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梁啓超首提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這一家喻戶曉的稱謂,細算起來也只有103年的歷史,首先使用這一概念的人是梁啓超。

  在梁啓超創立「中華民族」一詞之前,中國人基本上沒有現代的民族觀念,甚至連「民族」一詞也沒有使用過。習慣上所說的「華夏」、「漢人」、「唐人」、「炎黃子孫」,乃至外國人將中國稱之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稱謂。所謂「華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種相對狹隘的樸素的種族意識。

  率先提出「民族主義」概念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救亡圖存的熱潮迫使中國人去重新思考許多問題。在「保國、保種」的呼聲中,嚴復的《天演論》傳遞出一種世界民族之間相互競爭的族群理念,從而使人們意識到「合群」的重要性。

  遺憾的是,嚴復沒有進一步介紹西方的民族主義理論。梁啓超則沿著嚴復「保種」、「合群」的思路,漸漸以現代民族主義理論來思考問題。1898年秋,梁啓超流亡日本之後,比較系統地研究歐洲的民族主義論著,並結合中國的實際,在民族問題上提出許多新見解。

  1899年,梁啓超在《東籍月旦》一文中,通過對歐洲世界史著作的評介,破天荒地使用了「民族」一詞。隨後,他又從民族進化和競爭的理論出發,大膽提出了民族主義是近代史學的靈魂這一觀點。

  梁啓超在《新史學》一文中明確指出:「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這裡所謂的人群進化,實質上也就是民族進化。梁啓超的民族觀念已經開始上升到理論層面。

  由「中國民族」為「中華民族」

  1901年,梁啓超發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並將中國民族的演變歷史劃分為三個時代:

  「第一,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一統,是為中國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自發達、自競爭、自團結之時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統一後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為亞洲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與亞洲各民族交涉、繁賾、競爭最激烈之時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為世界之中國,即中國民族合同全亞洲民族與西人交涉、競爭之時代也」。

  梁啓超在這裡反覆用了三個「中國民族」,而且從宏觀上勾勒出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顯然是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1902年梁啓超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先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其云:

  「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餘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接著,梁啓超在論述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思想地位時,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其云:

  「齊,海國也。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權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

  由「保種」、「民族」到「中國民族」,再到「中華」和「中華民族」,梁啓超基本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的創造。這是目前所見到的關於「中華民族」的最早運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中華民族指中國所有民族

  不過,梁啓超在具體使用「中華民族」一詞時卻比較混亂,有時指漢族,有時又指中國的所有民族,直到1903年其發表的《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一文中,才清晰地賦予了較為科學的內涵。他在文中提出:「吾中國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於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之族是也。……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啓超又寫了《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從歷史演變的角度重點分析了中國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並斷然下結論說:「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啓超真正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性創造。這就是,中華民族指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滿蒙回藏等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

  由於梁啓超崇高的地位和影響,「中華民族」一詞一經提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留日中國學生所辦的報刊當中,無論是《浙江潮》、《江蘇》、《二十世紀之支那》,還是《民報》、《國民報》、《童子世界》,都對民族主義以及中華民族的含義展開討論。

  當時名重一時的思想理論家楊度也加入到討論的行列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楊度在1907年發表了《金鐵主義說》一文,對中華民族的含義進行了詳盡的解說。楊度的高明之處在於超越民族的血統意識,提出中華民族與其說是一個種族融合體,不如看作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文化的一體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孫中山、章太炎這些革命黨人從「革命排滿」的立場出發,原本不大關心民族融合問題,但在梁啓超、楊度這些大學問家的影響下,也不得不思考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的問題。隨著中華民國的創立,孫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理論,進一步將現代民族主義落到實處。中華民族多民族共同體的理念也漸漸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的共識。

  摘自《今晚報》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227/7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