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中國千古之謎:是誰請回了法門寺的佛祖舍利

 

佛骨舍利密藏在八重寶函中

 

 

1987年重現人間的第一枚佛指骨舍利

 

    核心提示

    下個月,名震海內外的佛教聖地法門寺將迎來法門寺博物館建館20周年紀念。這裡珍藏著20年前出土的2000多件唐代珍寶,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數位大唐皇帝6次迎請、隨後在地宮中密藏了1113年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究竟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從遙遠的印度把佛指舍利迎請到中國,又為什麼要瘞(yì)藏在法門寺?數千年來,史料典籍對此並無明確的記載。這,一直是個千古之謎。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景富日前向本報首次獨家披露他多年來的研究成果。陳景富大膽推斷:正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取得了真經,也請來了佛指骨舍利——

    時間追溯到1981年。距西安110公里的扶風法門寺。

    這是8月的一天。連陰雨似乎永遠也停不了。夜半,突然只聽轟的一聲,歷經300多年的法門寺磚塔半邊坍塌了。剩下東邊半個殘塔,又在風雨中昂首5年,最終也塌成一堆瓦礫。

    寺塔的倒塌卻不全是壞事——1987年,當人們為了重修佛塔、發掘地宮時,沉睡了千年的一件件唐代珍寶重見天日。

    但這些寶貝跟隨後驚現的另一個寶貝相比,都算不了什麼。

    又是一天凌晨,一具鎏金銀函被小心翼翼打開,一層又一層,解開金鎖、解開黃綢包裹,八重寶函最裡面是座金塔,塔庭銀柱上套著一個色白如玉的指形管狀物——天哪!是佛指!

    這天是5月5日,農曆四月初八,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日。密藏千年的佛指骨舍利在這一天重返人間,更增添了神秘色彩。隨後幾天,又有3個寶函被發現,各藏一枚佛指。有個貌不驚人的生鏽鐵函里藏著的指骨色澤微黃、骨質緻密——這與文獻典籍中的記載一模一樣,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鑑定,這正是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即「靈骨」,其餘3枚是「影骨」。趙朴初詩云:「影骨非一亦非異,了如一月映三江」。

    佛指骨舍利出現,世界為之震動。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說:「我不是佛教徒,不想去探索考證。但是,這指骨舍利在13層寶塔下埋藏了千年,只是它這一把子年紀不就能讓我們肅然起敬嗎?我從來沒有想到,唐朝『迎佛骨於鳳翔』的佛骨竟然還存在於宇宙間,就在我們眼前……」

    同樣感慨不已的還有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景富先生。作為長期研究佛教的學者,他參加了陝西省政府當年組織的法門寺文物評審會,並撰有專著《法門寺史略》。在這部寫於近20年前的論著中,陳景富留下一個持續多年的疑問:「法門寺真身佛指骨舍利究竟從何處來?由誰瘞藏於此?是什麼時候開始瘞藏的?諸如此類許多謎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這個千古謎題,很多學者都想弄個明白。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李斌城先生在一篇《法門寺文化與法門學》的序言中也提出:「放置在地宮的佛指骨舍利是什麼人怎樣從遙遠的天竺送到法門寺的?」

    多年來,陳景富翻遍史料典籍,試圖探尋謎底。終於在不久前寫出一篇13000字的研究論文《法門寺佛指骨舍利與玄奘大師的關係揭秘》。陳景富認為,是人們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時,請回了佛指骨舍利,並密藏於法門寺。

    事情果真是這樣的嗎?這其中又隱藏著多少個待解之謎呢? 

[next]

   
謎之1

    誰推動了世界各地供奉佛舍利?

    要弄清「誰請來了法門寺佛指骨舍利」,陳景富認為,先得從佛教的舍利供養說起。


    史書記載,印度當年有兩次大規模的佛舍利崇奉供養活動。一次是釋迦牟尼涅槃荼毗(即火化)後,摩揭陀國等8國修塔供養釋迦牟尼佛舍利。到了孔雀王朝阿育王(當政於公元前3世紀)時期,他將8國供養的佛舍利重新收集起來,用八萬四千個寶瓶盛舍利,放入八萬四千個金銀琉璃寶匣內。傳說,法力無邊的阿育王「役使鬼神,於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在世界各地修造起八萬四千座塔」,史稱阿育王塔,供養佛舍利。

    陳景富認為,印度供養佛舍利,一是為了尊師敬親,把釋迦牟尼當做恩師來尊崇;再就是擴大佛教影響,避免各國紛爭。而阿育王在印度統一之戰中殺人如麻,後悔不已,於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求助於佛教,造塔供養佛舍利以示信仰,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謎之2

    誰推動了中國供奉佛舍利?

    翻閱了大量佛教典籍,陳景富發現,中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有《雜阿含經》、《般泥洹經》等經典記載著供養佛舍利的內容,在南京、洛陽等地也出現了多座供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

    到了隋代,隋文帝楊堅推行佛教,模仿阿育王在神州大地上普建佛塔,使佛舍利在中國的崇奉走進鼎盛。

 

    要說這位隋文帝,與佛教、與陝西,淵源深厚。楊堅出生在同州,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大荔。傳說有個印度僧人找到楊堅,給了他「一裹舍利」,說,「此為大覺(佛)遺身也,檀越(施主)當盛興顯,則來福無疆。」說完不知去向。楊堅當了皇帝後三次下詔,修造了100多處佛塔,然後將舍利裝入琉璃瓶,一路焚香,送往全國各佛塔供奉。

    隋文帝的這一舉動影響了東鄰的新羅、高句麗,兩國使者就各請了一枚舍利回國,照著中國的樣子修塔供養。

    陳景富發現,在這些歷史記載中,雖然到處都寫著「佛舍利」,但沒有一處明確出現「佛指骨舍利」的字樣。

    「佛指骨舍利」似乎是突然間就出現在大唐皇帝的尊奉之中,這讓陳景富多年的探究找到一個足以「突破」的關口。

    謎之3

    法門寺舍利如何變成佛骨舍利?

    大唐皇帝姓李,自稱是道教祖師老子的後人,所以一開始,唐朝皇帝對佛教並不推崇。唐太宗李世民甚至一度認為佛教是「弊俗之虛術」。

    但大唐之所以興盛,就在於胸懷包容。唐太宗不以個人好惡來治國,而是順應民間逐漸升溫的尊佛,以一種對外來文化吸收的態度,「示存異方之教」。唐太宗晚年皈依了佛教,自稱是「菩薩戒弟子」,修建佛寺、支持譯經。

    歷史上,唐太宗與法門寺的淵源,是他在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敕令開示佛舍利」。因為「古老傳云:此塔一閉,經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這是大唐皇帝第一次將法門寺所藏的佛舍利「示人」。據說開示果然出現了「令生善」的靈異現象:唐《法苑珠林》中記載,「既出舍利,通現道俗,無數千人,一時同觀。有一盲人,積年目瞑,努眼直視,忽然明淨。」

盲人見了佛舍利,居然「復明」了,可見佛舍利的法力有多厲害。陳景富認為,這段傳說意在說明,此次開示佛舍利,使得唐皇室與老百姓達成一種共識,馬上得天下的李唐王朝由此開始溫和的貞觀之治,法門寺也獲得了國寺的地位。

 

    隨後,唐高宗李治在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首次以皇帝身份開啟地宮迎請佛指骨舍利到長安、洛陽供養長達兩年。等到送舍利回地宮時,皇后武則天出主意,以天子之儀的九重金棺銀槨瘞藏,可謂尊崇至極,無以復加。後來,她還將自己的「一腰繡裙」送進地宮供養舍利。


    武則天即位後,改國號為周,自稱聖神皇帝。武則天14歲就入宮給太宗當才人,太宗死後,她被送到感業寺做了比丘尼。後來被高宗看中,再次入宮,直到稱帝。或許,在武則天看來,能夠東山再起,都是佛的庇護。公元704年,82歲的武則天再次迎奉佛指骨舍利供奉。


    可是,第二年,武則天就死了。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公元708年,他割下自己以及皇后、子弟等7人的頭髮「下發入塔」,供養舍利。要知道,自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稍有損傷」,下發供養就是以身供養。陳景富說,唐皇室尊奉佛指骨舍利真是愈演愈烈。

    其後,除了唐玄宗李隆基對道教情有獨鍾,「滿30年未啟塔迎奉」外,唐肅宗李亨、唐德宗李适、唐憲宗李純、唐懿宗李漼在一百多年間,又4次迎奉佛指骨舍利。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唐僖宗李儇送佛指骨舍利回法門寺地宮。佛指骨舍利由此密藏於地下1113年。

    陳景富一一查閱了幾乎貫穿唐朝近300年歷史的皇帝迎奉佛指骨舍利的故事,問題也就浮出水面了。

    多年以前,陳景富在撰寫《法門寺史略》時,曾梳理過典籍中記載的唐貞觀以後法門寺佛舍利的種種描述。他發現,在貞觀五年以前,法門寺佛舍利的描述狀況是籠統且不明確的:最初,人們見到只是一塊「方骨」,「或見如玉,光白映徹」。而顯慶時已變成「形狀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孔方正,外楞亦爾,下平上漸,內外光淨……」而且逐漸出現了「鳳翔法門寺塔有佛指骨」、「……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佛指骨一節」等確切的「佛指骨舍利」字樣。

    這種記載上的突變,是否意味著舍利是並不相同的兩枚呢?陳景富不敢斷言,但他認為:「有一點完全可以肯定:法門寺佛真身指骨舍利的首次出現,是在唐高宗顯慶五年那次迎奉活動的記載中。」

    這就有意思了——隋文帝時各地「供養佛舍利」、唐朝皇帝「迎奉佛指骨舍利」,這偏偏就多出來的「指骨」,怎麼就突然出現在法門寺的呢?

    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此時進入陳景富的研究視野。他,就是生活在唐太宗、高宗時代的玄奘法師。

 

[next]

 

    謎之4

    誰第一次明確記載了佛指骨舍利?

    陳景富發現,第一次明確記載了佛指骨舍利的不是別人,正是玄奘。在玄奘記載之前,所謂佛舍利的描述,有頂骨、指甲、牙齒、頭髮、肉身舍利等等,卻沒有出現過「佛指骨舍利」字樣。

    而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卷第八「摩揭陀國上菩提樹垣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中這樣記載:「菩提樹北門外摩訶菩提僧伽藍……有如來舍利。其骨舍利大如手指節,光潤鮮白,皎徹中外。」

這裡的「摩訶菩提僧伽藍」就是大菩提寺,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的地方。陳景富認為,在這樣一個地位崇高的寺院裡,供奉佛指骨舍利,理所當然。

    不過,玄奘本人對目睹佛指骨舍利的記載有點過於簡單了。陳景富在玄奘法師的弟子慧立所撰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以及玄奘同時代的高僧道宣律師所著《續高僧傳玄奘本傳》中,找到了更為豐富生動的描述。

    話說玄奘到了西天印度,某年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中國的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大菩提寺出示「狀人指節」的佛指骨舍利,供人觀瞻禮拜,一時間「天雨香花,大放瑞光」。


    「奘初到此,不覺悶絕,良久甦醒。」玄奘親眼目睹了佛指骨舍利,居然激動得暈倒了。過了一會醒來,「恨居邊鄙,生在末世,不見真容,倍復悶絕。」他恨自己不能跟佛祖生於同一個時代,於是又暈過去了。

    當晚,玄奘研習經文,「忽失燈明」,但戶外「通明晃朗」,出門一看,只見佛塔上「飛焰光輝」,接著又聞到滿院「異香芬氤」,「乃見有僧手擎舍利,大如人指,在樹基上遍示大眾,所放光明,照燭天地」。

    陳景富研究發現,在中國佛教經典文獻中,有關佛指骨舍利記載的最原始資料只有這麼三條,而玄奘記載的最早,慧立和道宣的次之。而這些記載真實可信。道宣律師與玄奘法師是同時代的高僧,玄奘求法回國後,先後在弘福寺、大慈恩寺從事佛經翻譯,道宣律師即是輔助玄奘譯經的9名高僧大德之一,與玄奘共事14年。

 

    根據這些記載,有兩個地方幾乎一前一後出現了佛指骨舍利:一處是玄奘法師在印度的大菩提寺親眼目睹,一處是中國扶風法門寺塔下瘞藏的「真身指骨」。

    陳景富試圖把兩個點連在一起——是玄奘法師把佛指骨舍利從印度的大菩提寺請回中國的嗎?

    謎之5

    是唐僧從印度請來了佛骨舍利嗎?

    陳景富認為,從玄奘法師傳承佛法的角度分析,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印度的大菩提寺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地,也就是佛法源頭所在地,因此具有非同尋常的特殊性。在此地瞻禮佛指骨舍利,是玄奘整個西天取經行程中最具轟動效應、最具指標性的事件。兩次暈倒,說明玄奘的期待、渴望有多迫切。


    而求法回國後,玄奘通過筆記、口傳,將大菩提寺佛指骨舍利及其瑞象第一次介紹、傳播到中國,也就是說,世上有佛指骨舍利存在是玄奘首次在中國披露的,接著由他的弟子和同道廣泛宣傳。

    此外,陳景富在慧立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還在西天取經的玄奘夢見印度寺院荒蕪,變成一個牛棚,僧侶也都四散。文殊菩薩現金身對玄奘說:「汝可早歸。此處十年後,王崩,印度荒亂,惡人相害。」

    看似只是一個夢,但陳景富認為,說白了,這個所謂的夢其實是玄奘對印度當時政治、宗教發展形勢的觀察和判斷。當時,印度的佛教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玄奘經過多年的求法、磨礪,在印度無人能夠與之抗衡。玄奘由此產生繼承、弘揚、發展佛法「捨我其誰」的歷史責任感,他渴望通過努力,在故土神州建立一個新的弘揚佛法的家園。陳景富認為,這不僅需要崇高的理念來支撐,按照佛教教義,佛真身指骨舍利就成為一個能引起舉世矚目的象徵。

    因此,陳景富做出一個大膽推斷:玄奘從印度大菩提寺請得了佛指骨舍利,帶回了中國。

    當然,這個推斷目前無法得到史料典籍記載進一步的印證。為何玄奘本人也「秘而不宣」呢?陳景富認為這是為了顯示佛指骨舍利的神秘。

    而為何要將佛指骨舍利瘞藏在法門寺,而不是玄奘譯經的大慈恩寺呢?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為法門寺是皇家寺院,級別等同於印度的大菩提寺,自然是瘞藏的聖地了。

 

    據《宋高僧傳唐京兆西明寺道宣傳》記載,道宣律師曾「送真身指骨舍利往扶風」,他在撰寫《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時對這枚佛指骨舍利的形製做了詳細描述:「其舍利,形狀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孔正方,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淨。」他還將親自「內(納)小指於孔中」,而且「恰受」,「便得勝戴,以示大眾。」

    千年之後的今天,人們看到的佛指骨真身舍利,長40.3毫米,寬17.55~20.11毫米,腔徑13.75~16.5毫米,重16.2克。這與《集神州三寶感通錄》的記載,以及同佛指骨舍利一起出土的《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所記,完全吻合。

    什麼是舍利

    舍利,梵語sarira的音譯,漢譯骨身或靈骨,是佛、高僧肉身火化後的一種顆粒狀結晶物,在佛教中被視為聖物。

    《佛學辭典》將「舍利」解釋為「佛之骨也,依戒、定、慧之熏修所致也。」有三種色,白色骨舍利、黑色發舍利、赤色肉舍利。高僧圓寂火化後,有骨如五色珠,光瑩堅固,也可稱作舍利子。

    舍利並非僅局限於僧人火葬後的殘餘骨燼,允許用其他物品作替代。《如意寶珠金楞咒王經》中說:「以金銀、琉璃、水晶、瑪瑙眾寶等造作舍利……拾清淨沙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造為舍利。」所謂「只要我心事佛,舍利只是象徵而已」。

    釋迦牟尼圓寂後2400年的公元1896年,歐洲人柏佩和印度人史密斯在印度境內發掘出安奉佛舍利的石函,上有阿育王時代刻文,「藏世尊佛陀遺骨之聖龕,乃屬於釋迦族即大聖之兄弟姐妹,其兒子妻室等之所有。」這一考古發現證明《大涅槃經》中記載的佛舍利分配的真實性。

    法門寺4枚佛骨舍利

    法門寺地宮共藏有佛指骨舍利4枚,其中真身靈骨一枚,其餘3枚是影骨。有人說這是一真三假。其實,佛教界認為,假也非假,影骨同為佛界靈物。

    真身靈骨為乳黃色,出土時有白色霉點附著其上,有裂紋,有蠟質感,當時因液體浸泡千百年骨質發軟不能觸摸。

    靈骨之外的3枚影骨,均為玉質。由於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滅佛」運動,玉質影骨是為了保護真身佛指骨舍利特製的。晚唐時期的武宗李炎曾敕令毀碎佛指骨舍利,但受命者只是毀了影骨,而將真正的靈骨密藏起來,到咸通年間才又重新在密道中找到。

    從古至今,幾乎無人懷疑佛指骨舍利的真實性。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485年涅槃,這枚指骨歷時近25個世紀,它能存在至今確實是個奇蹟。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華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01/10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