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緊縮之下 大陸地下經濟如火如荼

一般來說的地下經濟,就是一個超越正式經濟循環過程的生產、消費、交換,其中金融業發揮的作用最為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再政府監控範圍之內,無需納稅,不記入國內生產總值的經濟活動。廣義的包括各種走私、販毒、受賄、偷稅漏稅等。 狹義的地下經濟,地下錢莊,洗錢等金融活動。

 

資料圖:溫州的民間資本到底有多少,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統計

 

緊縮市下:溫州就是銀行

2008-07-25

  幾天前,張偉(化名)從溫州拿回了200萬元借款。「對方好像是個做鞋的,」他說,「這太正常了,現在還有哪個銀行會貸給民營企業錢。」

  張偉是浙江紹興一家紡織公司的老闆,生產的服裝大部分出口。公司100多名員工,比去年這時候已經縮減了一半多。張偉形容紡織企業的狀況說,生不如死,死又不是時候。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貨幣緊縮政策,使這家紡織企業感受到了陣陣寒意。與之相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更是讓它雪上加霜。

  過去兩個月里,在重慶、浙江、江蘇和江西,全國工商聯每天都能反覆聽到這樣的故事。在一系列的調研過後,一幅緊縮下民營企業的生存全景圖變得清晰。全國工商聯研究室主任陳永傑說:「民營企業會熬過這段時間,不過過程一定會很痛苦。」

  成本:漲價屬於違法

  4月的第一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率隊來到了重慶。陪同前往的陳永傑選擇了他的老家綦江,在當地組織民營企業召開了一個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是宏觀經濟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在這次座談會上,陳永傑碰上了他以前的同學張林(化名)。張林經營的公司承擔著重慶某大學的後勤服務,這家公司原本有800人,現在剩下不到600人。張林原本打算新建一個分支機構,也因為資金等原因擱淺。張林說,如果算上計劃新建的分支機構,就業人數大約減少了400人。

  張林裁員有兩個原因。資金問題以外,就是勞動力成本上漲。《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原本用工就不規範的民營企業面臨新的壓力。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需要和員工簽訂正式的協議,需要承擔員工的保險等多項費用。由於保險不可轉移,在大部分民營企業,員工直接要求將保險算在工資里。

  新的費用明顯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參加這場座談會的除了張林,還有當地十餘家民營企業的代表,這些企業分別從事農產品(24.15,0.35,1.47%,吧)加工、紡織、化工和房地產。陳永傑經過調研發現,從春節初至今,民營企業雇用員工的花費每人至少提高了四五十元。年前那樣的工資水平甚至已經不能留住員工。

  張偉的紡織公司是浙江民營企業的縮影。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張偉碰上了成本漲價而產品漲不了價的尷尬困局。他說,價格從棉花開始漲起,布料、用於印染的化工材料價格都在漲。再加上國家針對外貿連續出台稅收調整政策,出口企業已經是負利了。

  「人民幣累計升值已超過15%,連老外都變得精明了。」張偉苦笑著說,去年他加工的罩衫和外套一件能夠掙兩塊錢,現在,每賣出一件就要賠兩塊錢。「老外像看準了中國似的,加一毛錢人家都不要。」

  紹興,這個紡織大縣遇到了出口難題。此時,當地政府號召企業及時轉變思路,產品由外銷轉為內銷。不過張偉說,這也需要企業付出成本。「外貿的衣服做內銷,有些需要修改,還要雇用員工,這都需要錢。一里一外,資金就是問題」。

  無奈之下,通過朋友介紹,張偉趕赴溫州,從那裡帶回200萬元,以解燃眉之急。不過麻煩還沒有結束,「但即便轉為內銷,沒有自己的渠道也只有死路一條」。

  而且,做內銷的公司也不見得可以消化成本上漲壓力。全國工商聯調研時發現,在江蘇和江西,一些從事農產品加工、工業製造和冶金的民營企業為原材料漲價叫苦不迭,但是為了抑制通脹壓力,政府出台了價格干預政策,一些成本的上漲很難傳遞出去。江西南昌一家農產品加工公司的老闆反映說,當下,降低成本、開源節流是公司的首要經營任務,因為未經許可漲價在當地屬於違法。

  資金:溫州就是銀行

  在為資金所困的張偉把目光轉向溫州的時候,保育鈞也趕到了溫州。這位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不是第一次來到溫州,不過這一次,溫州卻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地下融資的風潮如火如荼。」保育鈞這樣形容他的見聞。3月底到4月初,他花了兩周時間在紹興、溫州以及周邊地區調研。

     張偉不肯透露他那200萬元貸款的利息。不過根據全國工商聯的調研,溫州地區的地下融資已經開始以月息5%計算。算下來一年的利息近60%。利息是高,但是至少暫時能夠保住企業。很多企業對地下融資趨之若鶩,因為在當地,「已經很多年沒有聽到有企業能夠從銀行拿到錢了。」張偉說,在浙江,溫州就是銀行。

  在北京的金融監管部門看來,地下融資是非法行為。不過在當地,政府部門對地下融資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保育鈞在調研期間,與浙江某市領導交流,該領導說,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企業要生存,居民要就業。

  全國工商聯研究室主任陳永傑根據調研情況推測說,單從溫州地區貸出的民間資本可能有超過200億的規模。全國去年的地下融資可能已經將近8000億元。

  全國550萬家民營企業,能夠從包括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貸到錢的不到100萬家,「這裡面三資企業和集體企業占了多數。」陳永傑說。不過,另一組數據是,550萬家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比例將近70%,在GDP中的比重為65%。

  陳永傑說,「資金緊張是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反映的問題,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各地都是如此。」民營企業貸款難一直都是一大難題,但是隨著銀根的縮緊,民營企業想要貸款已是難比登天。重慶一家房地產企業的負責人說,以前地方商業銀行看在企業實力的分上還能夠貸點錢,但是現在國家對房地產調控越來越嚴厲,企業不僅拿不到一分錢,銀行反而開始催著還款了。

  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間,雖然全國信貸總量在增加,但是民營企業得到的貸款占比卻一直在縮小。2005年民營企業在全國短期貸款中的比例大約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的數據尚未公布,陳永傑預測說,比例還會繼續下降。

  從浙江、江蘇等地調研回京的保育鈞把民營企業的主要問題歸納為四點:土地被控制,企業無法發展;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成本壓力空前加劇;外貿稅收調整、人民幣升值,出口企業利潤大幅下降;信貸收縮,資金緊張。

  在浙江,由於政府控制投資,嚴把土地源頭,一個縣一年只有1000畝左右的用地指標,當地的政府官員笑稱,這點指標連修條路都不一定夠。就是這僅有的一點土地指標,經過招拍掛程序,也已經達到幾十萬一畝。保育鈞說:「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徵用土地新建項目幾乎不可能。」

  緊縮:難以逃脫的怪圈

  4月16日,全國工商聯研究室辦公室,一路奔波剛剛回到北京的陳永傑一臉疲憊。60天的調研讓他感到,民營企業的煎熬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規律,只要國家政策一緊縮,一批民營企業就要倒下。

  歷次調控均是如此,這次民企受創更重。陳永傑拿出一組最新的數據說,今年一季度全國稅收增長33.8%,而私營企業的稅收增長了33%,低於全國整體0.8個百分點。與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私營企業稅收今年一季度大約減少了60億元。這是自2000年以來,私營企業稅收增幅第一次低於全國水平。

    過去幾年間,私營企業的稅收增幅一般都高於全國整體稅收增幅5到6個百分點。陳永傑說,稅收的變化表明,民營經濟確實在這一輪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對於民營企業眼下這場痛苦的遭遇,全國工商聯有些無奈。在調研的過程中,眾多民營企業希望國家宏觀調控部門能夠在政策上給予更多考慮。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說,事實上,無論是投資、信貸,還是一些重要的基礎工業原材料,大都集中在大的國有企業手中。調控政策上的一刀切,讓眾多民營企業成了犧牲品。

  保育鈞認為,調控是應該的,但是政策應該更有針對性,區別對待。對於經濟過熱採取緊縮政策,應該找准熱在哪裡。現在是一個政策下去,好的壞的都受影響。「經濟過熱的責任不全在民營經濟,但是接受懲罰時,民營經濟卻總是首當其衝。」

  全國工商聯的調研沒有具體統計民營企業的數量變化,但是調研表明,在目前宏觀形勢和緊縮政策的雙重作用下,一部分民營企業已經支撐不住,甚至關閉倒下。

  據了解,全國工商聯將通過相關途徑向中央和政府部門反映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一些民營企業較為集中的地區,地方工商聯已經同當地部門取得了良好的溝通。在北京,全國工商聯將會通過每季度召開的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向國務院有關領導直接反映情況。

  陳永傑說,照目前的形勢看,未來一段時間,民營企業都會有不小的壓力。但是這麼多年過來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已經學會了在夾縫中生存。「民營企業會熬過這一段時間,不過過程一定會很痛苦」。 

張向東  經濟觀察報

**************************

溫州民間資本到底有多少??說出來嚇你一跳

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監測的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9月份溫州民間借貸加權平均月利率開始突破1分,達到10.32%。隨著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溫州的民間借貸利率更是進入加速上升通道,去年12月月利率為11.096%。;今年1月份,月利率已經達到11.77%。逼近2005年1月的12.112%。

    據了解,溫州民間流動性資本的來源主要包括:一是游離於銀行外的民間流動性資本;二是企業的內部資金(包括企業生產、發展以及維護企業正常運作的基本資金)、民間借貸資金(包括民間生產、生活資金)、企業內部集資、企業投向外地的資金(包括在外地的購房、購地、工地建設等)、個人在外地的投資(包括購房、購地等)等等;三是存於銀行的社會間歇資金;四是以個人外幣形式存在銀行的資金。

    根據2007年的有關調查,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54∶18∶28,這一比例在2006年是60∶24∶16。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透露,「2007年溫州流動性資本超過3000億元,每年約以14%的速度遞增。」照此推算,今年的流動性資本約為3420億元。

    這個數據似乎顯得保守了點,記者得到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兩種不同的測算方法,2005年,溫州全社會流動性資本規模估計數分別為3147億元和3124億元,兩者相差23億元,據此,報告認為,3130億元基本近似溫州2005年的全社會流動性資本的真實規模,其中,民間流動資本約1920億元,用於投資的銀行信貸資金1210億元。

    如果以這個為模板來進行計算的話,溫州的流行性資本現在已經超過了4000億元,但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溫州的民間資本有多少。在不少媒體的報導中,這一數字甚至達到6000億元。

    溫州民間借貸約為流動性資本的1/6,照此推算的話,大概在500億-1000億元之間,其中包括一部分高息貸款。

    「2004年開始,溫州市民間借貸規模持續上升,目前總規模大約在350億-400億元左右,在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中的占比達到10%左右。」張震宇告訴記者。

上海證券報

************************

溫州商人爭奪小額貸款公司牌照 抱團跨門檻

發令槍一響,大家都像箭一樣衝出起跑線。

  「從今天起,省內各地開始接受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申報。」7月14日,浙江省金融辦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小額貸款公司在浙江的率先試點已啟動。

  這天清晨一上班,位於溫州樂清市的華儀電器集團,搶先第一個向市政府遞交了申辦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報告。而此時,樂清的有關官員正在市里參加溫州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小額貸款試點工作會議,《溫州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操作規程(暫行)》在會上出台。

  溫州,中國民間資本的財富之區,每當宏觀調控和銀根收縮,這裡就會同時上演工商界大鬧錢荒和地下金融一派繁榮的悲喜劇目。現在,小額貸款公司的試點,試圖開闢一條以民間資本輸血中小企業的合法渠道。

  這個機會被廣泛看好,不少人搶著要做溫州老闆們的債主,「目前遞交申辦報告的起碼有數十家了」。溫州市政府一位受理申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但偌大的溫州只有16個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名額,僧多粥少。一場牌照爭奪戰由此打響。

  「大家都在搶,華儀想拿到手,我自己的公司也想爭取。」7月15日,負責為華儀申辦牌照的蔡炳偉對記者說。

  一個人跑兩張牌照

  蔡炳偉原是樂清市政府的幹部,現在退居二線。因在當地人脈廣,又和華儀高層熟稔,他被委託幫助打理華儀旗下的投資公司。這一次,他一人要跑兩張牌照??除了替華儀跑樂清的牌照外,蔡炳偉自己還與別人合股,在溫州的另一個縣申辦另一家小額貸款公司。

  華儀的背景不弱,華儀電器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華儀電氣(A股代碼600290),是溫州民營企業第一個A股上市的企業,素有中國風電第一股之稱。

  聞風而動的不僅是華儀,同在樂清的中國兩大低壓電器巨頭??南存輝的正泰集團和胡成中的德力西集團也加入進來。「兩個同行『冤家』這次又在小額貸款公司上較上勁了。」知道內情的蔡炳偉說。

  根據剛剛下達的浙政辦發(2008)46號文件,試點期間,原則上每個縣(市、區)設立1家小額貸款公司,列入浙江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杭州市、溫州市、嘉興市、台州市可增加5家試點名額,義烏市增加1家試點名額。

  按照這個試點方案,擁有11個縣市區的溫州總共有16個試點名額。分到樂清的名額只有一家。而正泰、德力西、華儀,三家都是樂清當地的名牌電器公司。牌照該給誰的難題讓市政府頭痛。

  為了「擺平」這一矛盾,7月15日上午,樂清市政府召集小額貸款公司協調會議,希望協調這幾家名牌企業的申報,會議最後的討論結果是:「把這個事交給常委會來商量。」

  加入爭奪的不僅是製造業企業。在溫州市區,有20家擔保公司聯合介入小額貸款公司的申辦。「這20家擔保公司聯合的意向早在銀監會意見出來之前就已達成一致,由溫州信用擔保協會牽頭。」7月15日,身在江蘇的中國眾志投資發展公司董事長梁舟志介紹說。

  另一名也早有計劃的黃偉建也對申辦小額貸款公司充滿興趣。

  黃偉建是溫州市政協委員、溫州恒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素有資本運作新晉「牛人」之稱,早在兩月前,他就設計好了未來的小額貸款公司的雛形,並不斷完善。「在沒獲批之前,細節不便透露。」7月15日,人在北京的黃偉建說。

  根據上述操作規程,浙江省將從7月開始逐步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首批小額貸款公司計劃在9月初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為平息這場牌照爭奪戰,政府最終有可能會出面協調,讓幾家申辦的名優企業聯合組建一家小額貸款公司。」上述溫州市政府知情人士透露。

  「看中的是這個殼」

  小額貸款公司牌照的爭奪如此激烈,超出不少觀察人士的預期,他們認為,無論從各方面說,小額貸款公司都不具備對地下金融資金的吸引力。

  按照浙江試點方案,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不得超過有關部門規定的上限,下限為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

  而根據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今年1月對400多戶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等監測對象的監測顯示,在從緊的貨幣政策實施後,2007年12月溫州地區民間借貸月利率達到11.096‰。

  同時,為防止小額貸款公司出現非法集資、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行為,針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制度設計也非常嚴格。

  根據溫州市的上述試點操作規程,溫州市政府金融辦、工商局、警局、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和溫州銀監分局5個部門聯手監管。其中,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負責對資金流向進行跟蹤監測和對貸款利率監測,及時認定和查處高利貸違法行為;溫州銀監局則負責監測小額貸款公司與其融資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關聯情況,及時認定小額貸款公司非法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低利潤,嚴監管,不少人認為,小額貸款公司不具備收編地下資金的可能。

  「小額貸款公司小額信貸公司與其說是政府放行民間金融公司的嘗試,不如說是政府管理民間資本的艱苦努力,」上海的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試想,民間資本怎麼可能放棄地下錢莊的高利率,轉而成立小額信貸公司受制於人,在銀行利率的碗裡分羹呢?」

  但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持不同觀點。

  「這麼多企業來搶小額貸款公司牌照,不是衝著暴利來的,是衝著這個殼來的」,周德文說,「從灰色地帶走到陽光下了,利潤減少了,但風險也減弱了,借貸資金同時受到法律保護。」

  「大家認為,這個小額貸款公司就是村鎮銀行的前身,相當於搶到一個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殼資源。」蔡炳偉說,這次的試點細則說了,辦得好的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向村鎮銀行發展。「我自己之前就想申辦村鎮銀行,但浙江省政府原本有5個名額的,在下放了兩個名額後就叫停了。」

  抱團跨門檻

  不過,有意申辦小額貸款公司的眾多商家,面對的是不低的門檻。

  7月14日上午溫州市政府出台的試點操作規程,比浙江省的細則抬高了准入條件。其中一道足以把大部分搶牌者擋住的門檻是??小額貸款公司的董事長必須曾在銀行界任職兩年以上。

  按照溫州市的上述試點細則,溫州六縣的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起點為2000萬元。在14日早晨的會議上,溫州金融辦建議試點期間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爭取達到、但不超過1億元,股東人數規定不超過200人。

  同時,主發起人的持股比例不超過20%,其餘單個自然人、企業法人、其他社會組織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10%,但不得低於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的5%。

  在准入條件上,主發起人必須是當地的名優、骨幹企業。申請地為樂清、瑞安、鹿城、甌海、龍灣等5個市(區)的主發起人,其淨資產不低於5000萬元,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連續3年盈利且利潤總額在1500萬元以上。申請地為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洞頭等6縣的主發起人,其淨資產不低於2000萬元,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連續3年盈利且利潤總額在600萬元以上。

  「從省級到地市級,一級一級地出細則,越往下,准入門檻一級比一級抬高。」「這就看企業家們如何去攻克和運作了。」一位參加了14日會議的企業主說。

  但在溫州,就算面對最高限額2億元的資金門檻,或許也有跨越的辦法。

  這就是一種溫州傳統的小資本「抱團」模式,這個圈子組成的關鍵的不是資金,也不是關係,而是內部有效的合作圈,帶有血緣、親緣、地緣特徵。

  「抱團」模式,從華儀這次投遞的小額貸款公司申報報告中已有跡可尋。這份報告提出了公司組成的三種預案:

  第一種,以華儀集團為主要發起人的股份公司。華儀集團出資10%,作為大股東,再吸收10-20個企業組成股份公司。

  第二種,以華儀投資控股公司為主要發起人的合夥企業。設計合夥企業為:華儀投資控股公司出資10%,作為大股東,再吸收其他投資者10-200人,組成公司。

  第三種方案是退而求其次,由於小額貸款公司屬配額申批項目,有可能競爭比較劇烈,華儀在無法取得配額的情況下,參股其他已取得配額的小額貸款。

21世紀經濟報導 李伊琳

***************************

地下錢莊老闆捲款失蹤 受害者怕被查不敢報案

 從事兌匯、借貸、私人融資等灰色金融業務長達8年後,家住龍崗愛蓮社區的地下錢莊老闆吳永生4月底突然蒸發了,而此前他以做生意、投資房產為名借到的欠款,也全部隨之消失。到目前為止,被吳永生以各種方式捲走錢財的已經有30餘人,僅在龍崗區公安分局報案的金額已經就超過千萬元。
 
  兌匯八年 今朝出事

  林亞(化名)是龍崗某工廠負責人,由於業務需要,從2001年開始就通過吳永生兌匯,最開始的幾年平安無事。不過從去年開始,吳永生叫林亞將外幣匯入香港的某個帳戶,寫下欠條,在錢匯入後再支付人民幣。今年4月兌匯20萬美元時,吳永生稱自己手裡沒有這麼多的錢,只支付了林亞30萬人民幣,「剩下的說過兩天給我。」

  4月23日,林亞催吳永生還錢,吳永生要她24日到銀行查帳,但是直到當天下午4時30分,林亞的帳上還沒有收到錢,「我打電話催他,他稱來不及取錢了,只能再存十萬,其他第二天再給。」次日發現錢依舊沒有到帳時,林亞再撥打吳永生的手機,已經無法接通。

  地下錢莊老闆全家「失蹤」

  昨日,記者來到吳永生位於龍崗中心城歐景城的住所,管理處告訴記者,已經多日沒有見到吳永生一家。據介紹,吳永生的大兒子吳守鑫是龍崗公安分局的臨聘治安員,從4月25日開始,已經沒有上班。而在龍城中學上學的吳永生的另一個兒子吳守淵,從「五一」假期後就沒有到學校上課,學校也在著急但一直沒有聯繫上他。

  據受害人介紹,吳永生還收養了一個在讀小學的女兒,孩子在吳的妹妹家中,不過其妹妹告訴記者:「我們也在找他,他還欠我們錢呢。」

  記者又聯繫了吳永生老家福建南安市的詩山鎮,得到的回覆是吳永生的老家屋門已經緊鎖多日,他的父親也不在家。

  怕被查 有受害者不敢報案

  雖然不少人被吳永生以借錢、兌匯等方式拿走巨款,但部分受害人卻並不敢出來報案,「主要是因為我們找他兌匯、融資,聽說也是違法的,擔心真的要查起來,會承擔法律責任,錢也要被沒收。」一名被吳「借」走了近800萬的受害者告訴記者。

  上周三,幾名被吳永生借了幾十萬的受害人到龍崗公安分局報案,警方以事情屬於民間借貸糾紛為由並未受理。隨後,多名受害人再次報案,警方收下了報案材料,但「一直沒有接到已經立案的通知,我們擔心他逃到境外去。」一名受害者告訴記者。

  對此,龍崗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接案後非常重視,已經著手進行調查和收集證據。目前,此事確實尚未立案,該局也呼籲受害人儘可能向警方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證據,「證據越多越充分,越方便我們展開調查,對於案件的定性也有幫助。」

 南方都市報

***************

最窮城市房價超杭州 民間閒散資金害苦麗水人

為高房價「埋單」的,最終或許是集資戶自己 

  一位對麗水房地產市場有了解的人士表示,麗水高房價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地的房價中也包含了集資利息支出。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肯定會把高額的集資利息轉嫁給購房者。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抬高麗水房價的,恰恰是當地熱衷於集資的人。

  麗水市民都說「房價高」

  「如果可以,我願意用整座山,來換市區的一套房。」一位麗水市民指著花園路南面的山峰說,他很想在市區買房,但面對高房價,他很無奈。

  買不起、房價相對較高,是普通市民對麗水房價最直觀的感受。麗水一位銀行界人士介紹,2000~2001年,麗水房價僅800~1000元/平方米,如今,市區房價已在1萬元左右。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3月麗水房屋銷售價格總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0.5%,其中新建房較去年同期增長17.8%;二手房較去年同期增長25.5%。

  萬元高房價與麗水的經濟發展並不協調。2008年4月13日,麗水市政府工作報告稱,麗水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624元。

  集資戶為高房價「埋單」

  「萬松事件」給集資戶敲響了警鐘。為高房價「埋單」的,最終或許是集資戶自己。

  靠集資來運作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如果資金鍊出現缺口,就只能靠「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到處借高利貸,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 《萬松房地產公司債務清償方案》:「為加快房屋銷售步伐,允許債權人用債權餘額(指本金)的一定比例抵購房款。」「債權人買房可以用債權額的85%抵購房款。」「購房款全部打入政府指定的三個監管帳戶。」

  記者調查

  你缺錢 我放心 集資款湧向房企

  記者調查發現,麗水很多房企都在運用民間集資的方式運作

  □為什麼民間集資如此盛行?

  民間閒散資金找不到投資出路

  □為什麼資金主要流向房企?

  有房子作抵押,風險小

  □為什麼利息這麼高?

  近年來資金籌集更不容易

  □借貸雙方是通過什麼碰頭的?

  主要通過親戚朋友等人脈關係

  原因:民間閒散資金投資受困

  一位對集資有了解的人士表示,在民間資本趨利化的前提下,存款收益相對較小,股票證券行業、銀行個人理財等業務的門檻較高、品種較少的情況下,民間閒散資金急需尋找合適的投資出路。同時,中小企業發展急需流動資金,但銀行貸款需要抵押和辦理相對繁瑣的手續,於是他們把眼光鎖定在民間閒散資金上。

  利息:資金難籌 集資利息猛漲

  「月息2~3分。」一位知情人這樣描述麗水民間集資的現狀。

  據媒體報導,「一開始萬松的月息不到2分,後來資金緊張時,增加到了5~6分。」有集資戶說:「我們已經查證,有一筆確定的5000萬元借款,就是5分利息。」

  規模:數額不大 多在百萬以內

  知情人透露:「麗水的民間集資額大多是數額不大,一般在10萬~100萬元之間。10萬元、20萬元,去一線城市還不能買套房子,而炒股又有風險,因此很多麗水人選擇加入民間集資。」

  一位集資者表示,他們都會選擇本地的「熟人」,一般不會選擇外地企業,因為了解不夠。

  流向主要流入房地產企業

  「萬松事件」或許只是麗水樓市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在麗水,有很多房地產開發公司,都在運用民間集資的方式運作。

  借方:房地產商都缺錢

  對於民間集資的運作模式,有集資經驗的鄭女士說:「通常房地產企業都缺錢。當手頭有錢時,便會主動去找房地產企業的主管。」

  「主管會給我們一個帳號,然後我們便會往那個帳號里打錢。隨後,憑著轉錢的銀行小票,去與房產公司簽訂合約。」鄭女士說。頓了頓,鄭女士接著說:「我諮詢過律師,那個合約好像起不到什麼法律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 李麗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27/9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