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假消費真擠兌 銀行恐慌症爆發:拒絕支付寶



對於消費者來說簡單、誠信的支付寶如今卻讓一些銀行頭痛不已,這是一張尷尬的信用卡。

對於整日「囚禁」在上海陸家嘴高檔辦公大樓中的羅小姐而言,使用信用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上進行購物、機票乃至遊戲幣的付款已成為生活消費常態。按照支付寶最新計劃,羅小姐甚至可以在線支付水電煤氣費用。

這並非什麼好消息,因為兩個月前羅小姐發現自己的民生信用卡不能在支付寶上交易了。羅小姐在詢問了銀行後,才知道民生銀行已和支付寶中斷了合作。「那這信用卡對我還有什麼用?」羅小姐說。

「截至今年8月,民生信用卡發卡量已經超過了600萬張。」民生銀行信用卡一位營銷人士透露。這意味著, 600萬張持卡用戶已無法通過支付寶進行網上交易。

選擇退出的還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上述銀行的信用卡目前都不支持支付寶交易。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也對信用卡網上支付做了限制。

作為國內融合B2C、B2B、C2C的最大交易商城淘寶網的專屬支付平台,支付寶的用戶目前超過1億,其命運關係到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它為何成為令銀行頭痛的夥伴?背後與銀行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支付寶曾是銀行手中的「寶」

從支付寶網站上可以看到,民生銀行信用卡不支持支付寶,此外支付寶也發出了套現處罰通知。

今年7月15日,中信銀行在網站公告欄掛出一份通知。通知稱:將從當月18日開始,對使用中信信用卡通過支付寶進行的網際網路交易,收取每筆人民幣5元的手續費。

長期以來,信用卡在支付寶上進行交易時,持卡人無須支付任何手續費,中信銀行開先河之舉引起軒然大波。「我們的投訴電話都快被打爆了。」該銀行信用卡中心一位客服人士回憶說。

10月28日,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在支付寶與中信銀行磋商後,對方已停止收費措施,目前雙方合作並未受任何影響。據了解,中信銀行該項措施在巨大爭議下很快在公告發出3天後就悄然終止。然而,這只是銀行與支付寶「分道揚鑣」的開始。

10月28日,記者登錄支付寶網站,發現目前民生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等均不支持支付寶信用卡交易。

「我們還有50多家合作銀行,說許多銀行退出那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大多數銀行都還與我們有合作。」淘寶公關部負責人對記者說,「更何況,我們理解這些銀行的做法,他們很可能是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

不過,根據記者調查情況來看,目前支付寶的合作夥伴大多是溫州銀行、青島銀行等地方性銀行,此外儘管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仍然支持支付寶交易的銀行,也設置了自己的信用卡交易門檻。招商銀行支付寶上單筆消費上限不超過500元;光大銀行也規定單筆消費和日累計消費不得超過300元。

對諸多銀行來說,與支付寶合作的甜蜜還歷歷在目。從2006年3月開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10多家銀行在短短几個月內相繼攜手支付寶,共同開拓中國電子商務市場。 2006年9月,在阿里巴巴「中國網商大會」舉行期間,陪伴在馬雲周圍的都是各大銀行的老總。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電腦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105/10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