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何清漣:紙板餡包子為何必須成為假新聞?

北京電視台播出紙板餡包子這條新聞之初,在中國大陸引起的憤怒主要是針對黑心的製作者;但北京電視台出面聲明這條消息是假新聞之後,引起的懷疑與批評則直指政府當局,大多數公眾都認為北京電視台是在中央政府壓力之下被迫背了黑鍋。



  以筆者對中共新聞業處理「負面新聞」的經驗觀之,公眾的看法相當有道理。只是在政府為何要給北京電視台施加壓力上,中國公眾因為多半處於信息不完全狀態,只能從國內找原因。這就容易讓人產生困惑。因為近10多年來,有關食品質量問題的批評性報導幾乎是新聞報導的一道主菜,中共媒體對這類報導並未有太多的禁忌。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問題食品的製造者多是個體商販,甚至無照經營,大多並無官場背景;其次,最高領導層也並未將這類報導當作與政府形象有關的事情,畢竟這並非中央政府公開鼓勵廠商如此作為。

  雖然有不少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鼓勵假冒他人品牌,但多半也強調了一個前提,不要製造毒死人的假藥與劣質食品,以免惹麻煩。各地的「消委會」也都是政府財政供養的機構,每年照例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開展活動。各地工商局大規模清查偽劣食品時,一般還通知地方媒體,目的固然是要讓公眾了解其政績,但也還因其與公眾在這一點上有共同的利害關係--除了高層官員之外,大多公務員也與普羅大眾一樣,無法享受特供的「自然綠色食品」,誰敢擔保自己不成為有毒食品的受害者?

  那麼,為何獨獨這次紙板餡包子的新聞會被宣布為假新聞呢?

  這只能說這則消息來得不是時候,目前「中國製造」正在國際社會飽受圍剿,美、日、歐盟國家等不斷要求本國商家從市場召回各類「中國製造」。各種退貨要求與指責,令近些年來一直陶醉於「中國經濟神話」當中的中共政府感到極大的壓力。為了修復國際形象,表明自己是「國際社會當中負責任的成員」,北京當局一方面被迫承認20%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另一方面以產品存在安全問題為由,宣布停止42家中國企業的產品對外出口,同時處決了國家藥監局局長鄭莜萸。只是這番動作的效果不象以往那樣明顯,以往每有小小的動作,外國傳媒立刻又對中共政府充滿期待,而這次卻大都抱持懷疑態度,即使是一向擁抱中國的美國《商業周刊》,都對中共能改善產品質量表示懷疑。

  更讓北京當局滿腹不快的是,外國媒體上廣為傳播這條發生在中共最高當局天子腳下的醜聞。尤其是日本一家電視台播放了這條新聞之後,一直被北京當局視為「國際反華勢力」中的主力日本右翼勢力立馬加以「利用」,一位國會議員公開表示為明年奧運會運動員的飲食安全擔心。儘管我中華天朝上邦的臣民均知道中共政府絕對有能力不讓「紙板餡包子」等類食品出現在奧運會的餐桌之上,但外國人並不了解中共政府給外國人提供超國民待遇的決心與能力絕非他國政府能比。類似這位日本右翼議員的說法,給國際社會抵制奧運增加了一點小小的動力。更何況,中共長期以來就希望成為「亞洲的太陽」,這一次被以產品質量精良聞名於世的日本看了笑話,成為「亞洲的太陽」更遙遙無期。

  可以說,在近幾個月有關「中國製造」的各種壞消息當中,北京紙板餡包子算是讓中共政府丟臉丟到家了,它既非品檢不嚴格出現的食品質量問題,也非個別商販一時一地的無良行為,而是存在了 10年之久的行業不傳之秘。這至少證明了兩點:一是北京當局的正當管制能力已經糟到不能再糟,連天子腳下的幾畝地都沒看住(對異議人士的管制則當別論);二是被中共一向自詡為「勤勞善良樸實」的社會底層之墮落已經沒有任何底線。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進入倒數計時,一個上層極度腐敗、底層墮落毫無底線的國家,又如何能在一年內迅速修復國際形象?

  我敢說,北京電視台絕對沒有要與政府過不去的念頭,要怪只怪北京當局信息管制太過嚴苛,即使連媒體人都對國際社會動態不甚了了,不知自己的政府目前正處於艱難時期,因此用這該死的紙板餡包子為黨和政府添了麻煩,讓國際「反華勢力」好好利用了一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華夏電子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727/4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