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馬英九:當年聽聞解嚴像觸電

 

適逢解嚴二十周年,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昨天談及當年在總統府內擔任英文翻譯,聽聞蔣經國總統親口對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宣布解嚴時,頭皮發麻、身上好像觸電一樣,「因為我們正在改寫台灣的歷史」。

馬英九昨天和國際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對談,會後接受媒體詢問時,回憶起當年參與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的過程。

除了回憶過往,馬英九也就台灣經濟出路向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請益。奈思比說,台灣必須要跟世界接軌,尋求與中國經濟整合,拚經濟比拚外交承認還重要。

談到領袖應具備的特質,奈思比說,最重要的是道德操守,因為過去幾年來,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是美國民眾,對他們的領袖都失去信任,且在網路的助長之下,這些聲音比以往更大。他認為,以前由上而下的領導統御方式已經不管用了,未來的趨勢將是由下而上。

-----------------------------------------

背景資料

蔣經國與父親蔣中正在1948年
 
推動政治民主化
 
蔣中正逝世後,台灣社會由追求經濟的富裕,轉向追求政治的民主。這段期間發生的中壢事件(1977年)及美麗島事件(1979年),反映此股趨勢的隱隱胎動。根據相關文獻的記載,面對來自海峽對岸、國際局勢和島內本土化潮流的壓力,蔣經國很早就意識到,只有持續發展經濟、落實政治民主,建立更開放的社會,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得以繼續維持。民國七十年代(1980年代),蔣經國加速民主改革的年代,從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到國會改革。

蔣經國開始思考解嚴以及國會改革問題萌芽較早,據稱曾交待時任駐美代表的錢復研究「戒嚴」(martial law)的意義,以及國際社會對台灣長期戒嚴的觀感。1986年10月7日下午,蔣經國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Mrs. Katherine Graham),正式告知對方「中華民國將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台灣的民主改革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此後,《動員勘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動員勘亂時期集會遊行法》與《動員勘亂時期人民團體法》的草擬工作,曾遭遇黨內質疑大幅度開放自由權利是否合宜的聲浪。蔣經國之回應是,「解嚴後當然應該更寬,不能更嚴,否則就是換湯不換藥。」國民黨必須持續改革的基調因此確定。

1987年7月15日,《國家安全法》開始施行,同日中華民國正式解除在台灣實施了三十八年的戒嚴(金門與馬祖則在1992年11月解除戰地政務〕。蔣經國「法統在法不在人」的決定,確定了台灣朝向民主改革不可逆轉的方向。隨後又解除實施了三十多年的報禁。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628/4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