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大陸35天連發4起校園血案

北京西城區學校配警用鋼叉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上學去啦。希望這不是永別,我要活著回家。親愛的老師校長,我來上學啦。您不能讓壞人碰我,我要活著回家。親愛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學啊。您有不滿去上訪,我要活著回家。」——鄭淵潔在泰興幼兒園兇殺案之後作

校園血案,又是校園血案!4月29日上午9時40分,江蘇泰興市泰興鎮中心幼兒園發生惡性傷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沖入幼兒園,砍傷32人,包括29名幼兒、 2名教師、1名保全,其中5人傷勢較重,有生命危險。就在前一天,福建南平兇殺案罪犯鄭民生剛被執行死刑,隨後就發生了廣東雷州小學砍人事件。面對頻發的校園慘案,我們又該如何保障孩子們的安全?

雷州男子砍傷16師生:4 月28日下午,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學發生行兇事件,16名學生和1名教師受傷,目前暫無生命危險。雷州市公安機關初步調查,33歲的犯罪嫌疑人陳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鎮洪富小學公辦教師。

合浦男子砍死8歲小學生:4 月12日16時30分左右,廣西合浦縣西鎮小學門前約400米處發生兇殺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為8歲小學生,另一名為老年女性。5名傷者包括:兩名小學生、一名未入學小孩和一對中年夫婦。

南平鄭民生殺8名小學生:3 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鄭民生,殺死8名、重傷5名小學生,製造南平慘案。4月28日上午9時,鄭民生被執行槍決。

得給學校安監控才行不能讓「鄭民生們」再得逞了

網友「雷泓霈」:對惡魔收回同情心吧

一旦出現了此類公共事件,我們總喜歡從社會根源、財富分配以及社會公正缺失等方面尋找原因。進而得出兇手如何如何值得同情,公平發展如何積極推進落實等。

這樣的說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可缺乏對兇手的口誅筆伐和嚴厲聲討,就容易產生一種可怕的誤導。不反對就容易產生縱容,不排斥就可能走向默認。

我們當初的「無意同情」可能是一種生物本能,也可能是一種仇富心理、呼喚公平的發泄,可當這種毫無原則的同情送給了惡魔,就可能點燃、激活報復的種子,我們本想用農夫的體溫溫暖凍僵的蛇,可毒蛇醒過來的時候,送來的不是感謝,反而是虐殺和死亡。收回我們毫無原則的同情。我們應該鮮明地反對這種反社會人格,千萬不能將反社會人格簡單化為仇官和仇富。解決這個問題的重心是要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讓人意識到反社會人格是可恥的 。這是很有必要的。

網友「王軍榮」: 咱請不起私人保鏢啊

有多少「鄭民生」對孩子虎視耽耽?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知道,我們的學校是脆弱的。武林高手胡瓊當上私人保鏢,一名姓劉的民營企業老闆以月薪萬元聘請他送6歲女兒上學放學。企業老闆有錢,請得起私人保鏢,但更多的孩子呢?難道他們每天都要經受被砍殺的危險?

給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這是社會的基本底線,這是對政府的最低要求。可事實上,孩子生活的空間太不安全了。每年孩子死於交通事故的不計其數,死於溺水的不計其數,現在就是在上學期間,連校園也不得安寧了。「鄭民生」們隨時都可能光顧校園,隨時都可能用他們的手沾滿孩子的鮮血。

網友「霍青桐」: 在學校安監控系統吧

2001年6月8日,日本曾經發生一起與「南平殺害小學生」事件極為相似的案件。案件同樣在日本社會造成了極大震動,此事發生後,日本教育機構採取了幾項措施,以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學校在校園公共區設置攝影監控系統,增設保全員,隨時對有嫌疑進入者採取措施。

強化小學生集體上學的措施,使小學生上下學途中能夠始終在教職員的監護之下。此外,還設立了「兒童110」救助電話,地方志願者團體協助校園保全等措施,在我以前所在的那座日本的城市,市教育委員會的職員們會在上下學時開巡邏車在學校周圍巡邏,提供保護。這些措施,雖然繁瑣,但由於執行認真,效果顯著,至今,日本已經多年沒有發生類似事件。

著名律師郝勁松: 應該對校園安全立法

郝勁松,著名維權律師。參與多個重大新聞事件訴訟,是南平校園慘案的受害學生家長的維權律師。他認為——對校園血案,首先要注重防範,學校應配備專業的保全隊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懾的作用,對壞人形成心理威懾,讓他不敢去了,看到警察降低犯罪欲望。學校的門衛沒有起到自己應有的作用,你為什麼沒有攔截住陌生人?另外就是你學校的防範不力,學校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另外還應該積極實施校園安全立法。如我們現在要對汽車制定的「危險駕駛罪」,防患於未然。

全國中小學生的安保措施應當有法律規定,現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都過於虛無飄渺,沒有明確學校應該做什麼、當地政府應該做什麼,以及怎麼來保護學生的安全,所以應當立法以保障安全。其次應當儘早實施國家賠償,政府、學校不管是哪一級都應立即承擔責任。國家援助制度必須儘快建立,後續政策要迅速出台,給予學生安全的制度保障。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廣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430/16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