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慘不忍睹 為抱團取暖 重慶16歲少女嫁給34歲大叔

說起和鄧長江的戀愛經歷,文文不好意思地笑了。 少女:他摩托開得很穩,挨得近能照顧兩個家。 紅娘:兩家人挨餓受凍,不如組成一家抱團取暖。


說起和鄧長江的戀愛經歷,文文不好意思地笑了。

少女:他摩托開得很穩,挨得近能照顧兩個家。

紅娘:兩家人挨餓受凍,不如組成一家抱團取暖。

婦聯:若辦喜宴「結婚」將進行法律宣傳教育。

萬州區龍駒鎮黃顯村二組34歲大齡青年鄧長江和同村一組的16歲少女訂婚同居,本月底兩人還將按照當地習俗辦喜宴「結婚」,對此兩人都表示:完全是自願的。兩人都家境貧困,撮合這門親事的紅娘稱:「兩家人挨餓受凍,不如組成一家抱團取暖。」當地婦聯表示,自由婚戀他們不會幹涉,但是若兩人要辦喜宴「結婚」,調查證實後將對雙方進行《婚姻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宣傳和教育。



鄧長江(左)和他的親友們都認為這是兩情相悅的事情。

34 歲單身漢小學畢業後輟學,父亡母盲 在窮山溝難娶媳婦。鄧長江,34歲,家住龍駒鎮黃顯村二組。龍駒鎮場距離鄧家約18公里,其中包括近10公里的國道318線、5公里左右的機耕道,4公里左右新挖掘的僅供摩托車通行的山路和1公里左右的田坎。從他家往鎮場,首先要走4公里左右的山路,翻過一個生活垃圾場後才到達村口。遇上晴好天氣能搭上一段摩托車,一個半小時可以到達鎮場。一旦遇上下雨天,上山的幾公里路全得靠步行,去鎮場怎麼也得花上兩個半小時。以前這個窮山溝里,還有10多戶人家,現在大多搬遷到山上、鎮裡或城裡去了。鄧長江家最值錢的就是他的那輛摩托車,價值6000多元。因為是以舊換新只花了他2000多元,但是這需要搭上他一年養牛的全部收入。前日下午6時許,記者找到鄧長江家裡時,他正在門口淘紅薯,這是兩頭肥豬一頓的飼料,他家一年能出兩頭肥豬、1頭牛。「6年前父親過世,家裡老母親也因白內障失明,需要人照顧,我哪裡走得開嘛!」鄧長江說,他小學畢業後輟學了,此前有人幫他說過媒,但女方都嫌他家交通不便、家境困難,連上門相親的機會都不給他。

文文的父母家就在鄧家的不遠處。

16 歲少女小學二年級輟學,母病父弱 去過的最遠地方是鎮場。16歲的少女文文(化名)與鄧長江同村鄰組,兩家人喊都能喊得答應,但因為長期少有人走動,村路早已經長滿半人高的荒草,往返兩家只得順著一條1公里多的河溝走。文文的母親患有羊角風,時常發作,50多歲的父親文本富身體虛弱,幹活非常吃力。龍駒鎮場,是文文去過的最遠地方。文文一家三口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低保,此外就是餵豬:「但是明年的低保,不知為何被取消了?」文本富和妻子一起正在生火,煮飯燒柴留下的木炭一天天存下來,每月背一背篼到鎮場,每斤6角,可以換些油、鹽、洗衣粉。黃顯村以前有一所村小,有小孩的讀書聲,村小就在鄧長江家下方的不遠處。那時,文文就在村小上學,但有點厭學,即便是父母用棍子打也打不去。只上了小學二年級後就輟學了。輟學後,文文仍喜歡到學校附近玩,鄧長江的院垻也是她經常去的地方。村里人說,「結果耍呀耍的就住了下來,成了人家的媳婦。」按年齡來說,文文可以喊鄧長江大叔了。「外套是我選的,他給的錢。」坐在鄧長江家的灶房裡,文文上身穿了件粉紅色的外套,她兩腮緋紅、羞澀地笑著說:「他摩托開得很穩,挨得近能照顧兩個家。」



文文和鄧長江就是經過媒人介紹確立關係的。

他們已同居 但自稱還沒牽過手。在文文和鄧長江心目中,戀愛是從媒人正式向雙方長輩說媒算起。媒人鄒先生前往文文家說親,是今年割稻穀的那段時間。「文文經常到家裡耍,小小年紀就能幫忙做些家務,很賢惠,我也老大不小了,也想組織一個家庭。」鄧長江說,於是按照習俗,他讓村裡的鄒聲倫向文文的父母提親。很快文文就住進了鄧長江家裡。他們說,在一起後,文文幫鄧家做些家務,鄧長江也時常幫文家幹些力氣活。談到戀愛進展,他們說,都還沒有牽過對方的手,但是搖頭說完後兩人又好似在偷笑。記者剛到鄧家,一中年男子就帶著一個老太太來了,兩人不停追問,「你們幹什麼的?關你們什麼事!不說清楚休想離開這個山溝。」記者說明來意後,他們才告知,他們是鄧長江的旁系親屬,住在龍駒場上:「是怕你們又是來搶親,下爛藥的,專程趕來幫忙。」鄧長江的堂哥說,他們現在要多加提防,只要不認識的人入村,一進村口就會有人給他們報信。「我們就是要提早把喜事辦了,要告訴那些打歪主意的紅娘,人家已經有如意郎君了。」鄧長江的叔母說。鄧長江說,他們將在本月底母親70歲大壽的時候,一齊把喜事給辦了。「我們肯定領不到結婚證,等3年半以後她20歲了再去領。」



文文在鄧家也非常勤快,平時也幫忙做一些家務。

坐在文文左手邊,即將要「娶」她的這位老大哥,文文早就認識了。上小學逃學那會,文文就經常去鄧長江家的院垻附近玩,大約6年前鄧長江買了摩托車後,文文偶爾會搭鄧長江的摩托車去鎮場。「一開始都要收錢,後來有時收,有時不收。」文文說,她以為鄧長江不收車費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鄰居,相互幫幫忙,因此她有時也會幫鄧家做點小事作回報。「他摩托車開得很穩。」文文也不知道眼前這位男人,能不能給她帶來幸福的生活,但是她也很坦白地說,「我們挨得近,能照顧兩個家,媽老漢也放心些。」「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我都快35歲了,還是個單身漢。」鄧長江對自己的老單身漢處境,也顯得很無奈。「看著人家都外出務工賺錢,搬出了窮山溝,他內心很不是滋味。」「光棍的臭名越傳得久,就越沒有女孩子敢來和你相親。」鄧長江認為農村30多歲打光棍,比城裡40多歲打光棍還惱火。對於身邊這個,願意嫁給自己的小女孩,鄧長江很是滿意:「文文雖然和我一樣見識不多,但手巧幹活麻利,關鍵是只有她不會嫌我窮,希望我們成家後情況能很快好起來,走出困境。」

鄧長江和文文是通過媒人介紹確立戀愛關係的。

同村村民鄒聲倫告訴記者,當地習俗中,紅娘都是女性擔當,但文文和鄧長江的媒人卻是他這個大男人,讓他一開始也有些為難,但他還是應了下來。鄒聲倫說,他們那個窮山溝,鄧長江家裡的貧苦現實擺在那裡,哪裡有媳婦願意嫁進來呢!而誰又願意受文文父母病弱的拖累呢?「兩家人挨餓受凍,不如組成一家抱團取暖。」鄒聲倫說,這便是他全力撮合這門親事的主要原因,雙方家長定下口頭婚約。對於婚約詳細內容,男女雙方和紅娘都不願提及。採訪中文文父親文本富不大愛說話,他沒有明確表明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這門親事。「到婆家去了!很少回來。」其不多言語中,都已把鄧家當成了文文的婆家。而文文的母親則表示,「娃兒長大了,長了兩隻腳,我們管不了了,只要不吃虧就好。」



鄧長江即將滿70歲的母親

男方媽媽:好!好!好得很!鄧長江的母親即將年滿70歲,雖然看不見文文的模樣,但是她仍是一個勁的說, 「乖得很!愛幫忙,勤快!」對兒子能討到媳婦,老太太更是高興地說,「好!好!好得很!」龍駒鎮婦聯張主任表示,兩人若是談戀愛,雙方自願,只要女方年滿 14周歲,即便是要同居他們也無法干涉。但是因為文文和鄧長江這門親事,涉及的女當事方系未成年人,若訂婚屬實,他們將調查後予進行教育和勸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明確禁止未成年人訂婚,其中第十五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第六十二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本報新聞律師團成員,漢尊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沈仁剛分析說,從法律上講,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便是未成年同意的婚約,也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而《未成年人保護法》則明文禁止父母為未成年人訂婚。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兩個窮苦的家庭,一家缺勞力,一家缺人料理家務,他們急迫地要組成「家庭」,為的僅是「抱團取暖」。如果說,當事雙方都是成年人,我們肯定祝福。但涉及一個16歲少女的命運,這就成了一個尷尬的話題。如何破解這道難題?當然希望當地婦聯的教育勸說能最終起效,推遲這場原本就不應該現在舉辦的「喜宴」。同時,也希望大家出出主意,讓他們怎樣走出目前的困境。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重慶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17/18915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