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江澤民勢力大減 不得不靠小道放風

阿波羅網記者王篤若報導/江澤民的勢力越來越弱,海外媒體每有報導。自卸任以來,每逢重大活動,江澤民必定出現在電螢幕幕。不過在今年的世博會開幕式上,江沒有出現。 至今中共官方並未報導江澤民世博會開幕後的任何消息。相反,江澤民的消息出現在博客和論壇上。可見江澤民勢力大減 ,不得不靠小道放風。

有香港CCTV之稱的鳳凰衛視記者胡佳恆在大陸博客以《江澤民五月南巡解密 至少留下兩處手跡》發文,為江放風,肉麻吹捧江。文中最後加入兩段《華爾街日報》記者ShaiOster報導,被海外親共挺江網站造假,去掉作者胡佳恆名字, 偽稱《華爾街日報》報導,愚弄讀者.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華爾街日報》記者不可能像黨報記者這樣用黨八股吹捧江。

在無人拆穿的情況下,今日,海外論壇再放風:《江澤民露面打破軟禁傳言 風光南巡 夜宴李光耀》。江澤民的行蹤在中共官方媒體沒有報導,要靠於李光耀會面,由東南亞媒體星洲日報報導。

不知道江澤民勢力大減,不得不靠小道放風,被戳穿是否會引來後續效應? 江系是否要在中共的官方媒體上為江強出頭。

 胡佳恆:江澤民五月南巡解密 至少留下兩處手跡

阿波羅網附放風1:

鳳凰衛視胡佳恆:江澤民五月南巡解密 至少留下兩處手跡
     
    江澤民將於近日結束其在江蘇、安徽兩省境內的南巡之旅。
     
      此次江南巡從上海出發,至少途經江蘇無錫、南京、揚州、常州、安徽泗縣等地,祭江上青,沿途題字,精神矍鑠。江本年並未參加世博會開幕式,也未出席2010年上海方面的新春團拜會。
     
      據多名新浪推友稱,江至少於4月27日到達無錫,4月29日到達常州,現身常州科教館,5月6日出現在南京,此後遊歷家鄉揚州,並參訪當地的揚州中學。在揚州期間,當地媒體《揚州日報》發表《江澤民執政為民思想及其在揚州的實踐》一文以應景。5月16日,江到達安徽泗縣。
     
      江所到之處,民眾反應熱烈,部分屬地組織了盛大歡迎儀式。多名親見江的民眾稱,江精神矍鑠,思維敏捷。
     
      據參與江行程安保人士稱,上級指示要求外圍安保人員關閉警備設備,保持無線電靜默,檢查每個函洞,是否有一名協警和一名交警,出於安全考量,並特別指示看見首長車輛不得敬禮。
     
      據了解,江此次行程中,除祭掃養父江上青外,還拜訪同學老師,至少留下兩處手跡,其中一處位於常州的春秋淹城。
     
      自卸任以來,每逢大陸重大活動,江必現螢幕。不過在今年的世博會開幕式上,江沒有出現,只是與部分老同志參加了遊園活動。在本年春節的上海市方面舉行的新春團拜會上,江亦沒有出現。2009年,江出席上海新春團拜會,並曾現場展示墨寶。
     
      據《華爾街日報》記者ShaiOster報導稱,作為江蘇揚州的江澤民故居已經修繕。江澤民故居就位於揚州城內一條剛經修繕、景色宜人的小巷內,小巷兩側是院庭環繞的庭院。故居的木質大門及無窗的灰磚上,並無任何明顯標記提示這所老式宅院的不同尋常。
     
      ShaiOster稱,事實上,這兒並無太多不同,直到你注意到一個停車場的門前,有警衛立得筆直在站崗。左右鄰居及路人都知道這是江澤民家人的舊居,並說這兒將很快向特殊參觀者開放,或者可能作為展覽館對外開放。
     
      門口的警衛稱,這所宅院不對公眾開放。揚州市的官員稱已對該房屋進行修繕,但尚無向公眾開放計劃。而在狹窄的街道中間新建的停車場的大小似乎表明,預計會來些參觀者,而且是許多參觀者。

阿波羅網附放風2:江澤民露面打破軟禁傳言 風光南巡 夜宴李光耀

83歲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近日在家鄉江蘇和安徽兩省遊覽逾半個月,上周還邀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飲宴敘舊。分析人士認為,江澤民藉江南遊、夜宴李光耀,展示生命力和強大影響力,打破「生病」的被動局面;香港媒體日前透露,江澤民被軟禁在北京西山,是被中央以健康理由「勸」進北京西山「休養」。

  

江澤民此行沒有官方報導,從網民提供的消息得知,江澤民上海出發,4月27日左右到達江蘇無錫、29日抵常州,現身常州科教館,5月6日出現在南京,此後遊歷家鄉揚州,並參訪母校揚州中學。16日,到達安徽泗縣。

  據了解,江此行至少留下兩處手跡,其中一處位於常州的春秋淹城。

  東南亞星洲日報報導,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14日到訪上海世博,他的女兒李瑋玲在海峽時報撰文透露,父親一行人原本打算直飛上海,但在江澤民邀請下,決定先到揚州探望老朋友。於是他們直飛南京,再轉搭兩個小時的汽車,抵達江的故鄉揚州。江澤民和夫人王冶坪以紅地毯迎接李光耀,晚餐後,江澤民陪同李光耀坐船欣賞瘦西湖夜色。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521/16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