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被屢屢刪除博文 北京教授親歷:初認中宣部

作者:

@初-識*中$%宣#&部*

(打點補丁,再發一次。只是可惜了博友的留言。此前一篇也刪了多次,已找不到了。

[通知] 親愛的新浪博友:2010-12-08 18:01

您的文章《初!識中%宣&部*^》已被管理員刪除。給您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初識中宣部


由於協調北外國際新聞傳播碩士項目培養工作,和5個試點院校有時會被招到中宣部、教育部開會。此前由於出差、級別不夠或其他不便,沒有參加中宣部的會議。 11月25日,又通知我去參加一次會議。通知上說了議題、時間等,但不說中宣部地址,只說在該部的某樓某會議室。要求提前把參會人員和車號報給某個聯絡人。

 

由於領導繁忙,責成我一個人去開會。公車不敢要,搭計程車捨不得,開自己的車不願意(找不著路和停車位、操心),只有坐公共汽車去了。

 

但是中宣部在哪裡呢?這個地方,除了美國的衛星地圖上有,其他中國所有的地圖上都不標出。知道離黨中央很近,甚至本身就是中央,但就是不知道具體地址,不知道在哪條街上。之前打給我的電話上,來電顯示都是8個0。是故作神秘,還是不可告人。

 

怯生生的打手機問通知上的聯繫人,中宣部在哪? 回答說開車怎麼怎麼走。又怯生生的說沒有車,準備坐公共汽車去。電話那頭明顯的楞了一下,然後沉吟著告訴我,坐什麼車,然後怎麼怎麼走。

 

地鐵到了北京某處繁華的商區,知道離中宣部不遠了,但怎麼找也找不到。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清楚。只好再打電話給聯繫人怯生生地問路。順著指示,走到一個不掛牌子和標識的大門口,看到武警站崗,估計就是了。只有裡面的人出來接,才能進去。我黨做了多年的地下黨,現在成了執政黨了,仍然保留了地下秘密工作的優良傳統。儘管它早已是中國最有權勢的機構,其影響之廣,連萬能的網際網路也奈何不得。

 

直接上某個樓的大會議室。裡面寬敞亮堂,裝修之精良,設備之先進,不用贅言。照錄一下牆上的大字:

 

「責任如山、勤奮如牛、心細如髮、守口如瓶、團結如一」。

 

前面幾個「如」我就不做評論了。只是都「守口如瓶」了,還怎麼「團結如一」呢?

 

因為要守口如瓶,會議的內容就不說了。開了不一會兒,就散會了。儘管到了飯點,我想肯定是不會招待吃飯的,此前去教育部開會也是如此。中國的官場是,上面的人去下面考察開會,肯定會好吃好喝好招待,走的時候還得貢點紀念品。下面的人來上面、特別是部委辦事,所謂「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能給你賜個座、喝杯水就皇恩浩蕩了,不可能留下吃飯。減少公款吃喝,可見我國的反腐倡廉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難得復旦大學的幾位老師領導,每次大老遠的乘機趕來,就為了開教育部、中宣部1--2個小時的會議,然後帶著精神回去貫徹落實開會。

 

會後退出時,看了看這個大氣明亮中西建築交融的院子。停了很多奧迪以上的豪車,幾乎都掛著京o或部隊的車牌,儘管我知道這裡並不是警察局也不是國防部。難道是假牌車,好隨便違章、闖紅燈、警車開道?

 

穿過出口的大廳,裡面展示著許多各個地方獻上的寶物。只想提一下雲南大理送上的一塊無比高大的大理石,裡面有許多天然多彩的像山脈雲層的花紋,立在那裡,就像中國的山水畫一樣,讓人心曠神怡,充滿遐想。

 

其他寶物就不提了,個個都是美輪美奐。因為要「守口如瓶」,就到此為止。

 

走出門外,車水馬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喬木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主任 博士 副教授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學者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09/18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