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中國錢太多讓舉世麻煩?

按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現況:當外來熱錢累計超過該貨幣區GDP總量的16%,「金融危機」則不可避免的爆發,這是當時唯一宏觀指標和依據。在前不久中國「上海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外匯管理局主要人士披露:2002到2007年,流進中國的熱錢資金達5400多億美元,預估計2008年底及2009年度里,流入中國的熱錢資本累計將達到6500—8000億美元之巨。若真是這一數字的資本得以進入中國,那麼這些資本累計已經超過中國GDP總量的16%以上。中國正面對空前的熱錢資本流入,是「疏」金融危機於中國國門之內、還是「堵」金融危機於中國國門之外?「疏」又怎樣「疏」通、使之不潰堤?「堵」又怎樣「堵」,能堵住全球主流國家的自由貨幣進出的潮流?何去何從,將考驗中國改革開放30的成果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世界向中國敞開了「中國製造」的全球之門,中國是否也能向世界各國放開「自由貨幣」進出的大門?中國絕對封閉的貨幣國策,怎樣對壘全球法制國家的「自由貨幣」進出?中國中元不停的升值和「準備金」的全球之最,怎樣擋住全球各國貨幣的不停圍攻、怎樣讓主要國家貨幣與中元大家都一同來贏呢?

08、09『中國空前挑戰——

【引子】中國與海外接壤的最大的深圳羅湖口岸,排隊存錢的香港人或稱自香港過來的外國人,已經占滿了所有的民用銀行機構,這使得這些國有商業銀行中元(註:凡本學者所有文章中,人民幣被稱為「中元」,是與美元、歐元、日元、加元等等所有國際貨幣同等待遇的一種國家貨幣)存款業務以月均爆增達19.42%的速度在舉世飆升。在香港,及全球象美國、日本、歐盟及絕大多數貨幣自由進出的已開發國家和法制國家,不僅銀行貨幣活期存款利率幾乎為零,即使中元存款利率也要遠遠低於內地銀行,於是到中國的銀行存款成為當下的一種流行主流……到2008年5月初的幾個月內,數千億民間「外匯」已經登臨深圳這150萬在冊戶籍人口的城市,今年還可能有另外的7000億美元將進入中國,中國正面臨著全球金融資本的全面進入。

全球性個人儲蓄流動性貨幣,都一個方向的流向利息最高點中國……2007年末至2008年以來,就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利息而言,中元一是不斷升值,二是大量進入國際流通市場、特別是東南亞地區,中國存款利息已達到全球之冠。在巨大的吸引力下,僅香港地區港幣銀行存款就有30.3萬億蠢蠢欲動,而這一數字則大於中國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5萬億中元。

由於中元(即人民幣,本學者所有文論中稱之為中元)持續不斷的升值和息率的全球最高,全球的自由貨幣都可能流向中國,中國面臨全球所有自由貨幣國家資本的進入,這對封閉管制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外匯的中國造成60年不曾有過的歷史性挑戰,2008—2009年度是中國最關鍵時期。

ⅰ、不得不驚世的巨變

香港是全球第一資本投機集散地,也是全球排位第4的金融大區。

深圳羅湖口岸,排隊存錢的港人綿延不斷,這使得幾家國有商業銀行中元存款以月均19.42%的速度在飆升。而香港本土銀行的中元存款亦直線飆升,據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11月香港中元存款總額為302.16億元,今年2月已漲到478.22億元,3個月增長了58.27%。這還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數據,多家在港銀行給有內地存款需求的港人打開了特別通道。

源源不斷的港資正在通過銀行湧入內地金融系統,背後不乏遊資、熱錢身影,地下錢莊在私自換匯中遊刃有餘。中國長期以來外匯管制的敏感地帶面臨著新的挑戰。當然,硬幣的另一面是,香港地區以119.81億美元居今年一季度對華FDI榜首。以2008年5月深圳存中元為例,活期存款的收益則比香港多72倍,定期存款則接近4倍,這就是港幣兌成中元、自香港來中國內地存款的根源所在。當前,中國國內一年期中元存款利息為4.14%,綜合其它短期、中長期中元存款利息也在4%、處於全球存款的最高位。

ⅱ、大勢所趨開綠燈

想把手中港幣變成中元資產和多賺利息的港人們再添便利渠道,以工銀亞洲為代表的在港中資銀行不久前宣布,為他們手中的錢開啟特別通道。

據了解,工銀亞洲通過該行16家分行可代理在工商銀行內地分行開戶,港人無須再親自到內地開戶。這項名為「開戶見證」的服務可以為港人在內地5家工行網點開戶,即工銀亞洲將客戶的簽名、身份資料及有關開戶文件轉交內地工行相關網點,在同名帳戶情況下,客戶可以通過工行網上銀行或免費「理財漫遊尊線」服務電話辦理定期存款或轉帳等業務。據香港當地媒體報導,工銀亞洲董事暨副總經理黃遠輝介紹,客戶存在內地工行帳戶上的資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一次性匯回香港同名帳戶」。

當然,工銀亞洲並不是第一家開展「遠程」開戶業務的銀行。早在一個多月前,滙豐、恒生等多家銀行就為其香港客戶提供在內地分行的開戶服務。1周前,東亞銀行宣布從本周起香港所有分行為客戶提供香港內地之間的「一站式」開戶服務。

而招行香港分行2002年就推出的兩地「一卡通」業務,目前正變成一項炙手可熱的「明星業務」。這種兩地「一卡通」是特別為「經常有資金往來於內地和香港的人士設計」,持卡人可同時擁有內地和香港兩地的銀行帳戶,它集4種帳戶於一身,通過轉帳等功能可以實現帳戶資金之間的便捷劃轉。中資銀行的深圳分行們也在紛紛行動。他們採取與香港銀行合作的方式,吸納港人存款。此外,深圳一些銀行在推私人理財業務也把眼睛盯著香港人的錢包上,希望爭取一些高端客戶。

ⅲ、「燙手山芋」怎麼甩?

工銀亞洲在香港高調推出的「開戶見證」服務被認為有標杆意義。至少意味著香港銀行們做代理內地開戶業務這一項服務,由過去的遮遮掩掩而變得公開化了。不管是銀行利息還是貨幣持有者的保值增值,港幣似乎成為港人手中的燙手山芋。

在香港,不僅銀行的港幣活期存款利率幾乎為零,即使中元存款利率也要遠遠低於內地銀行。香港本地的銀行將收到的中元資金送到指定的中元業務清算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該行向各行支付的存款利率為0.865%。在深圳存中元活期的收益是香港存港幣活期的72倍,定期則接近4倍。另外,港元持續不變地釘住7.8的美元聯繫匯率使得港元隨美元貶值不斷貶值,而中元目前正處於加速升值通道、陽光燦爛。若將港幣轉換成中元並存在內地銀行,可以獲得14%無風險收益,這是全球都絕無僅有的現實利益。

ⅳ、誰能阻擋資本自由流動?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自由的貨幣體制。在資本逐利的本能套利衝動下,港資北上內地的趨勢誰也無法阻擋,更何況這是合法公民個人的行為。而香港銀行們的大開「遠程」開戶的方便之門,加快了港幣北上的步伐。

據了解,利用轉帳功能,同名帳戶之間同幣種的轉帳基本上沒有限額。客觀上這為熱錢與遊資進出提供了便利通道。招行香港分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排除有熱錢通過這種個人帳戶通道進入內地。

事實上,除了躺在銀行里的坐收中元升值的無風險利潤,內地還有著相當的可以短期內獲得暴利的可投資領域,持續兩年多來暴漲的樓市和股市讓無數外來的套利遊資與熱錢獲得近十倍超額利潤。賺了盆滿缽滿的外資們並不需要急著撤出中國市場,他們套現了投資領域的收益後大可以躺在銀行里坐享中元升值帶來的無風險利潤。

ⅴ、不曾過的考驗與挑戰

香港金管局對於港幣北上持樂觀與支持態度,其在最近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中樂觀地指出,稱有關中元存款只占香港存款總額的0.8%,不會影響內地貨幣供應,匯款到內地的中元也只占到中元儲蓄增量的0.13%.香港金管局還稱「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有序發展可為內地穩步推進中元資本項目可兌換工作提供穩妥的試驗場所。」

香港金管局亦承認,近3個月來香港對中元需求急劇上升,香港本土銀行的中元存款亦直線飆升。據香港金管局公布數據稱,2007年11月香港中元存款總額302.16億元,近年2月已漲到478.22元,3個月增長了58.27%。目前,究竟有多少港幣隨著北上的內地銀行開戶大潮或者香港銀行們提供的便捷「遠程」通道進入內地金融系統,這似乎成為一個敏感問題,無論是香港金管局,還是央行深圳分行方面,均沒有確切的數據對外披露,但按照建行深圳分行羅湖口岸某分支機構一位大堂經理的估計,「按照我們的中元存款金融的月增長量推算,保守估計可能超過1000億元。」

據數據和研究可知,港幣(包括其他貨幣)進入中國的問題使得中國的外匯管制體系受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中元升值趨勢下,各路洶湧澎湃而來的熱錢一直從各方面對於中國外匯管制體系施壓。

ⅵ、金融監管靠不住?

就金融防風險的監管、防範而言,美歐金融監管體系堪稱全球之最、最嚴謹、最有效,可以稱之為是滴水不漏、寸金難逃。但美國的金融監管也絕對是靠不住的:曾記否,就在公元2008年的3月14日一夜醒來,美聯儲發現其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已經虧空300億美元,然後美國政府立刻用行政易手轉賣了它。那麼,美國政府當然負責監管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可謂是全球唯一擎天、超越全球的金融監控體系都幹什麼去了?為什麼不能防患于貝爾斯登以未然?為什麼就在剎那、一夜之間貝爾斯登300億美元漏洞就依然突現?全球之最的監管都干什吃的?美聯儲監管不力、無法履行國家法律的監管職責,誰來擔當這「監管」無能、法律失職的《刑法》罪行?

世界著名的法國興業銀行的巴黎一夜之間500億歐元的漏洞;歷史最悠久的英國巴林銀行轟然倒閉;德國MGRM集團期貨投資案,投資石油期貨損失13億美元,相當於集團一半資產損失;美國橘郡破產事件,美國加州橘郡財務長雪鐵龍以政府名義籌資,造成虧損18億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產;日本大和銀行債券投資案,造成11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相當於大和銀行1/7的資產……金融監管幾乎是無處不在,但這幾乎是無處不漏,致金融監管防不勝防。

全球金融監管,一直反反覆覆漏網漏洞不斷,這證明了一個永恆的現代真理:監管是靠不住的,監管的天意根本不如人算!盛極全球的美國金融監管尚且是如此這般,那麼中國金融監管所面臨的全球性金融、自由貨幣洪水、全球性圍進,能起到真正防範全球貨幣進入的頂天作用?能防範中國金融國策之高危、全球貨幣魚慣而入的「人與天」的共算?能保持中國金融「固若金湯」?就象每年一度、延續了5000多年的長江防洪——真能「固若金湯」?(前提是「老天」不能再多下一滴水、多一滴水就會全盤都為之功虧一簣。這其實是監管的一個「堵」與「疏」的哲理與手段工具方略的問題)真能將中國「人治」的金融策略,駕馭到新興中國半開、半關門的「市場經濟法制」之中去?

ⅶ、6500億美元襲擊中國

5月10日在上海召開的陸家嘴論壇上傳出消息,到2008年年底將有高達6500億美元進入中國,這數字相當1997金融風暴前流入東南亞地區熱錢的水準,已引起中國高層憂心忡忡。國際熱錢爆炸性的流入中國,不僅將影響持續性通膨,且可能衝擊中國金融安全。

在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中國主政金融副總理王歧山及外匯管理局長胡曉煉雙雙表示,要強化跨境資本流動監管,確保金融安全運行;人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今年貨幣政策將更關心反通貨膨脹問題。問題的核心是,中國外幣是透過黑市、借貿易或外商、外資直接投資(FDI)名義進入中國。

據中國08年首季度統計,中國外匯存底淨增1539億美元,貿易順差414億美元,FDI274億美元。這就是說,扣除順差及FDI,進入中國的熱錢超過815億美元。而07全年進入中國的熱錢為1170億美元,08年首季流入中國的熱錢竟超過去年全年七成,2008熱錢進入中國將暴增,特別是「奧運會」前後將根本難以控制。08年中國將實行外資、內資的「兩稅合一」政策,在中國勞動成本大增的情況下,首季FDI竟比去年同期增長61.3%,外商直接投資不降反升,唯一能解釋的原因就是全球的熱錢加速湧入中國。
ⅷ、監管堵匯如萬里長江築壩

中國目前中元整體利息在14%左右,全球賭中元繼續升值。08年一季度,中元對美元升值4%,與2006年7月20日中元兌美元升值超過了15%。按美國國會及聯幫政府論述中元兌美元需要升值20—40%來計算,那麼中元兌美元因該停留在1比6.5或1比6左右才可能停步。這致全球的這錢繼續會源源不絕流入中國——除非美元止跌回穩、中國再回頭降低中元的利息。但這要相當一個周期性變化操作才能到位。

在前天中國上海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外匯管理局披露的數據估算為,2002年到2007年,流進中國的投機資金達5400多億美元,預估08年底及09年底,熱錢累計將突破6500——8000億美元之巨。2007年,進入中國的熱錢累計總量占中國GDP的16%,這已經超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最嚴峻情形。所以中國主管金融副總理王岐山在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說「中國面臨全球通脹壓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永恆主題,處理不好就很可能引發金融動盪……必須把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首要位置。願同各國一起解決國際金融問題」。這就是說,以2008年為中國分水嶺——中國金融國策將有可能不再與國際主要國家採取相向的貨幣策略。

據知,中國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246619億中元,約合3萬多億美元。而流入中國的熱錢資本就接近10000萬億美元。擺在60年中國面前的是:全球主要自由貨幣國家(地區)與中國非自由貨幣管制的博弈。熱錢超過中國國家GDP的16%,這意味著金融危機極有可能襲擊中國。

ⅸ、中國與自由流動貨幣的兩極

在全球今天,以美國為首、歐盟等主要「法制國家」都實行的是自由貨幣的國策,美國的貨幣發行尤為寬鬆,只要你(指法定機構)需要貨幣,都可以自由取得國家貨幣支持。特別是美國實施的是無限量貨幣寬鬆的自由環境,而中國依然實施的是「有計劃供給」的貨幣供應。美歐等已開發國家實施的無限量的自由貨幣投放政策(這當然需要龐大的國家財富來支撐),使中國強力「人治」的貨幣政策相形見拙、根本難以與其抗衡,長此以往差距自然天上地下。

這就相當於中國每年進行的萬里長江防洪水與築堤霸(貨幣投放與中國管制),美歐等實施的是自由貨幣進出、無限量的投放或發行貨幣之「水」,而中國卻在用堆土築起監管的「防洪霸」;在世界範圍內,貨幣之「水」永遠是無限量的,而水「霸」則是永遠絕對有限的,其結果非常也簡單的可想而知——中國金融局勢就是這樣永遠存在,除非走向國際大同的自由貨幣化國策實施。

ⅹ、中國外匯存底超過G7總和

據相關消息報導,截至4月末,中國的外匯存底已經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存底的總和還多。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對環球網記者說,這個數字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

來自中國外貿的數據分析,世界上最大外匯存底國的中國,其外匯存底在4月又增加了745億美元,相當於每小時增加約1000萬美元。中國目前的外匯存底比日本、韓國、台灣和香港的總和還要多很多。報導稱,外匯存底的增長也伴隨著中國對新一輪熱錢流入的格外擔憂,這使中國主政金融副總理王岐山多次呼籲要「防範金融危機」,有分析認為每月有多達500億美元的資金的熱錢進入中國。

美國研究機構Stone&McCarthyResearchAssociate’s駐中國分析師LoganWright的話說:「這一數字似乎預示著熱錢的流入中國正在加速。」

相當於8000億美元襲擊中國?港幣又當仁不讓的沖在第一北伐中國的先鋒陣營中,中國能守住、中國守不住又怎麼辦?是提前退場?中港「直通車」也開不出怎麼辦?……但香港還得繼續朝前走!

2008年及未來,中國金融監管和外匯管理,面臨著海外所有自由流通貨幣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金融策略自己築就、60年不遇、舉世的「一場大決戰」。這一全球金融大戰、終將無法避免的開戰、挑戰、戰勝或是息戰?!中國此次金融大戰與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本質完全不同:今天挑戰中國的是來自於所有「自由貨幣」體制國家和地區的,而亞洲金融危機則是個別國際金融大鱷,是「疏」是「堵」這場金融危機,讓全球試目以待!(作者系《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
資料:美國聯幫儲備委員會四大功能:制定並負責實施有關的貨幣政策;對銀行機構實行監管,並保護消費者合法的信貸權利;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負責向美國政府,公眾,金融機構,外國機構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英文FederalReserveBoard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鞏勝利特別聲明:作者對本文所著內容與事實,負有不可推卸、當然的法律責任。若有任何需求請通過[email protected]與作者聯繫。)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原載議報第363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16/9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