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精彩視頻 > 正文

花兒樂隊《窮開心》 聽了讓你捧腹大笑

 

在《窮開心》裡,他們就將相聲里的唱口兒、吆喝、曲藝與流行音樂元素HIP-HOP、 R&B、布魯斯不可思議的來了一個巧妙的結合,以詼諧幽默的口吻傳達出世人對開心快樂 人生的美好期待。大張偉說,能寫出這樣一首歌也是拜相聲界的馬三立、馬志明和郭 德鋼三位老師所賜,因為他一直也挺喜歡聽相聲,很想把相聲加入到音樂里,所以這次正好 專輯有這樣一個曲藝概念能把相聲里的好多唱口融入其中,好像"我是誰家那小誰,身強賽 過活李逵,貌俊賽過猛張飛,趕沾髮型亮又黑,是走南闖過北,氣質出眾又拔萃"就運用了 老北京街邊吆喝'賣布頭';而高潮部分的"小小的人兒啊,風生水起;逍遙的魂兒啊,假 不正經"也與趙本山、鞏漢林的小品《十三香》"小小的紙啊,四四方方"如出一轍,聽完 讓人捧腹大笑。

--------------------------------------------

「花兒」惡搞「解放軍」遭黨媒狂批

如果沒有「花兒」這支學生樂隊的出現,那麼沒有誰會相信十幾歲的孩子也會在華人樂壇里掀起熱潮。當那些衣著鮮艷的少年們還在為他們心目中來自港台地區的偶像喝彩的時候,北京有三個和他們年齡相仿的男孩子已經組建了自己的樂隊,並取了個動聽的名字叫「花兒」。他們被北京的音樂媒體稱作「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樂隊」,被流行音樂界看作中國新音樂勢力覺醒的標誌,又被知識界當作新時代學生文化的具體實例。這一切,都意味著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未來的主人翁已經整裝待發。

華人樂壇應當為他們的出現而感到自豪,多年來成人音樂對豆蔻年華的孩子們的統治終於在今天有了驚人的轉變,他們自己拿起吉他唱他們自己的歌,說他們自己的話,「別以為我們的孩子們太小,他們什麼都不懂」,羅大佑如同先知一般預見了未來的主人翁不只是電腦兒童,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音樂有了屬於自己的偶像,他們不再滿足於成年人用懷舊的情緒唱他們的生活,他們終於創造出自己的音樂團體,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自己的生活態度。94年有校園民謠代表大學生宣布了精神上的獨立,98年有「花兒」宣布他們也可以做出令人驚嘆的「未成年音樂」。當我們呼喚「新音樂」的時候,竟然是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們向我們證明「新音樂的春天」來了。

  什麼是新龐克?中產階級子弟的娛樂還是新生代的宣言?通過花兒,我們至少可以領悟到這種音樂摧枯拉朽的世俗性力量,它是一代人集體成長的熱血,平凡但卻高熱,它應該永遠都是17歲的、無辜和朝氣勃勃的。在《破滅》、《起飛》和《幸福的旁邊》中,既有火熱的吉他刷掃、也有激揚詩意的轉調,從他們的厭倦、擔心和陶醉中,升起著用理智和狂想醞釀的現實--幸福的。要說態度,那肯定不是"別理我,我煩著吶"的《結果》,它其實就是無拘無束的日子在清純旋律上的共鳴,態度是《稻草上的火雞》,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退守真實,歌唱美麗。典型美式新朋的《沒轍》和更清澈些的《別騙我》之間,又有《融化》以箴言的面目出現。我們當然不會接受花兒的教誨,但是我們會看看我們自己,「來感覺這時代」,在民謠和白色噪音的變種之間,是否該融化?在敏感的製作群的幫助下,花兒從生活的正面向現存社會發起了衝擊,他們有旋律,有層次,短而熱烈,少年之氣洋溢,多年來思想和思想體制的沉重被這行動主義刺激了。花兒的怒放,正是主流文化內部革命性的新潮,也是主流搖滾在中國真正形成的先聲。

  「花兒」樂隊出道以來不斷刷新著中國搖滾樂史的紀錄:他們是華人搖滾樂史上最年輕的樂隊(出道時平均年齡17歲);也從組建到發表專輯最快的樂隊(從組建到發表專輯僅僅經歷了10個月)。然而這一些對於「花兒」樂隊來講並沒有經歷多麼艱苦的過程,他們輕鬆地跨出這一步,超越了一些世俗和體系的阻礙。

  「花兒」真的開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歌聲,來體會新一代音樂少年的心靈,那些難以抗拒的純真、那些惹人喜愛的笑容、那些令人心醉的旋律、那些讓人□慕的活力,都是他們不必掩飾的資本。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7/0922/5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