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 中共歷屆四中全會多為權斗大會

中國內地各省市的黨政負責人9月14日陸續抵達北京,準備出席15日開幕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北京公安明日也開始實施一級巡控方案,隨時檢查市民身份證,入京各路口更是逢車必檢、逢人必查、逢疑必錄,再次提升10.1慶典前夕的保全級別,更要保證全會順利舉行。
    
    按官方公布,今次四中全會的主要議程是通過黨建決議,似乎是一個通過黨八股的沉悶會議,但在中共歷史上,四中全會的重要性可以說僅次於換屆的黨代會和選舉領導人的一中全會,人事異動頻密,多涉及下次換屆選舉的布局,堪稱權斗大會。
    
    最高層人事異動
    
    自改革開放以來,每一屆的四中全會都有最高層人事的異動:1979年十一屆四中全會增補趙紫陽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5年十二屆四中全會進一步確立新老交替原則,葉劍英等64位元老退出中央委員會;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撤了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趙紫陽的職,由江澤民接任總書記;
    
    1994年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海幫」勢力大擴張,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調任中央書記處書記,新任上海市委書記黃菊獲增補為政治局委員;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胡錦濤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正式確認第四代領導人地位;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江澤民卸任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接任。
    
    中共歷屆四中全會之所以多成為權斗大會,除直接的人事異動外,還因為會議通過的黨建決定,也涉及選拔官員的準則問題。十四屆四中全會、十六屆四中全會曾分別通過加強黨建的決定,這些決定對中共的反貪廉政建設並沒有實質性的助益,往往被視為黨八股。
    
    但是,依中共的傳統,黨建的政治路線決定組織路線(用人準則),主導黨建原則,等同佔據用人的主導權,近期左派和江澤民前智囊在理論上圍攻胡溫,正是著眼於爭奪政治路線及組織路線的主導權。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915/14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