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治肝炎常用的中藥

作者:

一、柴胡:柴胡是最常用治肝炎的藥物,肝與膽互為表裏,柴胡為膽經表藥,又能治感冒忽冷忽熱,口苦口乾,仲景有小柴胡湯;若是膽囊炎,右脇下痛,可用大柴胡湯;慢性肝炎,容易生氣,性情急躁,或鬱鬱寡歡,長期壓力大,可用加味逍遙散,也是以柴胡為主藥。

二、茵陳:是治療黃疸的主要藥物,黃疸可分陽黃和陰黃,陽黃為熱性、急性的,表現出皮膚如橘色,汗如柏汁,可用茵陳蒿湯(組成:茵陳、大黃、梔子);陰黃為寒性、慢性的,表現出皮膚薰黃而色暗,可用茵陳加乾薑、附子。

三、龍膽草:能瀉肝膽實火,屬於急性肝炎,證狀有口苦、脇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尿血尿澀尿痛、性情暴躁,都可用龍膽草,常配柴胡、梔子、黃芩等藥,方如龍膽瀉肝湯。注意:龍膽草藥性大苦大寒,易傷胃腸,不能多用久用,無實熱者不能用。

四、梔子:為治療黃疸的主藥,常配合茵陳,能促進膽汁的分泌。梔子性味苦寒,能瀉肝火,治急性肝炎,目赤腫痛、多淚、口苦口乾、心中煩熱、夜臥不安。

五、黃芩:能治急性肝炎,也能治感冒發燒,流性性感冒等。

六、板藍根:用於治急性傳染性肝炎,也可治病毒引起的流性性感冒。

七、鬱金:有行氣活血的功用,能疏肝解鬱,治胸脇滿悶脹痛。例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所致的脇肋脹痛,可用逍遙散加鬱金治之。

八、芍藥:芍藥可分白芍藥和赤芍藥,白芍藥主要用於柔肝止痛,例如常抽筋者,可用芍藥甘草湯,白芍藥藥性寒,一般都用炒白芍,就是要加工炒過。白芍藥還可治痢疾引起的腹痛、裏急後重,方如芍藥湯。赤芍尤能瀉肝火、散瘀血,能治腦震盪後遺症之瘀血頭痛。

九、大黃:性味大苦大寒,能瀉實熱,能推陳致新,如定禍亂,以致太平,所以有將軍之號。能治急性傳染性肝炎、猛暴性肝炎。此藥峻猛,如無實熱者不可服,也不能多用久用,一定要請中醫師診斷才可用藥。

在臨床上治療肝炎要四診合併診斷,不可以哪種病用哪種藥。筆者在臨床上治療肝炎常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腸胃問題:肝病常伴有腸胃差,食不下、腹痛腹脹等問題。中醫說是木克土,所以治肝也要兼治腸胃,肝病則膽汁會分泌不正常,膽汁是幫助消化的,膽汁分泌不足,就會食不下、腹痛腹脹,我常用砂仁或白荳蔻治之。

(2)補血問題:因肝藏血,若貧血,中醫稱為肝血不足,則會頭暈、失眠、身倦、抽筋、目澀目糊、婦女經量減少或崩漏等證,我常用四物湯或逍遙散加減,若有瘀血,舌下有青筋浮起、面色晦暗、左脇下痛、月經血塊多等,可用桃紅四物湯。

(3)行氣問題:肝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所以治肝要兼用行氣藥,例如枳實、枳殼、陳皮、鬱金、香附等藥。

(4)肝腎同治:中醫言肝腎同源,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所以用藥方面也要考慮補腎的問題,例如用方中六味地黃丸,就是肝腎同治。

責任編輯: 李冬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604/9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