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台灣媒體的一統趨勢 紅色滲透嚴重

—台灣媒體的一統趨勢

作者:

自從馬英九當選總統後,由於向中國[大陸]一面倒的政策,使台灣政局出現大
    動盪的局面,作為第四公權力或宣傳工具的媒體,自然也免不了出現相應的
    變化。
    
     最引人關注的,自然是中國[大陸]時集團的易手。易手時間在十一月三日,與
    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同一天。這個有近六十年歷史的媒體集團,在威
    權時代以比較包容聞名,一度有「聯合報很中國[大陸],中國時報很聯合」之說。
    由於創辦人余紀忠後來定下「民族認同」的大中國[大陸]路線(一九九○年熱烈參
    與北京亞運會可見端倪),以為如此就可以到中國[大陸]發展,結果不但沒有打入
    中國[大陸]市場,台灣市場反而萎縮;加上二○○五年馬英九出任國民黨主席後,
    因為與中時集團玩弄出售「三中」(中視、中廣、中影)黨產的把戲,與馬
    建立特殊關係,銷數每況愈下,經過多次裁員,甚至關掉「中時晚報」,再
    取消地方版面,也無法止血,最後在金融風暴襲擊下宣告易主。
    
     中時集團旗下平面媒體有中國[大陸]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時報出版社
    、商訊文化;電子媒體有中天電視、中國[大陸]電視、時報資訊;其他還有榮麗投
    資、中國[大陸]時報旅行社等企業。這樣龐大的媒體王國有誰繼續經營,不但對台
    灣的媒體生態,甚至對政治生態都有很大的影響。也因為如此,中國[大陸]的黑手
    插進來了。
    
     原來有意入主的是以反共聞名的香港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後來卻突然
    變為在中國[大陸]有龐大投資且與中方有良好關係的台灣旺旺集團老闆蔡衍明。根
    據台灣「財訊」雜誌的報導,「蘋果入主本幾乎已成定居,只剩簽約手續時
    ,蔡衍明竟然連夜由中國[大陸]飛回台北,直奔時報大樓,連帳都不查,就簽約搶
    走完成交易。這不像商業行為,反而疑似政治交易。」也有報導說,台灣其
    他媒體不願見到蘋果獨大而向中時施壓尋找其他老闆。但是不論怎麼說,這
    次交易雖然涉及約一百五十億元台幣,但蔡衍明是以個人而不是上市公司的
    旺旺集團名義收購的,故而不需要公開資金來源,因此民進黨立委懷疑有中
    資介入。
    
     但是中時集團內部的人員情願賣給蘋果而不願與中共關係太密切的老闆
    ,因為就辦報方針來說,香港與台灣接近,而中國[大陸]則完完全全作為黨的宣傳
    工具了。目前,蔡衍明已經指示高層對「兩岸和解」要正面報導,他自己以
    身作則,陳雲林十一月五日在晶華飯店被抗議民眾圍困八小時時,蔡是三位
    陪伴陳雲林到最後的三個大老闆之一。蔡還指示高層:「寫文章最好不要寫
    到我朋友的壞話,若是有,也一定要給相同的版面與篇幅平衡。」這位草根
    性的老闆第一次在原中時老闆余建新帶領下出席中時主筆會議,那些主筆突
    然用英文來交談,以致余建新臨時充當蔡衍明的翻譯。後來蔡沒有再出席主
    筆會議。
    
     而在新舊交接期,中時報系出現了若干批馬英九政府的社論,也使外界
    感到興趣,例如十一月十七日「中國[大陸]時報」發表「行使審前羈押,真的該謹
    慎從事」的社論認為:「不論犯罪者如何可惡,無罪推定原則是民主法治國
    家絕對不能撤守的堅持。」「問題不在扁應得到特殊禮遇,而在於戒具不是
    用來折損尊嚴的工具。」十二月三日「工商時報」社論也批評政府的經濟政
    策說:「政府不應將短期效益的追求無限上綱為唯一目標,進而脫韁失控導
    致更大的危機。」 看來,新老闆與舊員工的磨合,還需要時日。
    
     除了中時的可能「赤化」,台灣的公共媒體也紛紛隨馬英九的上台而「
    藍化」。首先是中央社高層七月一日就換人。已經瀕於易手的中時一批媒體
    人被派到中央社捕手,前中國[大陸]時報社長黃肇松接任董事長職務;不久馬政府
    又任命缺乏新聞經驗、社會歷練的馬競選總部發言人羅智強當副社長。
    
     十月初,新聞局要求中央廣播電台少批中國[大陸],引發雙方衝突,任期未滿
    的高層被逼辭職,由曾經擔任聯合報副總編輯與新黨立委的高惠宇出任董事
    長。央廣是當年對「共匪」進行心戰,宣傳「反攻大陸」的電台,覆蓋全球
    各個角落,今後如何定位也引起關注。
    
     十月初,黑手也開始伸進公共電視台的人事。十二月十日,因為公視四
    點五億元預算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凍結,公視董事會在各大報刊登廣
    告,批立院違反黨政軍退出媒體,並質疑主管機關新聞局袖手旁觀。親藍的
    「蘋果日報」也發表社論說:「公共電視預算在立法院遭藍委凍結;前天立
    院教育委員會更通過決議,要求對公視的節目進行審核監督。立委的這個動
    作極其下流,已快倒退到警總時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決不手軟,十月上旬會同電信警察及
    相關單位一舉抄掉十九個親綠的民間地下電台,包括北部七家、中部四家、
    南部八家。
    
     馬英九充份利用親藍媒體與「官方」媒體,在關鍵時刻,例如綠營大游
    行前夕為其政策辯護,說對主權一寸也沒有讓步。他還接受親綠媒體的訪問
    ,巧言令色,例如說他沒有拒絕達賴喇嘛來訪,只是時間不宜。可見馬英九
    對媒體的認識,的確與他所崇拜的胡錦濤一樣,充份發揮宣傳工具的作用。
    
     在中時集團易手後一個月,親綠的「新台灣」新聞周刊宣布暫時停刊。
    「新台灣」創刊於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次民主選舉總統前夕。發行人老包在
    他的專欄里說,十三年來,「其中有太多艱苦與辛酸,我們不曾輕易向外界
    透露」。文章希望扁李(登輝)、扁長(謝長廷)能真心合作,共創長遠的
    台灣價值。
    
     另外一方面,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蔣介石在大陸時期的文膽陳布雷
    之孫)在獨派大老辜寬敏協助下,已募集千萬資金,成立「綠色逗陣工作室
    」,與親綠電台「快樂聯播網」合作,結合深綠名嘴開節目,希望整合深綠
    力量,提供全國挺綠支持者一個優質的廣播節目,預期今年一月能夠順利放
    送。
    
     總統敗選後沉潛多時的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也於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
    件二十九周年與國際人權日,在親綠的綠色和平電台主持每星期一次的「長
    廷問青天」節目。謝所組織的「影子政府」成員、前總統府秘書長葉菊蘭等
    四人也分頭主持每星期一次的節目。
    
     一直關注時局發展,並且不斷發表意見的前副總統呂秀蓮,也有報導,
    她與「民眾日報」前社長李哲朗發出聯合署名的「新民報」說帖,以「正常
    化、全球化、資訊化」來闡述辦報方針,以每日下午三時出刊的「午報」定
    位,因為目前晚報只有「聯合晚報」一家,以打破壟斷。
    
     綠營媒體人被排出公共媒體後,他們不缺人才,缺的是資金。近來一些
    親綠團體的籌款晚會反應非常冷淡,除了經濟不景的因素外,還因為去年選
    舉時資助綠營的企業紛紛傳出被政府查帳的消息,加上扁案涉及許多大企業
    ,預示紅色恐怖的回潮,發揮了寒蟬效應。因此綠營要在媒體方面守住陣地
    非常困難,萎縮難以避免。
    
     除此,綠營辦媒體的手法也不如藍營。往往直來直去,不懂包裝,例如
    以八卦來推銷意識形態。也不懂以小罵大幫忙來爭取中間民眾。這個問題不
    解決,綠營要發揮媒體的影響力,有一定困難。


    《開放》雜誌 2009年1月號

德國之聲 張丹紅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111/1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