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19個奇趣冷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的19個奇趣冷知識

目錄

1. 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出難題叫下馬威?
2. 和尚化緣是因為寺院缺少食物嗎?
3. 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壞事做盡叫「五毒俱全」?
4. 為什麼「光陰」能用「寸」量呢?
5. 為什麼常用東窗事發來形容事情敗露?
6. 人們常說的指桑罵槐,跟桑樹槐樹有關係嗎?
7.  常說的尋花問柳、拈花惹草和花草有關嗎?
8.  為什麼古人的住宅前總是有兩尊石獅子?
9.  為什麼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10. 金枝玉葉、小家碧玉都是指什麼樣的女子?

11. 為什麼我們說「老虎」、「老鼠」,而不說「老獅」、「老兔」?
12. 為什麼科舉考試中的第三名被稱為「探花」
13. 為什麼把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叫翹「二郎腿」?
14. 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貓」這一屬相?
15. 獨占鰲頭裡所說的「鰲頭」是指什麼東西?
16. 為什麼意見不同叫相「左」?
17. 三寸「金蓮」真的要小到三寸嗎?
18. 人們常把喜歡吃的人稱為饕餮,饕餮是動物?
19. 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

1. 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出難題叫下馬威?

其實,下馬威原先並不是第一見面就出難題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時,藉故嚴厲處分下屬,以顯示威風。

    下馬威一語出自《漢書?敘傳》,班固在為祖先作傳記時,記敘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時局混亂,而自請擔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門大戶「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說他們擔心班伯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所以有所收斂。這裡的下車,並非指從車上下來的動作,而是指官員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的習慣,所以後來「下車作威」便被「下馬威」代替。加上下馬威讀來順口,意思簡約明白,便廣為流傳。

    隨著詞語意思的轉變,下馬威從初到任時要對下屬顯示威風,到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漁《蜃中樓?抗姻》就說:「取家法過來,待我賞他個下馬威。」

    下馬怎麼和官員初到任有關?

    下馬最初是指從馬上下來的動作,帝王陵墓的下馬碑、江西龍虎山下馬亭的「下馬」都是這個意思。後來,下馬發展出了官員到任的意思,這還得從古代的車說起。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黃帝時人們已能造車。但由於車是一種形制較為複雜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產力低下的遠古時期,車的普及和完善是經歷了相當長的過程的。夏代就設有「車正」之職,專司車旅交通、車輛製造。當時有一個叫奚仲的人,就曾擔任過夏朝的車正,為夏王製造車輛。可以推測,車子在夏代已相當普遍。到了漢代,車子種類繁多,也按職位分為不同的等級。一般老百姓只能坐牛拉車,官員和富戶才可以坐馬車,中、高級官吏出行時乘坐的是輕快馬車。為體現等級差別,當時規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准「朱左」,即將左邊車染以紅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許「朱其兩」,車前多駕二馬。由於車子標誌著官員的身份,所以古人便用下馬、下車表示官員到任。

 

2. 和尚化緣是因為寺院缺少食物嗎?

古代和尚經常要手持缽盂,遊走四方,化緣求食。就連《西遊記》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缽盂,騰雲駕霧地前去為唐僧化緣。和尚化緣可並不是因為寺院缺少食物,事實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產,還有一定產業,並不缺乏錢物。化緣的行為主要是基於佛教理念。

    化緣本來是指佛、菩薩、高僧等在世間示現的教化因緣。他們因有教化眾生的因緣而來到人世,因緣盡了即會離去。比如釋迦牟尼與世界的眾生「有緣」,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緣」。後來俗語亦稱僧侶乞食為化緣。原來,佛門僧侶的梵文音譯為「比丘」,意譯即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為生的人。按照佛教戒律,僧侶為了維持生命而乞食,便是「淨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驕慢」。僧侶募化乞食,廣結佛緣,故稱化緣。推而廣之,為了佛事而舉辦的募化活動,也可以稱為化緣。

    化緣既是僧侶修行的必要課程,也是供大眾建立功德的一種行為。僧侶借化緣虔誠修行,教化大眾,結交因緣,還可減少寺院的經濟壓力。而大眾接受化緣捐獻錢物,是因為他們相信這種行為預示著人的功德不斷增長,有助於得到長壽福慶。

 

3. 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壞事做盡叫「五毒俱全」?

形容一個人壞事做盡叫「五毒俱全」,什麼是「五毒」?這裡的「五毒」指的是古人心目中五種毒性最強的動物,一般是指蛇、蠍子、蜈蚣、蛤蟆和壁虎,也有說法認為蜘蛛和蜂是五毒之一。

    這五種毒物往往與端午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端午時正值農曆的五月,氣候溫熱,毒蟲開始出沒,容易滋生瘟疫,所以民間認為這是「凶月」,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的說法。所以除了祭祀與紀念之外,避毒除害也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

    清:陝西鳳翔年畫《張天師驅五毒》

    人們在家中的牆壁、炕沿、窗戶上貼上紅紙剪的蛇、蠍、壁虎、蜈蚣、蛤蟆等,稱之為「剪五毒」,為的是驅害。婦女還要在五月初五早晨手捶床邊唱謠諺:「捶、捶、捶炕沿,蠍子蚰蜒不見面;捶、捶、捶炕頭,蠍子蜈蚣沒有嘍;捶、捶、捶炕幫,長蟲蜈蚣一掃光;捶、捶、捶炕腰,蠍子蚰蜒往外跑。」四五歲以下小孩子都要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系老虎褡褳,纏長命縷。長命縷是一種五色絲線,纏於手腕或掛於頸上,傳說都可避五毒。民間還講究在小孩的頭部、耳孔、臀部抹雄黃酒,也是為了避免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中去。街上的糕點鋪子會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

 

4. 為什麼「光陰」能用「寸」量呢?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為什麼「光陰」能用「寸」量呢?這裡的光陰用寸來計量,是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測日影定時刻的計時儀器 ——日晷。據記載,我國早在漢代以前就已開始用日晷來計時了。日晷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一般為石質,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度,用來表示時辰。晷針常為銅質,立於晷面正中垂直於晷面。日晷需在陽光下使用,晷針的日影指向晷盤的哪一位置,便可知道是哪一時刻。遇上有風雨的日子,日晷就不方便使用了。「寸晷」指一寸長的日影,借指小段的時間。「一寸光陰」,就是晷針的影子在晷盤上移動一寸所耗費的時間。

    日晷

   

    古代詩文中常出現「寸陰」、「寸晷」、「分陰」等詞語。如賈島的「寸晷不相待,四時互如競」等。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這也是「一寸光陰」的最早出處。

   

    我們常說「時光如梭」,為什麼時間流逝可以用「如梭」來形容?

    我們形容時間過得迅速,常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果說光陰似箭表示時間過得飛快還好理解,那麼時光怎麼又會如梭呢?其實,這和古人的生活有關。

    中國古代長期是農耕社會,老百姓依靠種糧為食,織布換錢,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梭」是織布機中牽引緯線的織具,形如棗核。織布之時,織梭往來迅速,穿行於織布機中將絲線織成布匹。普通人家大多有梭,可以說,梭是深入百姓生活的一種用具。因為「梭」來往迅速、運行快速,古人便用 「穿梭」比喻往來頻繁;用「飛梭」形容非常快速的動作;用「日月梭飛」、「時光如梭」來說明時間的流逝。99「一炷香」的時間有多長?古典小說上常常寫道 「一炷香的功夫」,武俠小說中高手比武時也常以「一炷香」為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人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

    古人計時需要借用日晷、漏壺等工具,燃香計時是比較簡單而常用的計時方法。那麼一炷香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實際上由於環境、風力、香的長短、香料乾濕等諸多因素,一炷香的燃燒時間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約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古代除了用一炷香來計時,還可用一盤香、一爐香來計時。

    古代經常用模子把香粉末壓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樣,稱之為「香篆」。如唐宋時,就有人將香料搗成末,調勻後灑在銅製印盤裡,做成篆文「心」字的形狀,燃其一端,整個香篆就會循序燃盡,用以計時。人們還在香篆上刻上刻度,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這種香又稱為百刻香,常被寺院用作計時器。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還曾制出過精巧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方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用香計時,可謂古人的智慧的結晶。更能反映中國人的聰明巧智與審美情趣的是,人們把香做成各種圖形,藉此寄予對生活的美好期待,流露出祈求長壽、賀喜祝慶的樸素心願。

[next]

5. 為什麼常用東窗事發來形容事情敗露?

我們常用東窗事發來形容事情敗露,為什麼這麼說?

    東窗事發語出明代田汝成所著《西湖遊覽志余?卷四?佞幸盤荒》。宋、元間傳說,秦檜欲殺岳飛時,曾於東窗下與妻王氏謀之。王氏曰:「擒虎易,縱虎難。」秦檜之意遂決。不久,在高宗的支持下,岳飛父子遭到陷害。後來,秦檜游西湖,於舟中得疾,朦朧中見一人披髮厲聲曰:「汝誤國害民,吾已訴天得請矣。」秦檜回到家,不久就死了。沒過多久,秦檜的兒子秦熺也死了。王氏給他們父子做道場,並委託道士通靈去看望他們。道士前往陰間,先看見秦熺戴著鐵枷,就問他:「太師何在?」秦熺回答:「在酆都。」道士如其言而往,見秦檜與万俟卨都戴著鐵枷,備受諸苦。秦檜對道士說:「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從此人們就用東窗事發指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一事敗露。後來又用它來比喻陰謀敗露,或罪案遭揭發,將自食其果。

 

6. 人們常說的指桑罵槐,跟桑樹槐樹有關係嗎?

「指桑罵槐」這個成語時常被人運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就是指著張三罵李四。有人要問了,這與桑、槐有關係嗎?實際上,「桑」、「槐」二樹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鍋,這事壓根兒和它們毫無瓜葛。

    「指桑罵槐」不同於「瓜田李下」,後者的確發生於瓜田間、李樹下,多少跟瓜、李有些關係。而「指桑罵槐」卻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號罷了,本身與桑槐沒有什麼關係。和「指桑罵槐」意思相似的成語還有:指桑說槐、指東說西、指豬罵狗、指雞罵狗、捉雞說狗等。它們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用法,結構也相似。可能是由於桑槐、東西、豬狗、雞狗等事物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故而人們在表達指此說彼的意思時便自然用到了這些詞語,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吧。

    「指桑罵槐」也是兵書《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本意是指間接地訓誡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謀略。此計還引申為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向對手施加輿論壓力以配合軍事行動。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則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

 

7. 常說的尋花問柳、拈花惹草和花草有關嗎?

「 尋花問柳」和「拈花惹草」的意思都與男女關係有關。尋花問柳借指狎妓,而拈花惹草是說挑逗異性,特指玩弄女性。為什麼花柳、花草皆與女性有關呢?原來這和花柳、花草的喻意有關。「花」在古代經常被人用來借指美女,形容女子美貌經常說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花枝招展、人面桃花等。原來色彩嬌艷、體態婀娜的花卉在古人心中可以比擬美女,難怪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裡就有「嬌花巧笑久寂寥」的句子。古時的「柳」也有美女的意思,大概柳枝飄搖輕靈,所以多用以形容女子的腰肢,如柳腰等,後來乾脆用來比喻美女。「拈花惹草」中的「草」也是喻指女性。

    其實「尋花問柳」最早倒是只有字面意思,是指尋訪春天景色。後來因為「花」、「柳」皆有特指,才轉為它意。「花」在古代不僅是美女的代稱,還表示同妓女有關的事物,如稱妓女為花娘、花旦,妓院聚集之地為花街、煙花巷等。而「柳」也有這種意思,柳巷專指煙花場所。「花柳」在古代詩詞曲文中,常用來借指煙花場所,煙花場所沾染的疾病亦稱花柳病。因此「尋花問柳」便又有了新意:比喻在煙花場所嫖宿妓女,有了狎妓的意思,也叫尋花覓柳、眠花宿柳。

 

8. 為什麼古人的住宅前總是有兩尊石獅子

古人常在住宅大門前擺放兩尊石獅,以鎮宅護院,這種習俗沿襲至今。那麼,這種習俗是怎樣形成的呢?

    喬家大院裡守門的獅子據程張先生考證,這種用石獅子做守門神獸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唐宋之後。唐朝時,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輝煌的都城,政府規劃了「坊」 ——相當於現在的街區——作為住宅區。坊有圍牆,有坊門,便於防火防盜。坊門一般製成牌樓式,並在上面寫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對大石塊夾著,以防風抗震,固定坊門。為了避免石塊的生硬單調,能工巧匠們就在上面雕刻了獅子、麒麟等瑞獸,既美觀實用,又寓意吉祥。這應該就是用石獅子來護衛大門的雛形。宋元以後,坊退出了歷史舞台。一些大戶人家為了體現自家的聲勢,就參照坊門的樣式加以簡化,樹立了門樓。而坊門旁的夾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門的石獅。元代,看門的石獅子由豪門大戶走向民間,並相沿成習。

    將石獅子擺在大門口到底有何寓意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些說法:一,避邪納吉。獅子在古人心目中歷來是驅魔避邪的瑞獸,所以早在漢代時就曾用它來鎮守陵墓。在鄉間路口設立石獅子與「石敢當」,也都是希望它們能夠鎮宅、避邪,禁壓不祥。二,預卜災害。在傳說中,獅子有預卜災害的靈力。如果遇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石獅子的眼睛就會變成紅色或流血,人們可以據此提前避難。三,彰顯權貴。宮殿、王府、衙署、宅邸等處的守門石獅,往往都氣宇軒昂,顯示出主人的權勢和尊貴。如北京天安門前金水河畔的兩對威風凜凜的守衛皇城大門的石獅子,就體現了皇權至尊、神聖不可侵犯的意味。四,藝術裝飾。石獅的造型多變,工藝精美,是出色的藝術品。明清以後多在雄獅爪下踏一個「繡球」,雌獅腳下踩一個幼獅,不僅美觀,還體現了人們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願。

[next]

9. 為什麼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為什麼是「不到黃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長江心不死」呢?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孕育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化。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便興起於黃河流域,之後的許多氏族都於此繁衍延續,而中華文化也賴此得以承載傳遞,所以黃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漢語中有大量與黃河有關的俗語,如「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九曲黃河心較險」「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甚至黃河水的清濁都關係著天下的興衰,所以古人說「黃河清,聖人出」。

    「不到黃河心不死」常比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也比喻不到絕路不肯死心。這個俗語的來歷據梁啓超先生考證,應與古詩《公無渡河》有關。傳說古時有個白髮狂夫執意渡河,不顧妻子的勸止,最終溺水而亡。於是有人感嘆此事,作詩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古代常把黃河簡稱為河,古人便認為這裡的河亦指黃河,於是便隱括這首古詩的意旨提煉出「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俗語。後來還有人依此創作了相關的民間傳說,藉以解釋這句話的來歷。自此之後,「不到黃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動,廣泛流傳。

 

10. 金枝玉葉、小家碧玉都是指什麼樣的女子?

金枝玉葉、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詞,但是這些詞又有什麼不同呢?

    金枝玉葉本來是形容花木枝葉美好,後來代指皇親國戚的後代,現在也用來比喻出身高貴或嬌嫩柔弱的人。因此,用這個詞來形容的一般都是皇族女子。

    大家閨秀一般是有相當的家庭背景,受過良好教育,有嚴格行為約束和禮教規範的女子。她們容貌中上,人品好,知識淵博,從善如流,善於理性思考;個性平實,有責任感,清高但不孤傲,人緣極佳。現代則用來代指在談吐、氣質、衣著打扮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個人修養的女子。她們往往氣質沉穩,待人接物禮貌周全,在社交場合大方有度,知書達禮,是容易贏得長輩的稱讚、同輩的欣賞的女子。

    小家碧玉一詞出自於古樂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此後小家碧玉即成為小戶人家年輕美貌女兒的代稱。小家碧玉一般生長在平民家庭,容貌俏麗,性情或溫柔或活潑,但在大的場面里,則會有些拘謹。她們最大的特點是「秀而不媚,寒而不清」,儘管出身並不高貴,也不會附庸風雅地吟詩作對,但是縫織洗補、煎炒烹炸等實用技術則無所不能。

 

11. 為什麼我們說「老虎」、「老鼠」,而不說「老獅」、「老兔」?

如果非要說「老獅」、「老兔」的話,說話人恐怕指的是很長壽的獅子和兔子,這種「老」的用法跟「老虎」、「老鼠」中的用法是不一樣的。

    古時,人們對虎和鼠這兩種動物是相當畏懼的。虎性威猛無比,古人多用虎象徵威武勇猛。《風俗通義》中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如「虎將」,喻指英勇善戰的將軍;「虎子」,喻指雄健而奮發有為的兒子;「虎步」,指威武雄壯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邁。但虎也經常傷人,而世上畢竟沒幾個武松。至於鼠,則什麼東西都咬,還會傳播鼠疫。「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句俗語就表明人們對老鼠的憎惡。

    古人對自己畏懼的東西普遍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於是,古人在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為迷信,在說到老虎和老鼠時,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蟲」、「耗子」等。也有人認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認為老鼠是指鼠類中最為長壽的,但這種說法未必可信,因為老鼠其實並不長壽。

    為什麼我們說「兔子」、「獅子」,而不說「虎子」、「鼠子」?

    漢語的詞彙煞是有趣:比如常說老虎、老鼠,卻從不提及老獅、老兔;還有如常說兔子、獅子,卻不說虎子、鼠子。這是因為詞語的不同搭配中蘊含著不同的文化、知識信息。

    兔子、獅子的說法與「子」的特殊用法有關。這裡的「子」,和我們日常所說的子女中的「子」意思是不同的。子女中的「子」是指兒子,而兔子、獅子中的「子」 則讀為輕聲,是名詞的後綴。「子」被用作後綴,在漢語中較為常見,如房子、屋子、兒子等。兔子、獅子使用「子」字,除了「子」的後綴用法之外,還有約定俗成的因素。或許從春秋寓言中的宋人守株待兔開始,老百姓就喜歡稱「兔」為「兔子」,兩個字的詞通常在口語中運用得較為廣泛。而虎子、鼠子的說法,也許只是因為拗口,而沒有被採用。

    雖然虎子、鼠子作為對虎、鼠的稱呼沒有為大眾所接受,但「虎子」和「鼠子」的說法在古代還是有的。與「子」的後綴用法不同,虎子裡的「子」是指動物的幼崽,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這個意思。「鼠子」卻是古時罵人的話。古人惱怒之時常說「鼠子膽敢如此!」這裡的「子」泛指人,前面加個「鼠」字,表示對對方的蔑視。

 

12. 為什麼科舉考試中的第三名被稱為「探花」

金榜題名就是指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中的進士,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那麼,第三名為什麼被稱作「探花」呢?

    原來,「探花」一詞與唐代科舉考試之後的活動有關。唐代新進士榜公布後,榜上有名計程車子喜慶之餘,會相約舉行盛大的宴遊活動,叫做杏園探花宴。此時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時,紅杏遂被稱為「及第花」。新科進士們要選出兩名最年輕者當「兩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騎馬遍游長安的大街名園,採摘各種早春鮮花。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果這兩位探花郎沒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藥等名花,就要受罰。「探花郎」的稱呼原本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並沒有關係,名額也不是一名,而是兩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門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為第三名進士的專名。為什麼科舉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則叫榜眼?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元」為「頭一個,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頭雖然也是指狀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朝沒有榜眼之說,此時的探花郎也只是個與宴遊活動相關的戲稱。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進士為榜眼。因為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則分列其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兩隻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北宋時的陳若拙沒有文才卻中得第二名,被時人嘲笑為「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探花,於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專名。因此可以說,科舉考試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最終成於南宋。

[next]

13. 為什麼把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叫翹「二郎腿」?

「二郎腿」跟傳說中神通廣大的二郎神有關。「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時將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面的姿勢。四川川王廟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廟舊時的二郎神像,都是這個姿勢。

    關於二郎神其人,有多種指稱,比較通俗的一種是指《封神演義》中的楊戩。據說,楊戩自從娘胎里出來,額上就多生一隻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陰陽動態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時,忽然來了一位老人,自稱是「玉鼎真人」,請求楊家割愛。楊戩父母答應後,真人就將楊戩抱回仙山育養,並加以排脫凡胎,授予真道,騰雲駕霧,變化無窮,五遁並臻,顯成肉身成聖,構成忘年不休之人神。到了商紂無道,王位該休之際,楊戩奉命下山順應天命,扶周伐紂,功勳彪炳。事聞上蒼,玉皇降旨敕命值日公曹及二郎神,職司統轄天庭五營將兵大元帥,鎮守凌霄金城寶殿。

    當然,也有不認同《封神演義》故事的。《朱子語類》就認為二郎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也有說法說二郎神其實是進口神,是從遙遠的西陲傳到內地來的。印度有個毗沙門天王,也稱北方天王,他是個武神,手托寶塔,他的二子叫獨健,是二郎神的雛形。外國神傳入中國,難以被百姓所接受,於是,獨健被套上了唐初名將李靖的名字,二郎神就變成了李靖。後來經小說的一再加工,二郎神又變成了楊戩。二郎神神通廣大,在《西遊記》裡還戰勝了孫悟空。

 

14. 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貓」這一屬相?

十二生肖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常用來記人的出生年。十二生肖中除了龍以外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動物,可是為什麼沒有貓這種動物呢?

    十二生肖的說法源於干支紀年法,傳說產生於夏,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考證的是,至少在漢代,十二生肖與地支的相配體系已經固定下來了。在漢代以前,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貓,無論是《禮記》中所說的山貓,還是《詩經》中「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的豹貓,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貓。我們今天飼養的家貓的祖先,據說是印度的沙漠貓。印度貓進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始於漢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過佛教而頻繁起來的時期。因此,貓來到中國的時間,距離干支紀年法的產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來晚了的貓自然沒有被納入十二生肖中。貓為什麼沒有進入十二生肖的民間傳說

    關於貓為什麼沒有進入十二生肖,民間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傳說。據說上古的時候,人們是沒有生肖的。於是,玉帝就想給人們排生肖。可是怎麼排呢?玉帝想了個辦法,他決定在天庭里召開一個生肖大會,在大會上選出當生肖的動物。各種動物都接到了玉帝召開生肖大會的聖旨,聖旨上還規定了到會的時間。

    那時候,貓和老鼠是非常好的朋友,像親兄弟一樣。開生肖大會的聖旨送到了貓和老鼠那裡,它們都很高興,決定一起去參加。但是貓很喜歡打瞌睡,所以在開會前一天,它就跟老鼠說「鼠弟!你知道我是很喜歡打瞌睡的。明天去開會的時候,要是我睡著了,你叫我一聲!」老鼠拍著胸脯說:「貓大哥,你放心睡好啦!到時候我保證會叫醒你的!」貓於是放心地睡著了。第二天,老鼠起得很早,自己偷偷上天庭去了,根本就沒有叫醒熟睡的貓。貓醒來後,一看時間就要到了,趕快一路飛奔。但到了天庭,已經有十二種動物在它之前趕到了,而且老鼠還排在了第一位。貓失去了列入十二生肖的機會,因此它恨死了自私、無信的老鼠,從那以後,貓看見老鼠就抓。

 

15. 獨占鰲頭裡所說的「鰲頭」是指什麼東西?

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的第一名,高中狀元被喚作獨占鰲頭,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為什麼說這是「獨占鰲頭」呢?原來,「鰲頭」是指皇宮大殿前石階上刻的鰲的頭。這裡所說的「鰲」,是傳說中在海里能夠負山的大龜,是龜頭鯉魚尾的合體魚龍。據說,鰲原來是海龍王的三太子,因為上天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漿液,所以被發配到東海為鰲。

    唐宋時期皇帝殿前陛階上雕有巨鰲,襯托得皇庭宮室氣象雄偉。翰林學士、承旨等官員朝見皇帝時,必須遵守邦國禮儀,要立於陛階的正中等候皇帝召見,恰恰就是腳踩刻有巨鰲的陛階上,所以日後便稱進入翰林院為「上鰲頭」。狀元及第時,也是在「鰲頭」上迎榜,因此「鰲頭」也成了狀元的代名詞。後世用「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16. 為什麼意見不同叫相「左」?

意見相左是表示觀點不同的一個常用詞語,這裡的「左」是相違、相反的意思,這個意思的產生與左右的差異有關。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異的地方,比如人的左右兩手靈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靈活機巧,方便快捷,適於從事擔當多種任務;而左手較為拙笨,具有很多不便之處(左撇子屬於特殊情況,並且,有個別人的左右兩手幾乎同樣靈活)。古人早已注意到這一現象,考慮到「右」方便而「左 」不便的因素,認為「右」有幫助自己的功效,於是就用「右」來表示幫助、偏袒。《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周王的朝臣王叔、陳生兩人與大臣伯輿爭權,於是「 王右伯輿」,意即周王偏袒伯輿。

    與「右」相反,「左」便具有了相違、反對的意思。所以唐代孔穎達在為《左傳》作注時就說:「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為右,不助者為左。」可見,在先秦典籍中,就有這樣的用法。自「左」具有「反對」的意思之後,便逐漸引申為事情、意見的相違、相反,後來乾脆約定俗成地使用「相左」來表達意見相違。

   

    古代「右」是否都表示「尊」而「左」都表示「卑」呢?

    閱讀書籍時,我們會注意到古人以「右」為尊,非常重視「右」。比如豪門大族雅稱為右姓、右族,首輔權臣叫做右輔,皇親國戚呼為右戚,朝廷要職也叫右職。相對而言,「左」便趨於「卑」位,一般都和卑下偏邪相聯繫。如左遷代稱降職,旁門邪道叫做左道等。這種有趣的現象與古人的崇右習尚有關。

    古代以「右」為尊,所以頻繁用「右」來指稱要職、高位,而和「左」相聯的,常為次要。如「將相和」的千古佳話中,廉頗就是因為藺相如「位在廉頗之右」而忿忿不平。這裡便是以「右」來指稱高位。所以,古人形容某人才能傑出而無人可及時,便委婉言道「無出其右」。同時,因為右手使用靈活,所以也用右來比喻要害。《戰國策?趙策》有句話說「此斷趙之右臂也」,就用右臂指稱要害。

    相較「右」之尊貴,「左」的地位便屬卑下。漢代以右為尊,故稱仕於諸侯者為左官,以示地位低於朝廷官員。而典籍所說的左遷、左貶、左降、左黜等,都與降職有關。

    似乎「左」註定要與卑微相連,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左」也有備受「青睞」的時候。比如在方位上,古人就很重視「左」。《儀禮?鄉射禮》說:「左玄酒」,鄭玄解釋為:「設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意思是說:尊者設席面向北方,西席便屬左,這是尊位。同時,「左」還是古人遇到吉事所尊尚的方位。

[next]

17. 三寸「金蓮」真的要小到三寸嗎?

三寸金蓮的「三寸」其實是形容纏足的小,並非一定要小到三寸才行。

    纏足跨越的歷史朝代很多,自五代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這期間朝代更替,各個時期的度量衡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說金蓮一定要纏到「三寸 」,那這是指哪個朝代的「三寸」也就成了問題。南宋時,婦女纏足已非常普及,纏足的風俗也逐漸由北方傳到南方,到了南宋末年,「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並沒有反對纏足,相反還對纏足大加讚賞,纏足之風越演越烈。到了明代,統治者大肆宣揚程朱理學,對女子的行為大加桎梏,纏足進入了鼎盛時期,對纏足的形狀等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到了清代,纏足之風可謂是登峰造極,無論各階層的女子,不分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與此同時,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丑的重要標準,也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小腳為榮。

    本來纏足並沒有嚴格的尺度,但是隨著攀比之風日益高漲,纏足有越纏越小的趨勢,甚至還出現了小於三寸的小腳。纏足大小的公認標準是:腳纏得小而又能走路方為美足,一般這樣的小腳在三至四寸之間。人們就取其整數,用「三寸金蓮」來稱呼小腳了。

 

18. 人們常把喜歡吃的人稱為饕餮,饕餮是動物?

人們常把喜歡吃的人稱為饕餮,饕餮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

    饕餮是上古四凶之一,是貪婪的象徵。傳說這種人們想像出來的神秘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了。後世的饕餮成為龍九子之一,其紋飾常被繪在食器上。

    青銅器上的饕餮紋

    在長江下游地區出土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就有饕餮紋這種紋飾。據《呂氏春秋?先識》說:「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紋出現最多的是在商周兩代的青銅器上,尤其是在鼎上。饕餮紋這個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命名的。

    商:牛首饕餮紋尊

    因為饕餮的形象貪婪兇殘,所以古人也用它來形容貪婪兇殘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中有這樣的記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西晉杜預對此作的注釋是:「貪財為饕,貪食為餮。」

    再後來,由於饕餮紋經常出現在古代的食器、酒器上,饕餮貪吃、貪戀美食的特點得到了強化,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有《老饕賦》說:「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這時的老饕已少了幾分兇殘,更多了幾分貪吃的可愛。時至今日,人們把喜歡美食的人稱作饕餮之人,已經基本沒有貶義了。

 

19. 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

古代的「臉」與「面」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為了宣洩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漢:玉武士頭像

    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面」屬於書面用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 」是口語,時常出現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牆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牆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採用文學化的語言表達:比如不要臉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淨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實,臉最早並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云:「香臉半開嬌旖旎」,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了文學詞句。後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

    臉和面現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後才產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這裡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範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臉的語義逐漸擴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責任編輯: 吳量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304/12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