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通貨膨脹真相還能掩蓋多久

—-- 今後的中國是誰的中國?

日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表示,中國要做好較長時間面臨較高通脹水平的心理準備。樊綱作此番表述之時,正值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份CPI數據。中國今年2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年率上升8.7%,已創逾11年以來新高。 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3.3%,非食品價格上漲1.6%。也就是說,其中食品貢獻了九成漲幅,非食品的貢獻只有一成。通脹形勢已很難再回到4%以下的低通脹格局。此前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稱,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年率將上升8.3%。



中國2007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速均在11%以上,從而引發對經濟過熱的擔憂,加之物價上漲壓力增大,中國政府將宏觀調控首要任務確定為"雙防"。 然而,某些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一再強調這只是"結構性物價上漲"而不是全面的"通貨膨脹",或者"尚在可控範圍之內"等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2007年12 月5 日在官方媒體上稱:當前的價格上漲是結構性上漲,並不是價格全面上漲的嚴重通貨膨脹,並說 : 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雖大,但有條件做到不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則強調:中國未出現嚴重通貨膨脹;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專家張立群認為,我國近年注重培育基礎供給能力,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供求總量關係呈基本平衡甚至存在局部產能過剩的狀況,如果調控及時、有效,由食品漲價引起全面物價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趙錫軍更是認為:消費價格上漲"目前來看是一個過渡,結構性為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也表示,中國發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從上世紀 90年代中期到現在,中國並沒有出現過真正值得注意的通貨膨脹。如此一系列言論都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然而,眼下隨著食品類物價上漲逐漸擴散到社會居住、醫療、交通、服務等其他各個行業通貨膨脹已經全面加劇,掩蓋通脹真相的"結構性物價上漲"煙霧再也無法蒙蔽人們的親身感受。如此嚴峻的現實迫使一些專家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說出"中國嚴重通貨膨脹"真相。 有關專家們預計,今年二季度CPI仍將高位運行,整個通脹壓力不會出現系統性下降。全年CPI平均水平為6.5%或6.6%左右。對此,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劉煜輝在接受採訪時說:"據我估計,中國的通脹水平在2009年之前不會有太大變化。"對此,中國總理溫家寶說,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兩防"(一是防經濟過熱,二是防通貨膨脹)。從歷史和國際經驗來看,經濟過熱將帶來通貨膨脹,所謂"兩防",實質上就是控制CPI。降低通脹預期的簡單措施就是加息,可是現在央行不這麼做,因為在目前匯率機制下,中國的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不大。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剛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央行就宣立即布將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曾在發布的《200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中指出,2007年物價指數上漲超過了調控目標,經濟出現走向過熱的跡象,這方面的壓力在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的背景下有可能進一步增強。中國由奧運聖火遭抵制引發的狂熱民族主義情緒掩蓋不住百姓對通貨膨脹的擔憂。目前,中國的通脹究竟有多嚴重?對此民間普遍不信任官方給出的CPI數據,認為中國實際的CPI數值遠比官方公布的高。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如果把商品房房價這一項加進去,我國的CPI實際數值可能達到20%以上。對此,中國民眾都有自己的親深感受,即當下的生活費用支出比原來要多至少兩位數。政府官員及其所謂專家,之所以不敢面對通貨膨脹現實,不僅是基於其代表著的統治集團或組織利益思考,更是擔心真相曝光會造成社會動亂。從歷史上看,中共執政以來幾乎沒有從官方嘴裡說出過通貨膨脹無法控制,經濟崩潰在即的時候,因為那樣會使民眾陷入恐慌。其實,按照國際慣例,CPI指數超過3%,就出現通貨膨脹,超過5%,就算是嚴重的通貨膨脹。何況我國官方公布出的數據就已連續高達6%之上了。這一鐵的事實無法掩蓋。    

其實物價一旦上漲,就很難跌回,不持續增漲就已經不錯了。中國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經有過一輪CPI超過12%的嚴重通貨膨脹,為此國家推出了考慮通貨膨脹率的保值儲蓄。此據金融資料顯示:1989年3月年利率是13.14%,通貨膨脹補貼率是13.64%,總名義利率是26.78%。那次通脹過後,物價穩定了幾年,但再也沒有回歸原價位。

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弗里德曼說,通貨膨脹的實質是貨幣的發行增長,超過產品的增長。這也就是說,通貨膨脹意味著政府正在對老百姓手裡的收入注水。今後的中國,隨著通貨高漲,貧富差距將越來越大,因為有錢人和赤貧者的權利、信息都不對稱,越是有錢就越容易獲取有利的投資優勢與信息,進而導致其更容易獲取利潤回報。眼下,我們正處在一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實中:一面是弱勢群體深受住房、看病、上學新三座大山壓迫,生活窘迫,無能為計;一面是中國高檔購物中心過剩,被海外輿論稱之為中國奢侈品市場在"爆炸"。據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統計,2004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12%——比5年前增加了12倍;高盛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費國。而在今年3月底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也做出類似的預測:到2014年中國將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對此,我們不僅要問:這究竟意味著什麼——今後的中國,是誰的中國?

然而,今天官方面對如此通貨膨脹,仍然遮遮掩掩,說什麼是結構性通貨膨脹。這種掩蓋不僅是對政府在控制物價方面失職的迴避,更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剝奪。其實這種剝奪的最大受害者是弱勢群體,而不是高官與富人。因為只有窮人才最經不起物價上漲的打擊,而高官、富人們依然在大肆揮霍浸透著勞動者血淚的奢侈品。面對中國政府如此掩蓋的通貨膨脹現實,工人、農民、普通職工、待崗者、低收入家庭等弱勢群體將何以堪?

--------------------------
原載《議報第351期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421/8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