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發改委央行頻頻約見地產人士 救市信號隱現

發改委央行頻頻約見地產人士 救市信號隱現
     ——地產商最難熬的時候已經開始過去?

本報記者獲悉,中央決策層近期正組織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一次全面調研,調研的結果將作為「是否救市」的最終依據。

有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央密切關注經濟的動向,其中,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也做了專門的批示。

但是,政府相關部門對是否「救市」的說法非常謹慎。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一位領導表示:「在沒有確切的調研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不主張『救市』的提法。」

政策調研或成救市依據

針對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相關部門以及相關協會近期展開了頻繁的座談和調研活動。

本報記者獲悉,7月7日,中國房地產協會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重點是討論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並最終統一開發商的意見,向政府相關部門提交建議書。

該協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領導表示,此次調研會議的規格比較高,「是應中央要求組織的一次調研」。按照正常的程序,中央對房地產市場動向的了解任務,一般會通過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進行調研操作,然後形成建議書。

而在6月中下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曾在北京組織過開發商座談,建設部的高級官員出席了座談會,聽取了開發商的意見和看法。

有參加過此次會議的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此次調研的目的比較明確,主要是針對房價的問題和開發商資金鍊的問題。「建設部對各地的房價都進行了詳盡的調研。」該人士表示,不過,在會上相關官員沒有明確表態。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近日透露,房地產商會正緊張地收集和匯總各地開發商的意見,而這些意見也將向全國工商聯上報。「在目前的情況下,商會將提出自己的建議。」

聶梅生表示,目前開發商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能否在資金融通方面提供支持;第二,能否在釋放市場需求上提供支持。

「說的通俗一點,開發商就是希望政府能夠採取適當的『貨幣放寬』政策,能讓他們在銀行很容易就貸到款,能夠在資本市場上輕而易舉融資。第二點就是通過政策手段刺激老百姓購房需求,讓樓市重現往年繁榮。」有業內人士表示。

另外,國家發改委在最新完成的一份報告中警示,一旦房價下跌,容易出現需求萎縮,影響房地產業發展,進而影響金融安全以及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另據相關媒體報導,由於房價不斷下跌,造成一些還未交付使用的物業變成負資產,深圳有的購房者乾脆選擇主動斷供,從而使銀行不良貸款出現抬頭。

正是基於這樣的擔心,6月底以來,發改委先後三次約見開發商代表談話。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也頻頻約見地產界人士。

深圳官方倡議救市

在中央相關部門頻繁調研的同時,各地政府也開始傳出政策鬆動的信息。在房地產市場調整幅度最大的深圳,相關部門已經明確發出了「救市」的建議。

7月9日,深圳市國土房產局發布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報告,該報告認為,去年以來的房價調整是對前兩年市場過熱發展的修正,其目的是使市場向理性軌道回歸,但基於眼下深圳樓市的持續衰退,建議政府採取相關「救市」措施。

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4.38%。按目前的銷售規模估計,全年的住宅銷售面積大約在350萬平方米左右,僅相當於1997、1998年間的水平。

「深圳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房價有較大幅度下降。今年5月份,深圳房價比去年最高點下降了36%。」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鋒表示。

當地的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對金融政策作出一些調整和放寬,並減免房地產流轉環節的營業稅、契稅、增值稅等流轉環節稅收,降低交易門檻,鼓勵和促進房地產交易,提高深圳土地的供應效率。

「保持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持續、穩定發展,不斷提高和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水平和居住條件,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而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避免房價大起大落……應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做適當的調整。」深圳市國土房產局在報告中認為。

針對深圳提出的「救市」言論,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對媒體表示,「深圳樓市是此輪調整最嚴重的,而且其所在經濟區域遇到發展問題,如製造業危機、企業倒閉潮的出現等,所以地方政府更為憂慮」。所以,「救市」建議不僅是基於深圳樓市衰退,也是基於珠三角區域的經濟衰退現狀。

與此同時,消息靈通的開發商似乎已經感受到氣候的變化。7月6日在無錫舉辦的房地產高峰論壇上,任志強、馮侖、潘石屹三位大腕頻頻將自己比為「豬堅強」,雖有自我醜化之意,但調侃之中,期盼「被挽救」的意味溢於言表。

而在7月10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與網民聊天時斷言,現在已經是房地產最困難的時候,不會更壞了。「風雨過後總是陽光。」潘石屹表示很樂觀。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華夏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12/9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