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金庸小說的歷史真相:揭秘韋小寶的俄國小情人

    《鹿鼎記》第三十六回中,描寫了主人公韋小寶與羅剎國公主蘇菲亞之間的一段奇遇。先是韋小寶在雅克薩城陰差陽錯地遇到了蘇菲亞,隨即被後者帶到了莫斯科,並由此引發了一段異國情緣。後來,憑著聽書看戲學來的謀略,韋小寶竟然幫助他的這位金髮碧眼的情人成為了羅剎國攝政女王。
    
    這場浪漫的跨國艷遇當然純屬虛構,但蘇菲亞這個人物卻不是空穴來風,她的原型就是俄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攝政索菲婭公主(1657年�1704年)。拋開小說中虛構和戲說的成分,回頭再看索菲婭的真實故事,其曲折驚險的程度,絲毫不輸於金庸先生的生花妙筆。
    
    
    
    謊稱皇子被殺,索菲婭公主煽動「御林軍」造反
    
    
    
    索菲婭公主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的女兒。阿列克謝一世子女眾多,奇怪的是,兒子個個體質虛弱,女兒卻都體格健壯。他的頭5個兒子中,3個早夭,太子費奧多爾患有「壞血症」,小皇子伊凡不僅體弱,智力也遠遜於他人。所幸的是,續娶的新皇后娜塔利婭給老沙皇生了個健康的兒子,取名彼得,他就是後來俄羅斯帝國的一代名君��彼得大帝。在小說中,索菲婭被描繪成一個肌膚雪白、容貌美麗、精明狡猾、生性放蕩的女人,但真實的索菲婭卻長得黑粗高大,與金庸大師描述的相差甚遠,性格則與小說中一樣的兇狠狡詐。
    
金庸小說的歷史真相:揭秘韋小寶的俄國小情人

    
    肖像畫:1968年的索菲婭公主(資料圖片)1682年4月,年僅20歲的沙皇費奧多爾去世,由於沒有子嗣,兩位皇弟伊凡和彼得成為皇位繼承者的候選人。索菲婭支持同母弟弟伊凡,皇后娜塔利婭自然支持親生兒子彼得。由於俄國傳統的「杜馬會議」站在了皇后一邊,最終10歲的彼得成為沙皇,娜塔利婭也當上了攝政。
    
    野心勃勃的索菲婭豈肯甘居人下?很快,莫斯科的射擊軍為她提供了一個奪回權力的機會。當時,射擊軍負責守衛京城莫斯科,相當於中國的「御林軍」,射擊軍原本享有許多特權。但是,沙皇費奧多爾在位時,他們的許多特權被取消,軍官們也開始剋扣軍餉、欺壓士兵。這些都引起了射擊軍的強烈不滿。沙皇死後才三天,射擊軍因糧餉久久未發而進宮請願,結果娜塔利婭事後卻把16名射擊軍軍官撤了職,並處以笞刑。索菲婭趁機散布謠言,稱射擊軍的困境是娜塔利婭造成的,還說娜塔利婭殺害了伊凡皇子。射擊軍聽信謠言,把仇恨的矛頭對準了娜塔利婭家族,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
    
    
    
    靠政變奪取攝政寶座,索菲婭同時擁立兩個沙皇
    
    
    
    4月30日早晨,莫斯科城內的警鐘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哀鳴。射擊軍衝進皇宮,展開大屠殺。他們按索菲婭的命令,瘋狂地尋找娜塔利婭的哥哥伊凡・納雷什金,因為索菲婭說他是加害伊凡皇子的頭目。聽到射擊軍暴動的消息後,納雷什金嚇得躲進壁櫥里,藏在堆積如山的被褥下,搜尋計程車兵一次次從他躲藏的地方經過,但沒有發現他。於是,狂怒的暴亂士兵揚言:「不殺死納雷什金,就將全部權貴殺死!」莫斯科的貴族朝臣們被嚇壞了,他們跪著向娜塔利婭皇后求情。娜塔利婭只好忍痛獻出了自己的哥哥。結果,暴亂士兵揪著納雷什金的頭髮,把他拖到廣場上,先施以酷刑,又用長矛亂戳,最後將還有一口氣的納雷什金大卸八塊,他的頭、手臂、腿分別被釘在木樁上。
    
    接著,射擊軍軍官要求加冕伊凡為沙皇,與彼得共同執政。否則,他們還將進行更大規模的殺戮。「杜馬會議」同意了這個荒謬的要求。於是,俄國歷史上出現了彼得一世和伊凡五世兩個沙皇同時掌政的怪事。「杜馬會議」還決定由25歲的索菲婭擔任女攝政。索菲婭終於達到了目的。
    
    
    
    想當首個女沙皇,索菲婭與彼得大帝公開決裂
    
    
    
    身為攝政,索菲婭自然掌握實權,兩位小沙皇只不過是裝點一下門面,只能在宗教儀式和外交場合上走走形式。小彼得更是被趕出皇宮,與母后一起遷居城外的皇村。但索菲婭並不滿足於這種姐弟三人共主帝國的局面。尤其是七年之後,當彼得長成一個高大英武、才能出眾的青年時,她更感到自己的專權已面臨威脅。上一次,她抓住機會,成為女攝政;這一次,她要製造機會,奪位當俄國第一位女沙皇。
    
    1689年,彼得完婚。按照皇室傳統,沙皇結了婚就應該親政,攝政必須交權。但索菲婭毫無讓位之意,甚至用「公主陛下或大公」的尊號簽署官方文件,儼然要做女沙皇。在7月8日舉行的一場宗教典禮上,索菲婭決定給彼得一個下馬威。她挑釁性地參加了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的教徒遊行,手捧十字架和聖像,趾高氣揚地走在遊行隊伍的前面。彼得看了怒不可遏,當即騎馬離開。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公開反目。這次衝突是由歡迎戈里津(即小說中蘇菲亞的情人高里津的原型)從克里米亞遠征歸來的慶祝典禮引起的。這次遠征並不成功,但索菲婭卻要大張旗鼓地嘉獎戈里津,目的就是要拉攏握有兵權的戈里津。為了表示抗議,彼得拒絕參加慶祝活動。索菲婭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她的直接挑釁,雙方的關係已完全破裂,衝突一觸即發。
    
    
    
    走漏消息政變失敗,女攝政修道院裡度過餘生
    
    
    
    不久後,索菲婭得到密報:彼得已經武裝了兩個軍團,準備向莫斯科進攻。索菲婭緊急召見了射擊軍總監沙克洛維蒂,授意他制定一項政變計劃。8月6 日,沙克洛維蒂召開了射擊軍指揮官參加的秘密會議,宣讀了攻打皇村和逮捕彼得及其謀臣、軍官等的計劃,政變時間定在8月7日凌晨。
    
    然而就在行動前三小時,少數指揮官動搖了。他們將政變計劃報告給彼得。彼得立即帶幾個心腹逃到一座修道院。次日,倒戈的軍官帶領一些部隊趕了過來,彼得的親信也籌建了一支僱傭兵團前來支援。有了這幾支部隊,彼得信心大增。他派人給在莫斯科的所有軍官發出命令,要他們不得擅自行動,否則一律處死。射擊軍不願冒險同支持彼得的軍隊發生武裝衝突,他們開始違抗索菲婭的命令。
    
    彼得還致函哥哥伊凡,說明了自己剷除索菲婭的原因和決心,信中寫道:「皇兄陛下,吾兄弟業已長成,你我身側仍有某無恥之徒越俎代庖,執掌我國家大權,視吾輩如同等閒,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封信讓他獲得了伊凡的支持,也讓宮廷鬥爭最終落幕。這樣,彼得幾乎未費一槍一彈就挫敗了索菲婭的宮廷政變。索菲婭則被迫前往莫斯科近郊的新聖母修道院當修女,並在那裡走完了自己的後半生。彼得及其親信掌握實權後,痴呆的伊凡只在名義上履行沙皇的職責,直到 1696年逝世。此後,彼得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俄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改革,從而成為一代雄君。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中國經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529/8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