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江胡鬥 共軍高層高調發言折騰胡錦濤

—共軍向胡錦濤爭兩岸關係話語權(林保華)

台海兩岸關係是非常敏感的問題,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有言論自由,誰都可以發表意見。就是中國的五星旗,也可以在街道上舞來舞去;反而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因為擔心來訪的中國人不舒服而要移走。

在中國,當然是另一回事,講統一有言論自由,講獨立就沒有言論自由。但是,作為官員,也必須按照「政策」來說話,不可以信口開河。例如,胡錦濤在國慶60周年的致詞中聲稱要「完全統一」,因為過去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字眼,因此引起觀察家的一番猜測,當然,各有各的說法。因為胡錦濤是中國的「最高」,中國老百姓不許評論這種講法是否合適,大家照講就是了。

在官員的講話中,軍人的講話要特別小心,不但是因為他們代表「槍桿子」,格外引起外界關注,還因為按照中共的規定,必須是「黨指揮槍」,如果與黨中央的精神不一致,就有「槍指揮黨」之嫌,就可能是「軍閥」,這就是大問題了。

然而實際上,在中共的權力鬥爭中,「槍指揮黨」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毛澤東先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後,再奪到黨主席職務。中共建國後,毛澤東後來沒有出任國家主席,但是軍委主席做到死為止。鄧小平不要黨的總書記職務,但就是要軍委主席。江澤民繼任鄧小平的軍委主席職務後,鄧小平擔心軍人不服,所以安排他的親信劉華清將軍為江澤民護駕。胡錦濤繼江澤民出任總書記後,江學鄧小平那樣,晚兩年才交出軍權。如果不是軍凌駕在黨之上,怎麼會有這種安排?

胡錦濤出任總書記後,為何在中共十六大,乃至十七大,還不能完全操控政治局常委的人事,不就是江澤民擔任十五年的軍委主席,將領們向著江澤民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不就是「我們的隊伍向老江」?為此,當江、胡出現鬥爭時,也會反映到軍隊,會出現向胡錦濤搗亂的現象。

胡錦濤上台後,改江澤民的文攻武嚇為統戰,以笑臉為主,減少明顯的對台軍事演習,軍人發揮的空間就減少許多,不如江澤民時代的1996年,當時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可以公然說,共軍也可以把核彈丟在洛杉磯,引發美國譁然;胡錦濤時代軍人在這方面就很少空間可以發揮,當然心裡不爽。現在趁馬英九上台,兩岸關係處於比較和諧時,不妨多講幾句。

於是那個最喜歡發表意見的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再度發表言論。他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台灣方面一直要求大陸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羅援是否調整軍事部署,是談判的議題而不應是前提。

兩岸談判是政治人物的事情,羅援作為軍人,個人哪裡可以講這些?這還不打緊,他還說:兩岸軍事互信時機不能坐等,「軍人之結,還需軍人來解」。這個問題更嚴重,因為既然是黨指揮槍,沒有政治互信,哪裡有軍事互信?羅援拋棄政治而要由軍人出來解決軍事問題,輕者是單純軍事觀點,嚴重的話,根本就是要以軍代政,顯露他的野心。

5年前。羅援也曾經大放厥詞。當時他說,只要台灣軍隊承認「一個中國」,兩岸就沒有戰爭。那時是民進黨執政時期,他的這番話,無疑是策反國軍。羅援是周恩來的統戰副手羅青長的兒子,靠這個過硬背景,才敢於對政治指手畫腳,但也反映了軍隊將領企圖染手政治的心態。

類似的有如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聲言要以核武器對付美國,不惜放棄西安以東的領土。這些人口出狂言,無非要表示他們的好戰心態,似乎只有好戰,才是愛國的表現。今年7月下旬,共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會慎重考慮越境打擊東突。但這段對陳炳德的訪問稍後被刪除,可見這種敏感問題是不適合喜歡耀武揚威的軍人說出來的。

然而這些出位的發言,並沒有受到懲處,顯示胡錦濤不敢得罪軍方。這當然也包括江澤民的因素在內。例如陳炳德去年年底發表的「汶川大地震救災的日子」的文章,記述軍隊參加賑災的工作時,5次提到他與其他高級將領實行「胡主席和軍委首長」的指示。顯然,這是兩個不同的人,明眼人都知道「軍委首長」就是江澤民。江澤民已經退休多年,居然還對軍隊發號施令,也可以理解胡錦濤在天安門城樓檢閱軍隊時,為何一直板著臉,因為旁邊就站著江澤民。

長此下去,軍隊會更加失控,也會更大膽的涉入黨內鬥爭。這是觀察中國未來走向所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軍人實在按捺不住要發表講話,不如就安排未來少將毛新宇同志作發言人,因為他是毛主席「血濃於水」的真正傳人。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103/14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