有效防控該病,農業部近日進一步部署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24字防控方針,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作為當前工作重點抓緊、抓實、抓好。

 農業部強調,目前12家疫苗生產企業要抓緊安排新型疫苗生產。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要向企業派出監督員駐廠監督,與企業共同組織好疫苗生產和質量檢驗。根據目前各企業生產安排情況,要確保疫苗儘快投入使用。獸醫局、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要進一步明確各自任務、密切配合,加強疫苗質量監管,確保疫苗質量。 免疫是控制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有效措施。

農業部要求已發生疫情和分離到病毒地區要做好豬藍耳病免疫工作,儘快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在新型疫苗供應尚不能完全滿足情況下,各地要把種豬和母豬作為免疫重點,有效保護養豬業生產能力。各地要指導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建立免疫、衛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糞污無害化處理等防疫制度,規範養殖行為,提高防控水平。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要實行封閉管理,禁止收購畜禽及產品等閒雜人員進入。對散養生豬,要加強高溫季節防暑降溫和消毒滅源工作。

農業部要求,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強化生豬調運、交易和屠宰等環節的執法監督工作,強化免疫標識管理。嚴格對病死豬採取「四不一處理」處置措施,即不准宰殺、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轉運,對死豬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運輸、加工、經營病死豬及其產品,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加強流通環節監管,堅決防止疫情跨區域擴散蔓延。

農業部還要求各地進一步嚴格疫情報告制度,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納入疫情快報範圍。一旦發現可疑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要加快診斷工作及時確診。各地要組織好豬藍耳病變異病毒集中監測,6月底前務必完成。同時,加大生豬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做好預警預報工作,及時發現疫情,消除疫情隱患。 目前,各地正按照農業部的部署,採取疫情監測、免疫、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確保高發季節不出現大的疫情。農業部已派出多個督查組赴各地調查了解防控工作進展情況,檢查指導防控工作。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董峻


農業部消息:1至5月全國22個省份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

2007-06-11 16:15:09 來源: 新華社(北京) 網友評論 673 條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 國家首席獸醫師、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11日說,1至5月,全國有22個省份先後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 他是在農業部就豬藍耳病防控等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番話的。

據農業部統計,1至5月,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的有194縣次、289個疫點,發病豬45858頭,死亡18597頭,撲殺5778頭。

 據賈幼陵介紹,2006年夏秋季節,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豬病疫情,給養豬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為查清病因,提高防控成效,農業部迅速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聯合攻關,對豬「高熱病」病因進行調查分析。通過對分離到的病毒採用全基因序列分析、回歸本動物感染實驗等技術手段,迅速鎖定了新的變異豬藍耳病病毒。2007年1月,最終確定變異豬藍耳病病毒是豬「高熱病」主要病原,並定名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賈幼陵表示,為做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工作,農業部及時部署有關科研單位全力以赴加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研製,僅用不到3個月時間就完成實驗室研製工作。5月10日,農業部正式批准新疫苗生產規程和質量標準。

5月以來,農業部已批准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藥械廠等12家獸用疫苗生產企業生產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在研製疫苗的同時,農業部加快組織建立快速診斷方法,成功研製出能夠鑑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的RT-PCR診斷試劑。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董峻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622/4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