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千年有效的識人五法

20090604RenCai

《史記》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魏文侯想從魏成子和翟璜兩個人中,選出一個為相。這兩個人都很有才幹。魏文侯不知道應該如何取捨,就詢問他的重臣李克。李克列舉了五條辨識人才的標準,魏文侯根據李克所提供的識人標準,錄用了魏成子為相。魏國在戰國初成為強國,連西方強秦對它也要畏懼三分。

 李克的識人標準是: 

(1)「居視其所親」。
           意即,此人平素與哪些人物交往,關係親近。倘若一個人平時結交的都是些酒之徒,或是阿諛逢迎之輩,道  德敗壞,那麼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原則,就可判斷出此人多半也非善類。

(2)「 富視其所與」。
             意即此人有了錢之後,把錢用在什麼地方,是沉淪於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溫柔鄉,還是幫助貧困的人,或者用於大事業,這可是天差地別的。

(3)「達視其所舉」。
             意即當他官高爵顯之時,舉薦、重用些什麼樣的人,倘若他重用的都是賢德之士,此人必然也很賢良,反之亦然。  

(4)「窮視其所不為」。
            意即當他身處困境時,是不是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謹慎言行,有所不為。  

(5)「貧視其所不取「。
             意即在他貧寒窮苦時,是否能夠堅持道德操守,不取不義之財。一個人在順境中,要堅持操守並不很難,但在困厄中仍然能夠堅持操守,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這五條識人標準,雖然是在幾千年前提出的,但是至今卻依然有效呢。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605/13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