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西南大旱:實拍多條河流河床裸露遊船斷航

近日,受西南區持續乾旱、來水減少的影響,烏江航道重慶段徑流量較常年減少了40%以上,已基本斷航。桂林灕江灕江水位繼續下降,遊覽航線被迫縮短,部分遊船停航。


  烏江航道重慶武隆段出現罕見低水位,兩貨船緩慢通行(3月21日攝)。 連續數月的乾旱使得烏江上游來水大減,烏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低水位。



  烏江航道重慶武隆段出現罕見低水位,兩貨船緩慢通行(3月21日攝)。目前烏江重慶段已基本斷航,大量貨物改經陸路運輸,船運公司損失嚴重。



  在貴州省息烽縣流長鄉境內,烏江大面積河床裸露(3月22日拍攝)。 貴州省息烽縣流長鄉境內,曾經水量豐沛、航運繁忙的烏江,如今水位較往年正常水平已下降十餘米,兩岸露出大面積裸露的河床。水位的下降將對烏江航運、水力發電造成較大影響。

  

  3月17日,受到貴州乾旱的影響,發源於貴州流經重慶的烏江水位也持續走低,不少難得一見的河灘都露出了水面。

  

  3月22日,灕江邊上泊滿了停航的遊船。受廣西旱情影響,桂林灕江上游青獅潭等水庫蓄水量不足,暫時中止向灕江補水,造成灕江水位繼續下降,遊覽航線被迫縮短。

  3月22日,幾名遊客乘坐竹筏在灕江上遊覽。近60公里的「山水畫廊」遊覽線路如今縮為23公里,部分遊船被迫停航。



  3月22日,灕江楊堤河段,河床裸露,遊客稀少。



  3月22日,位於廣西興安縣的靈渠受到連續乾旱的影響,缺水嚴重,已經裸露出魚鱗狀的垻面,對周邊的農田難以發揮灌溉的作用。



  3月22日,乾涸的靈渠。靈渠距桂林僅66公里,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是中國最古老的運河之一,目前的功能以灌溉為主。

  新聞連結:西南五省遭大旱 長江重慶段水位持續下降


  2010年3月16日,重慶,著名的朝天門長江水域暗礁險灘「豬兒磧」裸露在江中。近日,受去冬今春西南地區乾旱及三峽大壩水位消落影響,長江重慶段水位持續下降。目前,全國因旱飲水困難人數已經達到2043萬人。



  3月16日,航道工人利用長江水位消落時清理「夫歸石」礁灘。為減少枯水對重慶水運的影響,航道部門抽調兩艘鋼鈀船,在相關水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維護疏浚。


  3月16日拍攝的長江、嘉陵江匯流口一片大面積裸露的河床。

  2010年3月16日,廣西東蘭縣隘洞鎮林往村群眾下田平整土地等候降雨搶種。根據各地土壤墒情、降雨情況等綜合分析判斷,廣西乾旱等級已經達到嚴重乾旱,其中桂西北達到特大乾旱等級。


  2010年3月16日,貴州省開陽縣城關鎮青西村村民付燕子帶著孩子在水庫底找水。連日來,貴州省旱情加劇,貴陽市郊開陽縣城關鎮居民飲水源青西村水庫幾乎乾涸。水庫底部於泥龜裂,裂縫最大處約達10厘米。據介紹,該水庫修建至今近40年來,首次出現深落差。


  2010年3月16日,廣西東蘭縣隘洞鎮廷懷屯農民張益寧在自己的承包田裡等候降雨搶種。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目前廣西14個市中已有12個市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784.45萬畝,因旱導致176.46萬人、87.0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乾旱導致廣西東蘭縣無法組織春耕生產,大面積土地開始出現閒置現象(3月16日攝)。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323/16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