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汪洋為何不尊溫家寶令?金融崩潰可引政權危機

—凌方:舊夢不須記

金融海嘯後,由重慶調至廣東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不久的汪洋來到重災區珠三角洲東莞市視察,因為來這裡投資的香港和台灣商人最多,興辦的工廠規模亦最大。近兩個月來,至少有兩家過千人的工廠由於香港母公司破產而宣告倒閉。工廠倒閉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以美國和歐洲為唯一市場的這些工廠,突然大幅度減少訂單,有的甚至連往年一半的訂單也接不到。加上銀行緊縮信貸,資金不足,無法周轉,被迫倒閉。

汪洋到東莞視察時說了一番話,他認為這類以歐美作為單一市場的加工業,完全依賴中國的低廉的土地和西部貧困省份的農村勞動力,靠低成本爭取歐美的中下價日用品市場,屬於比較落後的加工業,對金融海嘯的抵抗力很差,所以會被淘汰。

同行一位香港工商團體的委員對汪洋的這些話大不以為然,回港後在香港報章表示汪書記不但沒有體恤香港中小企的苦情,反而大放厥詞,頗有落井下石的味道。汪書記的話不中聽,但卻說出了個中的真相。當年鄧小平推行開放改革,吸引了大批香港冒險家進大陸投資,投資是說得好聽的名詞,有幾個人會真金白銀去投資,還不都是吃國家的政策,向銀行借錢,趁中國農民大量湧向城市的機會,利用低廉的勞動力,走上發達致富的道路。三十年來,這條發財路,養肥了大批香港人,也養活了大批靠種田連飯也吃不飽的貧困農民,順帶養出一大批貪官污吏。

中國的保守半封閉體製成了中國尚未完全改革的國有金融機構的避風塘。這個破舊不堪的避風塘雖然的直接防風能力並不太強,但卻有效地阻隔了外邊的大風大浪直接卷進防風港。除了國營銀行可以在境外投資之外,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至今仍未有一家可以稱得上是私營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在國內出現,更遑說境外投資,這是體制的原因。執政者中共怕一旦撤銷金融市場控制,脆弱的國有金融機構馬上會被衝擊得支離破碎,潰不成軍。中央遲遲不能下決心,是因為金融機構崩潰很可能引發政權危機。因此,受到這次金融海嘯影響取大的反而是三十年前在中國沿海開始,繼而幅射內地發展的出口加工製造業。

這些行業最先始於廣東和福建,然後再向內地發展,使中國被稱為世界加工廠,廣東是這個加工廠的核心,而東莞則成為核心中的核心。尤其是台灣人對東莞有特殊喜愛,把台灣晶片加工的下游作業幾乎全部搬到東莞,使東莞在數年間迅速成為全國知名的高產值城市。昔日以茘枝和臘腸出名的廣東農村水鄉,因鴉片戰爭清末名將林則徐在虎門抗擊英軍而聞名天下的廣東小縣城成為紅極一時的加工重鎮。隨之而起的是整個東莞面貌徹底改變:城市化令東莞高樓林立,高級酒店食肆和哥爾夫球場比比皆是,聲色犬馬變成東莞的標籤,與香港相比毫不遜色。

事實上,這條走了三十年的路,不可能再走下去了。早晚被淘汰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當年南韓、新加坡、台灣和香港四條經濟小龍,如今剩下香港還在對舊夢依依。還指望中央政府施捨嗎?醒醒吧,香港人!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凌方文章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204/11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