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劉自立:大家都去家樂福!

劉自立:大家都去家樂福!

開宗明義,我們要說,我們不單要繼續去家樂福,還要繼續去沃爾
馬;我們不單繼續去這些大商廈,還要繼續搭乘空客,波音;還要繼
續喝可口可樂,吃肯塔基,麥當勞;繼續讓孩子們去法國留學,去美
國留學……如果相反,我們關閉所有這些商店,飛機和食品;不單抵
製法貨,還要更進一步,和所有這些西方國家斷絕交往,甚至招回使
節,那麼,中國是不是一夜之間,就會變成毛主義時代呢?這個重新
閉關鎖國的政策,於國,於民,究竟會發生如何的影響呢?開放,固
然有利於黨國,但是鎖國,就有利於中國乎?這是一個嚴重的挑戰!
事情的複雜性,既不是鎖國可以解決,也不是簡單的無原則"開
放",即可迴避。

在這方面,試問,這些主張抵制家樂福者,你們知道支持鎖國會帶來
什麼結果嗎?就是共產黨要出來堅決反對和鎮壓你們。何以不遺餘力
支持中共,支持京奧,反對達賴者,最終會遭遇中共鎮壓呢?

知道原因何在嗎?

原因就是,你們的示威遊行,正好成為中共反對西方和自身的一把雙
刃劍。

那麼,既然中共的改革開放要利用西方,何以會出現他們贊同你們反
對之的做法呢?

事情,是一幣兩面。

中共利用西方資本和其某些文化價值以穩固政權,是不爭的事實,也
就是我們一向所謂:歐美利益派系和資本神聖同盟,對於共產黨政權
的綏靖主義政策,和中共形成同構體制;另一方面,西方人權和普世
價值觀堅持者,反對中共違反人權和自由的行徑,形成了另一種西方
政治勢力。這個勢力在歐美人士和西藏人士抵制京奧的運動中,表現
充分。這個表現,使得西方商業價值體系和政治價值體系,發生矛
盾。這個矛盾,表現在中國,就是右派勢力形成的抵制運動和左派勢
力形成的支持運動——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坦言,左派反
對西方商業勢力的做法和右派支持普世人權價值的做法,本來是殊途
同歸的;但是,如果左派的訴求,從要求普世價值,倒退到支持共黨
價值觀甚至毛主義思維,那麼,左派反對派的本質,就變成了維護極
權主義的工具——而其所謂反對西方經濟勢力,則徒有其表,甚至很
是虛偽。

我們看到,在一些憤青網絡視頻上,支持京奧的人士打出了"反對權
貴",反對西方資本的標語口號。他們訴諸社會公正和反抗貧富不均
的感性色彩,確很濃厚。但是,其提出的目的訴求,卻以打出毛的反
帝口號為結局。這裡,出現最大的悖論。這個悖論就是,中共/中國
權貴的出現和發展,縱容西方資本壓榨中國奴工,不讓其自建工會,
給資本洋人以無限權利者,不是別人,恰好是共產黨。而這個黨的國
家形象和黨之形象的鼻祖,又恰好是毛。這樣,左派反對西方價值觀
的訴求,其細節中的某些"正當"之處,在饒了一個彎子後,回到向
毛叩首膜拜;他們的一點點"正當"性,就此全部被他們自己埋葬
了。故此,必須釐清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的正當反對因素。凡是把這
個反對勢頭引向極權主義合法性的任何毛論或者義和團主義,都是左
右兩派應該絕對否定和鄙棄的。因為,義和團主義,固然不乏反對西
方入侵的正當性,但是,他們受僱於官方的"扶清滅洋"原則,恰好
成為他們滅己的宿命。

當然,我們所言之"左派",是那些真正反對西方利益集團的非官方
人士或者非官方勢力——至於和官方串通一氣,以售其奸者,則完全
排除在外。

退一萬步講,左右兩派,是否可以形成某種反對中共改革開放模式
之"統一戰線",還未提上日程。這個問題,並不是不可以考慮的問
題——正像有些論點所言,左派,亦有其表達觀念之權利;我們也一
再強調,無論左右兩派,只要其反對矛頭指向社會不公和強權掠奪,
那麼,統合之的可能性,就會存在。(記得李慎之先生亦有統合左、
右兩派之倡議。)

於是,這個課題,直接關係到如何面對中國的現實和三十年來的改
革。

那麼,什麼叫做中共的改革?

什麼叫做引進外資於中共市場——而不是中國市場?

一如上言,中國改革,就是把外國資本拿來我用,且以這樣出讓資
源,勞力和環境的方式,使得世界資本和中共官僚體制,實行一體
化。就此而論,如若抵製法貨運動,果真要反抗中共改革開放以來,
一以貫之的引進外資,沆瀣歐美的經濟方略,以根絕其生存之道,其
見解未必無理無據。反之,如果左派以為西方企業支持中共,是其賴
以存活的政治前提,事情就大相逕庭!這當然是一個悖論。

從眼下的情景,左派並未提出我們的人權式抵制原則——而在西
方發生批判京奧,聲張人權的抗爭後,中共會否改變勾結西方企業的
政策,當然不會。

因此,對於西方,中共可以譴責,可以漫罵,甚至可以做出一、兩種
反對的姿態,但是他們絕對不會放棄這個鄧以來的救命政策,開放政
策。如果有誰膽敢直接或者間接反對這個政策,必然招致他們的鎮
壓。不單家樂福不會關門,一切外資企業,都不會撤離中國。

那麼,接下來的悖論就是,反對西方企業和資本的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如果外資大部撤離,將會直接導致中共政權本身的迅速解
體。這個事實,將比任何關乎家樂福的事態嚴重百倍。中共絕對不會
允許這個事態的發生。中共最近警告人們:要做好本職工作。其意
味,就是告知人們,告知青年,你們除去做一顆螺絲釘,本無任何抗
爭之權。那些以為中共允許其遊行示威,就是獲得了中國式人權的青
年,他們馬上就要遭遇見鬼的命運!他們的命運,一如義和團運動,
在奴身未贖的現狀里,除去作為共軍打擊西方普世價值的肉器,最後
遭到鎮壓,別無其他結果!

此其一。

第二,世界全球化中的經濟全球化,必然發生類似家樂福等企業和中
國市場的接軌。這個接軌,一方面是中共開放政策使然,更重要的,
是世界的經濟一體化使然。這個一體化之由來,可以上溯到汽車和電
話剛剛運用的時代。老佛爺如慈禧等人,是滿清有限改革的支持者。
他們並不拒絕這些現代化的玩意兒;這些現代化的玩意兒,並不是政
治環境甚至經濟環境的產物,而是世界科技化的結果。所以,家樂福
也好,沃爾馬也好,本和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電燈電話一樣,是一種
科技進步,商業一統的歷史現象。如果人們把這樣一種現象拉入政治
議題,中國人,是不是要拒絕電燈電話和汽車飛機,回到"尊王攘
夷"的時代呢?

第三,西方世界的人們,開始抵制京奧,伸張人權,現在,他們中一
些人,正在後悔這個事情做得"過火",並且正在大步後退。這個跡
象,在英國人那裡,已經發聲。他們說,不應該以抵制奧運的態度,
來縮小這樣一種關係,這樣一種和偉大中共市場產生交流的關係。

在上一輪轟轟烈烈的抗議運動過後,美國人,開始主張一種所謂"靜
悄悄外交"——據說,這樣可以說服中共改善人權——中國內部,更
有人在完全忽略體制性質的前提下,提出所謂"和解"之道。

所有這些跡象,都在說明,事情在起變化!

這個變化,就是中共和西方在打了一場短暫的新"冷戰"以後,各自
回到"原點"——這個原點,就是西方繼續支持鄧以來的所謂帝國"
開放"政策,繼續忽視對中共人權的公開抗議,回到北京這裡,靜悄
悄!

我們不知道所謂靜悄悄外交的確然含義!一切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
案"提倡的言論和集會自由,哪一樁是所謂靜悄悄運動呢?美國歷史
上,無論是和強權的外交談判,或者人民的路德金式抗議,哪一個是
所謂靜悄悄之行為呢?這個"靜悄悄"行徑,和前此英國一個官員提
出的"私下外交有效論",形成英美雙方反對公開性政治的一種新型
基辛格主義、秘密外交主義——這個東西,能夠奏效嗎?中國有黑箱
作業,西方也要效法,且試圖有效嘗試嗎!

但是,中共方面並沒有支持這樣一種靜悄悄外交和私下外交。他們那
些在籠子裡被馴化的孩子們,也並不甘心這樣的"無聲勝有聲"之論
調。他們在被封閉的、只許官方言論恣肆的網絡上,和那些黨官一
起,叫囂於幾乎全部公開場合。他們廣泛利用歐美的結社和遊行自
由,在那裡叫嚷他們的"公正""自由"。他們不知道,中共其實根
本不喜歡這些"無知無畏"者。他們只是被中共一時利用的工具。一
旦事情回到原點,家樂福及其一切外資企業,照樣會以買賣高於人權
的做法,繼續維護他們的中國市場。所有這些反對西方者,也就會偃
旗息鼓。

一如當年反對美國或者反對日本的憤青們,在嘗到了來自中共政府對
其的打壓後束手"投降"一樣,他們很快就會默默地放棄他們的抗
議。這樣的例子,不是不勝枚舉嗎!反日遊行的後果,不是以犧牲那
些憤青為結束嗎!

那麼,這個事情和家樂福究竟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也無關係。說其無關係,是因為家樂福已經聲明,它沒有政
治捐款,支持任何政治行為——說有關係,是因為家樂福本身,就是
世界經濟商業一體化的表徵,起碼是表徵之一,就像一切進入中國的
外資企業。外資企業支持北京奧運,如,可口可樂等,他們主張的是
所謂非政治化論點——只做買賣,不談人權。於是,世界上出現買賣
高於人權的企業行為。如果有某一個企業支持這樣的政治行為,人們
是不是要顛覆他們的存在呢?憤青們是不是要打倒這樣的"政治性"
企業呢?幸好,世界上並不存在這樣的企業。

於是,現在,問題的癥結,不是要抵制家樂福,而是要家樂福抵制北
京沒有人權的京奧。

這個事情的思維角度,剛好反過來看,較為合適。

然而這個抵制的可能性又是如何?

這就是世界上商業利益和政治價值悖離的現實。現在,這個悖論,被
憤青們以相反的視點提出:他們要商業行為附和中共的政治奧運——
而我們說,我們期翼西方企業,更多結合於世界上人權民主的價值
觀,以普世價值,參與這個公正的抗爭;但是,這個考慮本身和資本
的本性,很難苟合。

所以,如今世界上的問題,恰好是要找到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之
間的通途,並以此為突破口,重新規劃世界經濟政治秩序。不然,一
方面是經濟上,中共不但會大力繼續支持家樂福等外資企業,而且,
會以更加"開放"的經濟態勢和經濟謀略,拉攏西方,給予他們,猶
如六四以後,更大的開放空間,以產生"雙贏"的局面,挽回他們在
人權領域丟掉的"面子"。

再者,就是他們在人權和政治領域的一步不讓!

所以,抗議家樂福的實質意義並不是簡單的所謂"抵制"!

拒絕,抑或無條件引進外資,都是一種謬誤。修正和解除這樣的"帝
國開放政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只是抵制一家或者幾家外國商
店,並無意義。

既然如此,我們主張,明天,大家都去家樂福!……

原載《議報》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422/8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