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驚人:對比民國和紅朝兩代官二代 天地之別

—對比兩朝「官二代」,中共權力通吃

目前,無論市井或網上乃至媒體,「官二代」這詞兒很風傳,尤其那飈車撞死大學女生還強蠻地叫出「我爸是李剛」的警局長子弟,已成今天「官二代」生動的標本,引起全國乃至海外大嘩。 「官二代」這角色,便從我腦海閃出了一幅幅肖像,如歷史畫卷,讓我去翻閱思考。

 

  民國校風壓倒官風

 

我年少時生活在中華民國,雖然是學生,與同學中的官吏子弟接觸過,對社會上的宦門乃至豪門的後裔,也見聞不少。其中確有紈絝子弟或《紅樓夢》中之小霸王角色,但擺不上場面,進不了主流社會。我入讀的成都一所省立中學與教會中學,不少同學是官吏家庭,別說炫耀門第,就是行為缺了禮義也會受同學非議,穿著也是學生應有的簡樸,當時流行的太保褲與雙層膠底皮鞋,也穿不進這種有讀書風氣的學校。你若留個大包頭,那教會學校學生自治會,便會以維護校風與校譽來干涉,甚至見別校女生過校調笑者,也有自治會的同學來警告。

在這種風氣下,那些驕矜的官家子弟,都恥於說出自已門第。省教育廳長任覺五的兒子,與我睡上下床位,穿同樣的麻制服,常常打開他的花生醬罐簡請我嘗,直到我們都分手離校,班上只有少數幾人知道他是教育廳長的兒子。那時,學校的普羅風氣流行,平等意識占上風,你能一個人辦一張壁報,或白話或古文或英文,敢把隨感與時評從學校評到社會,從教師評到社會官府,同學們會翹起拇指贊你是才俊,受到尊敬,如果誰去炫耀他爸是什麼官,不僅會被恥笑是弱智,甚至受到蔑視與孤立。因為學校與社會仍是官本位錢本位壓不過文化本位的風氣,權力仍未達到完全通吃。

 

  民國武官也很有文化

 

民國的官吏,與紅朝官吏出身有天壤之別。前者有出自簪纓之第、詩禮之家、書香之門,即便武官,也知書識禮,甚至很有學問。名記者曹聚仁採訪軍旅,作客江西臨川,邀請他向軍官講哲學,在王安石與陸九淵故鄉,他生怕說出破綻,而說較了解北宋張載的《西銘》,苐二天,駐軍的參謀長竟向軍官大講很少人了解的《東銘》,驚得曹聚仁趕忙去查原著,看自己講錯沒有。我從舊籍讀到這段軼事,信服民國軍官也不是老粗。抗戰勝利,老家縣城公園塑起一座「抗日將士紀念碑」由黃埔四期出身的團長任縣長手書,那一手魏碑的書法,今日文官中也不多見。那時的文官子弟「官二代」就更崇文了。著名書畫家、一九四○年代成都畫壇祭酒的羅文謨先生,且負責省參議會要職。他的兒子羅榮渠該算那時「官二代」了吧?他讀成都縣中時,便發起「四為學會」,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這少年便是後來斐聲北大的名教授,北美史專家,他研究日本學西方成功而中國學西方卻屢敗的原因,曾獲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之對其學術的高度評價。年長我幾歲的同學陶在廉出身名門,祖父是北京圖書館長,叔祖父陶成章乃辛亥革命之元勛,被蔣介石刺死上海,他父親是民國空軍中將,也算「官二代」了吧?在抗日國難當頭,他上高中即與川軍將領楊森三子楊漢渝投筆從戎,去印緬抗日。勝利後再入金陵大學並去英國學畜牧,這種「官二代」,與今天警局長李剛的二代迥異吧?

 

  八旗子弟又來了

 

我曾目睹國共兩黨四川省委負責人黃季陸與李井泉的二代。當時黃季陸任國民黨省黨部主委兼四川大學校長,他的女兒黃乃華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仍在華西垻仁濟護士學校學護士。中共李井泉坐鎮成都,周末他在省委辦舞會通知我們青年團機關去參加,其實是要女幹部陪舞。舞池撒了滑粉,李井泉不到十歲的兒子便在池中縱情打鬧撒野,老子卻嬌慣兒子胡鬧,使舞會一直擱淺,要讓這小公子玩盡興了,方能開始。而且這種新貴子弟是不進普通學校的,而要有一定級別的子弟才能進的貴族學校,叫八一小學。他們的特權意識從幼就被培養了。請聽聽他們的談話:你爸坐個吉普算什麼?我爸坐的雪弗萊與道奇哩!紅朝的「官二代」,正像滿清享有特權的八旗子弟。李井泉那混小子入讀的是成都教育資源最好的四中,按其出身又錄取進清華。在文革中他還在炫耀革命老子,稱「老子革命兒好漢」,結果是打砸搶抄的恐怖分子而已。幾十年來紅朝「官二代」的圖譜,筆者至今還脈絡清晰存在腦庫。

 

  書香與草莽之異

 

我發現民國官吏家庭子弟,有不少人是民粹意識盛過富貴意識,平民觀念盛過特權觀念。川軍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的公子劉元彥在華西大學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去追求民主,一九八○年還在從事文化工作,主編《新華文摘》。劉湘的軍長牛范九,家中雖有紙醉金迷的紈跨子弟,但亦有一窩熱衷社會變革追求進步的熱血青年,我認識牛家中共地下黨團員就不止三人。有一位牛家子弟是地下交通員,被特務追蹤到輪船上,為保全身上機密文件,竟然跳海殉難。這些人的思想人格,與小小警局長李剛肇禍之子比較,豈非鷹隼與跳蚤之別乎?抗戰死於河南的川軍將領李家鈺之子與我是中學同學,後來也是文質彬彬的川大歷史系教授!

 

兩朝「官二代」的子弟如此大的區別,追溯起來,脈絡與因果十分清晰:中共的官多出身草莽或窮鄉。民國的官則出身士紳、資產者或書香門庭。這官的品質與人格便是霄壤之別了。而民國還沿襲千年科舉取仕那一套嚴格制度,由考試院與銓敘部這些資格審核籂選人才。紅朝則是入黨做官、造反做官、緊跟權力做官,乃至今日賄賂做官。千多年前詩人左思曾經感嘆:「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竂。」如今的世胄已是宵小之徒、鑽營之輩、卑劣之人了。他們的子弟怎不是北宋高俅之子那類衙內型人物哩!

 

  根子在制度

 

民國的社會是私有制,產權明確給人安身立命的獨立性和尊嚴。紅朝破壞私有產權,以公有制方便公務人。這公務人的官,在私有制中吃不通,但在這公有制且代管一切公產中,當然就形成權力通吃了。這種通吃之霸道,強過私有制上的皇權,也強過私有制未絕的納粹極權。這種由壟斷一切資源所形成的霸權社會,保定市公安分局局長李剛兒子的霸氣,豈非很自然嗎?

學生制服(民國28年)

民國學生制服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動向雜誌2010年12月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1230/19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