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正文

國際質疑 大陸體操女團首次問鼎奧運金牌

—中國大陸女子體操隊的娃娃兵

中國隊體操女團摘金 首次問鼎奧運冠軍創歷史

圖為中國大陸女子體操選手在比賽中中國隊體操女團摘金 首次問鼎奧運冠軍創歷史

中國隊體操女團摘金 首次問鼎奧運冠軍創歷史

    圖為中國大陸女子體操選手在比賽中

      
"她們看上去本來應該玩芭比洋娃娃,她們那樣瘦小、極其孱弱。她們以體操運動員的腳步匆忙走過時,眼睛閃爍著孩子的目光。"法蘭克福匯報這樣形象地描寫了中國大陸體操隊的"娃娃兵"。該報接著寫道:

"她們來自何方?有哪些經歷?承受了多少孤獨和痛苦?當這些弱不禁風的女孩子目不轉睛地走自己的路時,人們不禁想起了電視中使人看了心疼的中國大陸體校訓練場面。看來她們不想說什麼,即使想說話,也不允許她們與等候的記者進行任何交談。主教練陸善真對她們下了這樣的命令。

星期三,為了國家榮譽,她們也許將贏得團體金牌,接著是更多的金牌。但北京國家體育館傳出的圖象想必不會提高電視收視率,反而會驚動公眾。不過公眾早已習慣於競技體操中的兒童疼痛和眼淚。這些聲稱是十六歲的女孩看上去更像四年級的小學生,她們在體操器械上完成各種動作,這些動作需要多年嚴格訓練,它沒有使孩子的身體強壯起來,而是消耗了她們的體力。

看台上發出的歡呼聲、國際體操協會的無動於衷以及國際奧委會聳聳肩膀無所作為,這一切表明這些孩子已被全世界遺棄。在世界的睽睽目光之下,沒有人保護他們免受身體受剝削,沒有人保護他們免受競技體育體制的危害,為了保護體操女孩,早在1997年,國際奧委會就規定了參加體操比賽的女孩最小年齡為16歲。但網際網路上比賽項目中公布的女孩年齡與中共幹部們所說的年齡大相逕庭,看到這些,每一名觀眾都會女孩的年齡產生嚴重的懷疑。

一周前,美聯社報導說,中國大陸體操隊公布的體操運動員楊依林的年齡很有問題。2006年,中國國家電視台的網頁上公布的她的出生日期為1993年8月26 日,後來又突然改為1992年。加上視覺印象,人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大陸體操隊有一半隊員沒有達到最低年齡,但她們可以取得最高分數。她們可以像羽毛球一樣在空中飛舞,做地面體操時靈活翻轉,使那些本來就已小巧苗條的競賽對手顯得笨拙起來。這裡,我們歡迎大家來到這一母子體操賽的現場!"

中國大陸有3000至3500所體校,這是培養體育新苗的基地。新德意志報報導了一名七歲就進入體校進行體操訓練的中國大陸女運動員的經歷。體操訓練給她留下的是一身傷痛、沒有實現金牌的理想和沒有學到的文化知識。現在,她與德國丈夫在北京開了一家旅行社,生意不錯。那麼,今天中國大陸的體校訓練如何?新德意志報引用這位前運動員的敘述繼續寫道:

"即使今天的條件比以前舒服多了,但是嚴格的體制一成未變。今天的年輕人仍然像在兵營里一樣集中在一起,只為取得體育成就進行單調的訓練。只有極少數的人有事故保險,體育生涯結束後,仍然不給他們介紹工作。

在設備方面,中國大陸的重點體校可以與最佳的國際訓練中心相媲美,北京什剎海體校就是其中之一,六百名青少年在這裡進行八個項目的訓練,有裝備極好的體育場館供他們使用。體育醫生監督精心制定的訓練計劃執行的情況。

現在,這裡的教師和教練希望他們的弟子能獲得許多獎牌。在歡送運動員進入奧運國家隊時提出,要保證中國大陸獲得獎牌總數第二名,聽起來就象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實際上就是這樣。政治為體育規定了方向,穿上中國大陸國家隊的服裝,就必須服從這些規定。過去是這樣,今天並沒有變化。

不過改革和開放給中國大陸的尖端體育和獲得成績的運動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前景。在體育成績上攀上頂峰並在國內外獲得知名度的運動員,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獎金,還可與贊助商簽訂廣告合同,收取高額的報酬。"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813/98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