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溫家寶 你媽媽喊你回六里屯垃圾焚燒廠吃飯

作者:

  7月9日,北京市海淀區市政管委副主任趙立華如約來到百旺新城茉莉園35號樓,就六里屯垃圾焚燒廠環評論證問題,與近200名市民溝通。雖然市民們的情緒一度激動,但通過面對面的交流,還是讓市民的訴求從過去的「書面傳遞和公文式送達」,走向了「一問一答式」的現場交流。

  然而,如果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沒有制度化、常規化,顯然還無法打消市民的顧慮,因為從兩年前市民向北京市環保局提交《訴願書》起,到今年年初周邊居民遞交的「萬民請願書 」為止,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幾年,在六里屯垃圾焚燒廠是否影響環境品質的問題上,各方的信息溝通不夠暢通,特別是論證效率方面,公眾對公共管理部門「忽松忽緊」的態度多有質疑。 

  為什麼公共管理部門原定的這一項目,一再遭到民眾追問,其建設步伐也被上一級環保部門審慎延後?關鍵是這一地區的城市規劃其「預留空間」 被壓縮得沒有退路,導致更改計劃將付出更沉重的代價。一旦開建,焚燒廠「環保有可能不達標」的問題,則無法通過民意;而不建,又會打亂整個城市規劃的發展布局。因為就在北京市發改委公布的今年重大建設立項中,就有六里屯垃圾焚燒發電廠。

  其實,在六里屯垃圾焚燒廠選址上,並非沒有避免這一尷尬的機會。上溯到1995年,北京市環保局就提出填埋場外界500米左右不建永久性住宅。但14年過去了,不僅當年的「 環評建議」未能採納,反而隨著周邊項目的膨脹和擴容,讓「環評警戒線」以內的規劃遭到覆蓋,特別是周邊人口增速的失控,讓潛在的環境風險變成了現實的污染威脅。在此種情勢下,當年不知就裡的居民,顯然無法接受這種環境和空氣上的「落差」。

  應該清醒地看到,這種城市公共規劃不停地被修改,不停地被移位,才是六里屯垃圾焚燒廠騎虎難下的癥結。倘若按照當年城市規劃和環評的關口前移,很可能就沒有「百旺新城茉莉園」這個項目。可見,這種建設工程與環保「隔離帶」搶土地的衝動,這種工業用地與社區項目爭地盤的尷尬,這種城市規劃與經濟發展矛盾的衝突,才是焚燒廠建設久拖不決的原因。

  由是,不禁需要追問:當年在規劃和環評上投了「贊成票」的建設部門,為什麼會批覆這個民居與工廠交叉的項目?同理,當年土地部門為什麼就不能將項目後移 500米?更值得反思的是,在這一「矛」與「盾」的問題上,為什麼不廣開言路,將更多民意的表達窗口前移到社會「公示欄」?如果從一開始就尊重民意,也不至於退回到起點重新求證。如今,首都城市規劃空間不僅僅被地表的「附著物」擠壓,也因體制問題使更多公共管理部門難以擰成「一股繩」。平心而論,北京在規劃和環評的關口前移方面,還是有先決條件的。比如,可利用首都規劃委強大的協調能力,在「修規」前,就協調市政公用、環境衛生、園林景觀、供電供氣、上水下水和氣象等部門,形成一個「大市政」、「大環保」的格局。而如果規劃和環評部門的功能無法前移,無法集聚,那麼,類似「六里屯垃圾焚燒工廠」的陣痛,就將難以避免。

責任編輯: 沈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724/13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