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山藥的家常食療菜單

膳方小引
簡介:為茄科草本植物馬鈴薯的塊莖。

又名:山藥、土豆、洋芋、土芋、陽芋。

性味:味甘,性平。

說明:補脾益胃、緩急止痛;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胃腸不和、脘腹作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均有療效。

建議:不可食用發芽和變綠、變紫的馬鈴薯,因吸收過量的龍葵鹼會引起中毒。

山藥珍珠丸子
配料
糯米150克,豬瘦肉50克,山藥50克,澱粉、精鹽、味精皆適量。

製法
1、把糯米用冷水浸泡一天,撈出後瀝乾水分;

2、豬肉剁成蓉,山藥洗淨去皮,蒸熟後搗爛,攙入澱粉、精鹽、味精、拌勻;

3、再捏成每個15克重的丸子,外邊滾上一層糯米,裝在盤裡,放在籠中蒸熟。

藥用
隨意食用。

說明
補氣養血、健脾固精;對貧血、慢性腸料、腹瀉、遺精、早泄等病症有療效。

蜜汁山藥段
配料
鮮山藥900克,鴨梨2個,蘋果2個,白糖60克,瓜子仁、葡萄乾、青梅各10克,桂花鹵適量。

製法
1、把山藥去皮,洗淨,用開水焯一下,再加工成10厘米長、手指粗細的山藥段,用開水焯一遍;

2、把梨、蘋果去核,切成小丁;

3、把白糖放到砂鍋里,加入兩小碗水,用大火燒開,加入山藥段,等糖水再開時改用小火,把梨丁、蘋果丁放到鍋里,隨山藥煮30分鐘;

4、把山藥撈出放在大盤裡,將糖汁過籮,去掉雜物,再熬濃,添加桂花鹵,把所有果料撒在山藥上,澆上糖汁。

藥用
隨餐食用。

說明
潤肺止渴、潤腸通便;對慢性氣管炎、習慣性便秘有療效。

芝麻山藥條
配料
鮮山藥260克,熟芝麻粉60克,植物油、白糖均適量。

製法
1、將山藥洗淨後去皮,切成4厘米長的段,再切成1厘米寬的條;

2、炒鍋上中火,放油到五成熱,下山藥條炸透,倒入漏杓;

3、炒鍋留底油,將白糖下鍋燒開,炒到糖汁能拔出絲時把山藥下鍋,顛翻掛勻糖汁,撒上芝麻粉,裝在抹油的盤裡。

藥用
隨餐食用。

說明
滋補肝腎、烏須黑髮;對眩暈症、弱視、耳鳴、頭髮早白等症均有療效。

蜜棗扒山藥
配料
蜜棗160克,櫻桃10粒,豬肉油1張,山藥990克,豬油、白糖、桂花鹵(桂花醬)、濕澱粉皆適量。
製法
1、把山藥洗淨煮熟,剝皮。密棗用熱水洗淨,切成兩半,去掉核。豬網油洗淨,晾乾。櫻桃去核;

2、碗裡抹上豬油,把豬網油平墊碗底,加入櫻桃,把蜜棗圍在櫻桃四周,把山藥切成4厘米長的段,順長剖成4片,放在蜜棗上;

3、碼一層山藥,撒一層白糖,把山藥碼完,淋上豬油,最上層放上桂花鹵,扣好碗,上籠蒸熟;

4、挑淨桂花渣和油渣,翻入盤中,鍋內注入清水,放入白糖燒開溶化,用濕澱粉勾成稀芡,淋在山藥上即可。

藥用
隨餐食用,用量自願。

說明
補益脾胃、養心安眠;對貧血、疲勞綜合症、失眠症、慢性腸炎、腹瀉均有療效。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中國美食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05/9462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