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貨車一路狂奔燃燒 火龍震撼現場目擊者


半拖車被燒成廢鐵



烈焰覆蓋的杭州江南大道



燃燒的馬路像一條沸騰的大河

  30米拖車一路撒「火種」 江南大道「電光石火」13小時

  20噸電石遇雨水劇烈燃燒,消防派出6輛消防車前去救援

  浙江在線12月16日訊 水能滅火,可是昨天這場雨,卻在一起火災當中充當了「油」的角色——

  昨天凌晨2點50分左右,一輛滿載20噸電石的拖車,在濱江區江南大道信誠路口燃起熊熊大火,冒出的黑煙如一朵朵蘑菇樣升空,現場不時發出「嘭嘭」的爆炸聲。讓電石起火的就是昨天的雨水,電石遇水分解燃燒爆炸。而昨天的雨一直下,燃燒現場一直無法處理。

  江南大道從信誠路口到時代大道段無奈封閉,6路經過此地的公共汽車不得不繞道行駛,掐準時間趕去上班的不少人,也因此遲到了。

  大拖車一路開

  一路播下「火種」

  早上8點多,正值濱江區上班高峰。江南大道信誠路口到時代大道封閉,很多車子繞道濱安路、聞濤路。

  燃燒的大拖車停在江南大道上,30來米長。車上是一堆灰燼,灰燼頂端,有黑煙冒出來,發出嗆喉的氣味。大拖車燒得只剩下軀殼,輪胎沒了,只剩輪轂;車窗沒了,車頭四周黑乎乎一片。

  非機動車道上、路邊的草坪上全是厚厚的乾粉,好像下了一場大雪,踩在上面撲哧撲哧響。

  從火災發生到火勢初步控制住,一共用掉4噸乾粉。大拖車四周放著一張張彩鋼板。正在忙碌的消防隊員說,「電石掉在地上,沒有水就不會燃燒,用彩鋼板蓋起來是最簡便的方法。」

  往遠處看,江南大道上還有一堆堆電石在燃燒,伴隨著雨水愈燒愈旺,像一條長長的火龍。

  聽現場的人員說,第一堆明火發現在時代大道下,大拖車從江南大道由東向西行駛,一路播下火種。

  雨一直下

  電石一直在燃燒

  杭州濱江消防大隊浦沿中隊指導員勞量說,他們是凌晨2點54分接到報警的,先後去了6輛消防車。趕到現場後,大拖車停在路上,電石正在燃燒,火很大,司機情緒很激動。

  司機姓張,開車年數並不短,但是第一次運電石,這一車電石是要運到濱江浦沿的杭州電化集團有限公司的。司機自稱蓋了有六七層篷布,不知道怎麼還會燒起來。而且發現燒起來之後,他特意避開了四橋口子下的那個加油站。

  消防立即聯繫了杭州電化集團有限公司。凌晨4點11分,杭州電化集團一位負責人趕赴現場。他說,電石是從河南買來的,約20噸重。電石在裝運時,是一袋袋包裝的,上面蓋上篷布。這位負責人還在現場找到了包裝電石的袋子,袋子有好幾層,但已全被炸開。

  「大概是運輸過程中,篷布被風吹開了一點,或者漏了一條縫,雨水漏進去,電石遇水分解燃燒。」熟諳電石特性的電化集團負責人說,「別看現在外面火撲滅了,都是灰燼,但裡面還在燃燒,因為電石化學性質非常活潑,遇水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他指著地上的一塊塊石頭告訴記者,裝運時電石是一塊塊的不規則小石塊,因為遇到水分解了,就成了現在的模樣。

  堆高機好幾次被大火給包圍了

  火勢暫時得到了控制,但看著仍在劇烈反應的電石堆,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消防部門和電化集團商量後,決定將電石運到電化集團廠里去處理。就在堆高機、運輸車全部到位準備運輸時,意外再次發生了——

  一輛堆高機剛鏟向電石堆,突然「嘭」一聲巨響,瞬間起了熊熊大火和滾滾濃煙。現場所有人都被嚇到了。幸好堆高機司機鎮定,硬是駕駛燃燒著的堆高機離開電石堆幾米遠,將鏟鬥里的電石倒在了路上。

  電化集團負責人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太危險了,裝到車上後,車上鐵板被融化,油管都有可能燒起來。」

  第一個方案當場被否定了。怎麼辦?根據電石特性,只有另兩個方案,要麼在原地搭棚子,阻止雨水進入;要麼用堆高機運到不遠處的荒地里。最後決定採用後一種方案。

  信誠路東側、江南大道北邊,正好有一塊荒地。電化集團調來多輛堆高機,一鏟一鏟將電石運到荒地里。附近上班的員工說:「每次將燃燒中的電石鏟起的時候,都會因為底層電石遇水,帶起一次燃燒。作業司機真的非常危險,好幾次火都將大半堆高機包圍了,向這些司機致敬。」

  至下午4點半,現場清理完畢,江南大道恢復通車。荒地里仍在燃燒的電石,由電化集團人員24小時看守,直至燃燒完畢。據電化集團負責人說,這一車電石價值10多萬元,現在全部燒為灰燼了。

  電石堆在附近荒地,有居民擔心會不會有污染。昨天,濱江區環保、安監等部門都到現場查看了,燃燒釋放物對環境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6條公共交通線路改道不少人上班遲到了

  因為這堆電石,昨天途經此處的6條公共交通線路都繞道了,分別是402、317、B支3、315、322、B支6,這些線路從早上6點半改道,直到下午4點半恢復正常,不少坐公共汽車上班的同志們也因此遲到了。

  江南大道封道,很多車子改走濱安路。昨天,濱安路成了濱江的主幹道。「我天天走濱安路,平常最喜歡開這條沒車的路,今天實在納悶,咋地這路成了主幹道了?原來如此啊。」一位朋友說。

  網友「reetony」住在現代印象小區,他的經歷還要搞笑:我早上從華美達門口出來,轉彎上江南大道,一馬平川,很是舒暢。剛起步就看見警察叔叔在沖我招手,我這個害怕啊,以為要被罰了,很緊張。看了看手勢,沒有理解完全,慢慢在路口靠邊,等待接受處罰。警察看我不動,走過來說了一句。由於緊張,繼續鬱悶,打開車窗。警察告訴我,右轉,這邊封路了。我一扭頭看見了車架子,濃煙……

  延伸閱讀:電石遇水為啥會起火

  電石到底是種什麼東西?昨天這場火為什麼那麼難處理?

  電石,學名碳化鈣(CaC2),是由生石灰和焦炭在電爐中加熱到2000℃生成,一般在老式的礦井裡用得比較多。

  電石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遇水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生成乙炔氣體和氫氧化鈣,並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水是不能滅這個火的,水在其中的角色是助燃!

  電石起火,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用磷酸鹽乾粉、干黃沙和水泥進行覆蓋、隔離撲滅。但昨天因為現場雨下得很大,這三種物質無法完全發揮作用,只能就近讓它燒光。

  有種燈叫「電石燈」。原理就是電石和水發生反應,產生乙炔,點燃之後,就可以照明。以前,晚上有人經常用這種自製的電石燈照明鉗泥鰍


燃燒後的電石像浮冰一樣漂在馬路上



事故現場

  現場直擊:開車路過的市民金先生被眼前的景象嚇著了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青年時報訊 昨天凌晨2點54分,從復興大橋下橋匝道到江南大道信誠路口,約1.5公里的馬路在大雨中開始燃燒。

  凌晨3點,濱江交警大隊接到路過的司機張應軍報警。

  凌晨3點左右,現代印象廣場的住戶潘先生,被接二連三的警笛聲從夢中驚醒,他從16樓的窗口看到了「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景象」。

  凌晨3點15分,交警將江南大道03省道至江南大道信誠路口東向西車道封閉。施救過程中,火勢越發兇猛,濱江交警又將對向車道封閉。

  凌晨3點20分左右,開車路過的市民金先生被眼前的景象嚇著了,「給朋友打電話的時候,我差點話也說不靈清」,金先生接受採訪時說了好幾次,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真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凌晨3點30分,時報記者趕到現場,和所有目擊者一樣被震撼,在夜半的雨里,這一條燃燒的大街顯得非常超現實。

  早上5點30分左右,明火基本得到控制。

  早上7點不到,廣播裡一遍一遍播送封道情況。「目前消防隊還在搶救中,車輛暫時無法移除。」交警通過電台誘導,讓車輛改走濱康路繞行。

  早上7點30分,趕去市區上班的李先生先是在信誠路口「兩眼發蒙」,然後被堵在「平時沒有車」的濱安路上,對他來說,這個早晨很亂。

  很亂的還有公共汽車,由於江南大道一段封閉,導致多條公共交通線路改道,比如,K194(大站車)、B支3、B支6、K322、K402、K317以及315路等。

  這個早上,濱江大批的上班族遲到。

  中午12點,網友「hll420」回到濱江時「還在封道中,鬱悶啊」。

  17點20分左右,記者在現場看到,交警正將封道牌移開,江南大道恢復通行。

  整個施救、清掃,花了整整14個小時。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輛載有20多噸易燃易爆電石的大貨車,車輛從市區通過四橋開往濱江,行至濱江江南大道附近時,車上的電石因遇雨積熱燃燒,並沿著江南大道,一路撒落到信誠路路口。

  車主張應軍說:在下橋的時候就已經發現電石在燃燒,但害怕在橋上引起混亂,所以一直開到信誠路路口才停。

  「司機不可能沒有發現燃燒的狀況,最後到這個路口覺得不能再開了,就下車保命了。」在現場負責指揮救援的杭州市電化集團有限公司章工程師推測

散落下的電石碰到雨水,在路上繼續燃燒。

  現場

  >> 凌晨3點

  江南大道火光明亮

  凌晨3點左右,現代印象廣場的住戶潘先生,被接二連三的警笛聲驚醒。「一開始我也沒覺得什麼,後來接二連三『烏拉烏拉』開過,我就納悶了。」

  潘先生說,他一拉開窗戶,就怔住了。從16樓望下去,江南大道上燈火異常明亮,東向西車道明顯比隔壁逆向車道亮堂。後來,仔細一看,不是燈光,是火光。而且,空氣中隱隱有股爆竹燃放後的氣味。

  「我還以為是輸油管道著火了,一般在馬路上能有什麼東西著火啊。」只是,趕到現場後,潘先生一下子愣住了,「燃燒的石頭鋪滿整條路,就像火龍一樣!壯觀!」

  >> 凌晨3點20分

  灰白色石頭在燃燒

  昨天凌晨3點20分左右,市民金先生開車從復興大橋下橋匝道轉入江南大道。

  突然,他一個急剎車,滿臉驚詫地怔住了:前方馬路,成了一片火海!

  「馬路怎麼會燒起來的?」金先生說,這是他遇到的一輩子都不敢相信的詭異怪事!「後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落在路面上的一種灰白色石頭在燃燒。」

  沒過多久,從復興大橋又陸續下來七八輛車,在金先生身後停下。

  現場炸開了鍋。「有的驚慌大喊『趕快報警』,有的直接調頭逃走,也有膽子比較大的,乾脆從石頭掉落比較少的左側車道,直接闖了過去。」

  金先生也開車闖過「火海」,在信誠路口,看到了一輛正在熊熊燃燒的半拖車。「當時是燃燒最厲害的時候,消防隊員已經在救火了。」

  >> 凌晨3點30分

  這不是2012

  凌晨3點30分,因為封道,記者徒步從復興大橋下橋匝道走到江南大道信誠路口,路面上,撒滿燃燒的電石,白煙騰騰。能看見遠處的火在燒,一路的水光中有火光,交錯跳動,在夜半的雨聲里,這一條燃燒的大街顯得非常超現實,非常《2012》。

  最大的火情在信誠路路口,那輛載滿電石的半拖車停在這兒。此時,火焰已在車頭駕駛室內部燃起,灰色石頭狀物品撒滿車輪四周,吐著泡,冒著煙。沒有散落的電石,在车斗上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時而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 凌晨4點

  車主兒子幾度情緒失控

  「讓我過去,求求你們了,我只要上去拿點兒東西。」離車子十多米遠的地方,一名小伙不住哀求,並幾次試圖衝過警戒線。他是車主的大兒子。

  原來,事發時,該車上共有三人,車主張應軍和兩個兒子。

  張師傅三人是安徽人,從河南安陽拉來這批電石,送去浦沿的杭州電化廠。「我們在路上停停走走,都好好的,怎麼一到杭州,就出事了呢!」

  4點10分左右,張師傅的大兒子又跑下警車,沖向半拖車,瘸著腿的張師傅連忙跟下來,拼命拉住他,「冷靜點兒,前面危險!」

  「你們快澆水啊,車頭不能被燒的!」張師傅的大兒子喊著,「讓我過去,我只要一會兒,我們的證件都在上面!」

  「是你的性命重要還是證件重要,別犯傻了!」幾名消防隊員拉住這名幾近絕望的青年。

  最終,三人都被帶回安全區域,一警察遞給他們一隻黑包。張師傅大兒子接過包後,直接往路邊的草叢一扔,「都在車上了,還要這破包幹啥!」

  他們的背後,車頭正在被熊熊烈火慢慢吞淹沒……

  >> 凌晨5點30分

  明火基本得到控制

  事故現場,緊急成立滅火救援臨時指揮部。消防、交警、環保等部門緊張地制定著救援方案。杭州消防滅火救援專家組成員、杭州市電化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章建平也趕到現場。

  據章建平工程師介紹,電石,化學名稱碳化鈣,是一種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化學性質非常活潑,遇水後能激烈分解產生乙炔氣體和氫氧化鈣,釋放出大量的熱。正常情況下,可以利用磷酸鹽乾粉、干黃沙和水泥進行覆蓋、隔離撲滅。但因現場雨下得很大,這三種物質無法完全發揮作用。

  現場指揮部斟酌後決定調度杭州僅有的2台乾粉滅火車,對起火車輛進行噴灑。同時調度沙土、彩鋼板對沿路燃燒帶進行覆蓋。

  5點30分左右,電石明火基本得到控制。

  >> 17點20分

  江南大道恢復通行

  6點30分,從杭州市電化集團有限公司調來的三輛堆高機,進入現場。

  章建平工程師表示,要把電石運到附近空地搭建起來的雨棚,待雨過天晴後進行最後處置。

  「搶救出來的電石,用堆高機運到旁邊一個廢土工地;已燃燒完的電石殘渣,運到杭州電化廠的固廢處置筒內。」

  17點20分左右,施救和清掃工作全部完成,江南大道恢復通行


■連結

  電石化學名稱為碳化鈣,外觀為灰色、棕黃色、黑色或褐色塊狀固體,是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它的燃爆危險性主要表現在遇水燃燒和電石中的雜質易發生火花,成為點火源。碳化鈣本身不具燃燒性質,但極易與水化合生成乙炔並放出大量熱量,這熱量可能引起乙炔著火爆炸。因此,電石屬於遇水燃燒一級危險品。

  電石是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電石製取的乙炔廣泛應用於金屬焊接和切割。

  延伸

  司機不「認識」電石

  記者從濱江交警部門獲悉,肇事車輛車牌為皖N00960,上牌在安徽六安。

  除車主張應軍外,車上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滿滿一車的電石,從河南安陽出發,目的地是位於浦沿的杭州電化廠。「司機一直跑運輸的,不過對這種電石的特性並不清楚,只當做一般石頭看了。他說自己是第一次運電石。」

  長時間的燃燒,車輛早已報廢,目前暫停在事故停車場。

  「這起事故,究竟是不是意外,還在調查中。」交警說。

  該車可能曾遭小偷光顧

  章建平工程師介紹,依據現場殘留痕跡分析,這輛車運送配備還是規範的,發生意外,很有可能在臨近杭州的停車場內遭小偷光顧。

  「小偷劃開遮雨布發現裡面是石頭,一走了之,而張師傅並沒有發現遮雨布已經被劃破。章建平認為,當在杭州遇到雨水滲入以後,裡面的電石便開始化學反應。

  章建平表示,依此類推,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先由某個紙箱開始燃燒,燒斷了打包的繩子以後便造成了電石的撒落,同時車上的電石也愈燒愈烈。

  「司機不可能沒有發現燃燒的狀況,最後到這個路口覺得不能再開了,就下車保命了。」章建平說。

  產生氣體對附近居民影響不大


  「電石,遇火遇水後會燃燒,形成氫氧化鈣與乙炔。而乙炔是一種易燃易爆物品。」濱江區環保局工作人員林春盛介紹,燃燒過程中由於還有包裝袋等物質,因此現場還能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

  不過,幸好周圍無密集的高層建築物遮擋,以工業企業為主。所以,在1公里以外的一住宅小區內,已聞不到氣味。「對附近居民基本沒有影響。」

  暫時未發現對環境有影響

  接觸過電石的雨水,淌過事故現場,流入了附近的永久河。然後流入杭州飲用水源保護區—錢塘江。

  記者從杭州市環保局了解到,事發後,他們已聯繫林水部門,要求關閉永久河與錢塘江的閘門,防止飲用水源造成污染。同時,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派人對河水進行了採樣送檢。

  截至下午5點,上午採樣的水品檢測均有結果,pH值、硫化物等多項指標正常。

  為防止意外,昨天下午4點,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再次對河水進行採樣送檢。檢測結果需到今日才有。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青年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1216/15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