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深圳之後 北京斷供潛在群將出水

 

深圳斷供近日被炒得沸沸揚揚,但官方稱深圳未出現「法定斷供潮」。不過,北京日前又出現了斷供散戶。有分析稱,北京房價下降40%—50%將會出現斷供。

    北京知名財經分析家、世紀華創(北京)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杜猛分析稱,林生作為北京斷供散戶個案,部分反映了北京市場的整體情況:一些去年下半年在房價高位運行時購進房產的,現在房價下降,導致這些人成為「北京斷供的潛在人群」,如房價持續下降,這一群體將會迅速暴露。

「斷供散戶」:投資房產曾嘗甜頭

    《新京報》報導,北京的林生最近好像突然老了六七歲。去年11月,林生一次性通過貸款購置兩套房產,因加息累積效應和房價下降等原因,林生已兩月沒還款,8月1日,對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坎。按銀行規定,再不還款,銀行將會對其進行法律起訴要求強制還款。

    2005年11月22日,位於朝陽區國家森林公園旁立水橋的明天第一城樓盤開盤,起價4699元/平方米,林生拿10萬元,首付20%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到了2006年6月,房子的均價衝到6900元/平方米,僅半年時間,林生的房子每平方米就漲了2201元,房子出手後,林生小賺22萬元。

  嘗到甜頭的林生去年加大炒房力度,2007年11月毫不猶豫地在北京的東四環買了兩套房子。當時,正是北京房價上漲最快的時候。在中關村區域曾出現一個星預售屋價上漲三千元的個案,房價越高,購房者越多。林生就在當時拿出所有積蓄一口氣買了兩套,一套是80多平方米的大一居,一套是120多平方米的兩居,價格是18000元/平方米,兩套房子的總價360萬元,貸款購房。

  讓林生想不到的是,今年春節後,北京的樓市慢慢進入冷清階段,價格也下降。北京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據統計,從今年2月份開始,北京住宅銷售均價依次為13036元/平方米、13090元/平方米、13488元/平方米及13222元/平方米。5月份首次出現今年以來均價下降的局面,環比4月均價下降266元/平方米,降幅達到2%。

  林生購買的樓盤在降價潮中亦未倖免。2008年7月,該樓盤再次推出新盤時,13000元/平方米起價,按最新開盤價,林生2套房子總價是260萬元,與半年多前相比,市值縮水100萬元。

    房價下降同時,銀行的加息連鎖效應也成了重壓。林生2套房子採用的是等額本息貸款,6次加息後已深陷貸款「包袱」的林生開始坐立不安,還款壓力加大後不得不省吃儉用,但從今年5月份起基本就無能力支付月供,進入實質性「斷供」狀態。

北京斷供潛在群將出水

    交通銀行北京三元支行副行長馬曙光表示,購房者有連續3個月不還款、或累計6個月不還款或欠款的記錄,銀行有權利依法對購房者進行起訴。馬曙光透露,目前央行已對購房者的誠信系統進行了全國聯網,對購房者誠信進行動態監控,只要貸款者出現過不按時還款的行為,都能及時反映記錄。馬曙光稱,林生不能按時還款的話,銀行會收房進行抵押拍賣。

  林生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所購置的樓盤,買時是18000元/平方米,現在是13000/平方米,價格縮水30%(未考慮通脹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如房價繼續下跌,降到1萬元/平方米,自己放棄原有2套房子首付,按現價1萬元/平方米重新再買同樣的2套房子都要比繼續支付原月供划算。

  房價下降多少會導致北京出現大量斷供?杜猛認為,北京房價下降40%—50%將會出現斷供。現在購房者購買第二套房首付四成,只要房價下降幅度超過購房者的首付款,購房者就會選擇斷供。不過,杜猛表示,北京和深圳是完全不一樣的城市,不會出成屋價短期大幅下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建議,銀行業應有更多的靈活性來處理可能到來的由於房價下跌帶來的開發貸款、按揭貸款還貸問題。

****************

【深圳】炒房者:斷供就是做給銀行看

深圳斷供情況惹人關注,雖然官方稱未出現「法定斷供潮」,但有分析稱,斷供只是剛開始,如果深圳房價在現在的基礎上再跌20%,房貸可能面臨斷供630億元。還有分析表示,斷供,就是做給銀行看的,因為斷供受到影響最大的是銀行。

斷供就是做給銀行看

    《新京報》報導,「斷供,就是做給銀行看的」。在房地產論壇中時常會看到類似的說法。深圳市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如果房貸斷供潮出現,首當其衝遭受到影響的將是銀行系統。

  受到斷供影響的還有在深圳一股份制銀行工作的李梅(化名)。在這個月月初,李梅主動申請,從銀行的個貸部調到了櫃檯。因為她手上的客戶,從3月份開始就一直沒有還銀行的按揭貸款,她每個月都面臨著被扣分、完不成業務指標的危險。

  據李梅介紹,去年11月,一家與其所在銀行有合作關係的房產仲介介紹了兩個客戶,同時辦理按揭貸款,兩個人在同一個樓盤分別購置了一套房產,當時銀行的評估價格是54萬元,兩個人分別貸了39萬元。

  但到今年3月,李梅發現事情有些不妙,其中一個客戶從3月份開始停止向銀行還月供,5月份銀行對其房產進行評估時,已經跌破貸款價。

  李梅隔幾天就給對方打個電話催款,剛開始,客戶還接電話,說現在經濟困難等理由。但後來再打電話,就只能聽到「您所撥叫的用戶已關機」的留言。不得已,李梅通過簡訊和其交流,告訴他斷供的危害。「當然會加些誇張和威嚇的成份」,李梅說。

    5月份,銀行通過律師向該客戶寄去一封催款函,但一直未能得到回覆。「一萬塊錢扣5分,39萬就要將近200分,每個月扣200分,直到客戶按時還款。」李梅說,「分下降,不但工資要縮水,還要面臨降級的危險。」受不了這份壓力,李梅斷然決定申請調換崗位。但是在23日,李梅的客戶已賣掉房產,提前還清了房貸。「我們也就撤消了對客戶的起訴」。李梅如今已調到櫃檯工作,她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客戶會否出現斷供,但是深圳的金融系統卻不得不嚴陣以待,做好防備。

深圳未現法定斷供潮

    6月底,兩篇題目分別為《負資產已達30萬,深圳中產很受傷》和《深圳銀行斷供過千億 次貸危機浮現》的網絡文章,在深圳今年上半年房價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引起媒體廣泛關注,一時之間關於深圳"斷供潮"、"千億房貸高危"成了新的流行語。

    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斷定,深圳樓市斷供話題的產生來自斷供者本人或者炒樓者希望市場發生轉機或者政策救市的動機;一些房地產專家則將深圳斷
供定為孤案。

    據悉,如果只是將斷供的定義限定為沒有再交按揭款,而非「法定斷供期」——即銀行限定的6個月期限,斷供在深圳確有其事,並且絕非孤案和個案。一位不願具名的開發商表示,「應該有20個樓盤都出現了斷供的情況」。

  2007年深圳區域金融報告相關調查強調,2007年的4-7月份市場為成交高峰期,房價不斷創新高且投資者紛紛跟風入市,這段時期入市的購房者對價格下跌的承受力較差。去年購買的樓盤成為負資產,即下跌幅度達到甚至超過30%的樓盤,會集中出現斷供的情況。

    易圖資訊的研究數據顯示,從去年5月到現在,深圳一手樓成交總量不過4萬餘套。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研究與發展部資深研究員竹之友判斷,深圳一手樓購買者手中物業下跌幅度達到30%的房子在1萬套以內。

炒房仲介成斷供助推者

    一些高位入市但目前又未收樓的業主想通過斷供逼迫銀行向開發商施壓,希望後者能夠給予他們補償。這一部分業主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樓盤業主通過網絡組織起了維權小組,通過斷供或者在售樓處示威與開發商進行交涉,索要房價下跌的差額補償。而對於手中物業降幅在20%以內的業主,仍不會輕易選擇斷供。

  目前,半島·城邦、澳城等樓盤的業主都因資產嚴重縮水不願承擔房價繼續下跌的風險或確實出現還款壓力而選擇了斷供,也有不少的業主選擇了較為溫和的斷供方式,即斷兩個月後又恢復供樓,接著再斷兩個月。

  在深圳樓市,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有不少仲介參與了炒房。一位從業人員表示,2007年參與炒房的仲介現在虧損得很慘。很多仲介的營業員炒豪宅,手上有幾十萬,付首期之後,月供一兩萬。但業務員固定底薪每個月只有1500元,市場好的時候,多賣幾套房收入高些還能供得起;市場不好時,交易冷清,賺不到這麼多,自己的房價又持續縮水出現負資產,部分人只得選擇斷供。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730/9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