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作為南水北調用水的源頭地--南陽市新野運糧河,小造紙等企業隱藏的排放口排放的廢水,造成運糧河道魚蝦絕跡,鵝鴨不敢下水,居民的生活飲用水嚴重污染,污染區居民的怪病和癌症發病率逐年上升,群眾的飲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而這條運糧河,最終匯入的是白河,而白河最終流入的卻是南水北調的源頭―丹江口水庫 (漢水)。想想吧,南水北調工程受益城市的居民,如果知道將來是要喝上這樣的水,該作何感想呢?
    
    下面是現場拍的照片,幾年前還是碧水藍天,現在竟成一片死寂。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運糧河:河水不堪入目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河中央的水草已不在發芽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動物的死屍漂浮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黑色懸浮物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運糧河入白河口
    觸目驚心:南水北調水遭污染


    
    被排入到白河入漢水最終進到南水北調渠首:丹江口水庫
    
    


官方資料:
    
    南水北調工程

    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上,並連接起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經隧洞穿黃河,流經山東、河北至天津。輸水主幹線長1156公里;一路向東,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輸水線路長701公里。
    
    中線工程,從長江中游北岸支流漢江加垻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總幹線全長1267公里。
    
    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在規劃的50年間,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分三個階段實施,總投資將達4860億元人民幣。
    
    2002年至2010年為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近期階段,總調水規模約200億立方米;2011年至2030年為中期階段,調水規模約增加168億立方米,累計達到368億立方米左右;2031年至2050年為遠期階段,年總調水規模約增加80億立方米,累計達到448億立方米左右。
    
    南水北調這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調水工程,經過近50年的動議和論證,其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分別於2002年和2003年正式開工。截至2008年8月底,累計下達投資324.1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15.89億元。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人民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422/12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