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龍頭黨媒最新造假新聞 慘遭外媒揭穿

—給綠垻護航 環球日報給谷歌造假 慘遭路透社揭穿 中共限制谷歌中國搜索連結國外網站‎

阿波羅網記者王篤若報導

 

6月18日,把「不作惡」作為自己信條的谷歌在中共電視中一下子成了「萬惡之源」。

當天晚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聞1+1》三個節目都報導「『谷歌中國』網站仍然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內容,網際網路舉報中心對谷歌中國網站進行強烈譴責」。

 

22日,人民日報屬下《環球日報》發表了一個題為《中國嚴懲谷歌引發西方媒體猜測》的新聞,新聞稱中國嚴懲谷歌引發西方媒體猜測,其中緩引了路透社的相關新聞。22日上午11時,路透社一署名為王偉編輯發表題為《給<環球時報> 上一課》博客文章稱《環球時報》無中生有,竄改路透社報導文章。

文章說,今天早晨,在新浪上讀到這麼一條東西。《中國嚴懲谷歌引發西方媒體猜測》——題目聽起來就很「環球時報」,看看來源,果然沒錯。報導內容是最近比較轟動的一件事,恕不冗述。這道「新聞早餐」的烹調方式也是典型的「《環球時報》菜系」——以新聞背景做頭盤,旁徵博引西方媒體的報導為主菜,些許斷章取義、添油加醋做調料,採訪個把中國專家做甜點,整道餐散發著濃郁的自我正義的味道。

作者表示,真正讓我想給《環球時報》上一課的是這篇報導中這句話「…路透社19日報導說:「其實谷歌自己都對黃色內容有點煩。他們知道有不計其數的用戶通過他們的YouTube等網站上傳或下載那些令人噁心的內容。…」

作者申明,作為路透的編輯,近一個星期來所有關於此事的中英文報導我都仔細讀過,這句話聽起來一點也不耳熟。我的第一反應是,難道這家報紙又犯了一些國內媒體的老毛病——把自己想說的話硬塞到別人嘴裡?這是很不禮貌,很不衛生的行為。

作者表示,為確保挑錯有理,我又搜索了一下路透美國網站。Bingo!還真找到了似乎是這句話來源的網頁。這是路透美國網站聚合的合作夥伴網站的內容,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

  「…Still, there’s no denying that porn has been something of a headache for Google lately.」由於在路透提供的任何其他新聞服務中,都沒找到任何類似內容,我只能相信,這就是《環球時報》引用的所有路透19日報導的內容。

  我的翻譯是:「儘管如此,不可否認谷歌近來的確對淫穢色情內容比較頭痛。」

作者比較《環球時報》的翻譯:「其實谷歌自己都對黃色內容有點煩。他們知道有不計其數的用戶通過他們的YouTube等網站上傳或下載那些令人噁心的內容。…」

  《環球時報》的前半句翻的不錯,可沒看到他們的後半句是從哪裡來的。想來想去,我還是回到了最初的懷疑:他們把自己想說的話塞到路透的嘴裡了。這讓人很不舒服,有點噁心。套用他們的句式,「其實路透對別人常常斷章取義甚至捏造自己的內容有點煩。我們知道有不少專業素質有問題的媒體冒用我們的名義說些令人噁心的內容…」所以我還是決定給他們上一課:對於媒體來說,斷章取義是不對的,添油加醋是不對的,憑空捏造更是不對的。尤其是在去年春天深入揭批了某些國際媒體此類不道德的行為後,更是不對的。

  再說,那篇文章其實也不是路透的內容,而是路透引用的合作夥伴網站The Big Money的內容;而且那是篇評論,而不是報導。那個網頁在醒目處也清清楚楚地標明了」content by The Big Money」。能翻譯英文原文,更應該能看懂這句話。在這個網際網路內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聚合為王」的年代,對內容的真正來源尤其要謹慎。就這樣大喇喇地說「路透社19日報導說…」是在是很沒有水準的做法。

作者舉例說,就好象今天環球時報的網站《環球網》首頁有這麼一篇「新聞」:「女子裸走一個小時神態自若穿過人群(圖)」(為避免傳播淫穢內容之嫌,恕不附連結)。看內容這篇文章是引自某地方網站,幾乎沒有任何可能不會發表在《環球時報》自己的中、英文版報紙上。但它畢竟出現在環球網上,那路透中文網是不是也能發表這樣一條報導「中共政府嚴打網上色情內容之際《環球時報》報導女子裸行且附全裸圖片」?

阿波羅網消息,北京指責谷歌的內容,在百度搜索上應有盡有。谷歌中國觸痛中共,是因為其搜索結果沒有完全過濾從中國大陸之外搜索的結果。目前北京命令谷歌中國停止提供給中文搜索用戶的海外網站連結,並且停止其搜尋引擎的自動填充功能。這是在這個世界領先的搜尋引擎四年前登陸中國大陸之後最沉重的一擊。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625/13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