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又被騙了 這句話蒙了大陸人六十年

 

布萊德雷的這段話是1951年5月15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外交關係委員會前作證的聲明,話題是麥克阿瑟因為與杜魯門總統發生統帥權之爭,並且主張將韓戰戰事擴大至中國一事,下面是原文: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美軍五星上將Omar N. Bradley


資中筠:美國從未認為出兵朝鮮是錯誤決定

「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的錯誤的戰爭」……在我國流傳甚廣的布萊德利的這幾句話往往被詮釋為美國自認為決策失誤,有後悔之意,這是一廂情願的誤解,不符合事實。

作者:資中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選自:《文史參考》雜誌2011年2月(上)

多年來,每提到韓戰,我國各種報刊經常引的一句話就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曾說那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的錯誤的戰爭」,以此來說明美國自己也認為那場戰爭是不該打的。本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美國查檔案中發現這段話出現的背景與我國廣為流傳的不一樣,一直被斷章取義,由此誤解了美國政府對韓戰的看法。當時我就曾寫過文章予以澄清,可惜不為人所注意。直到今天,韓戰已過去六十年,我的正誤也已提出二十年,國人還在不斷以原來的理解來引用這段話,因此感到有必要再次說明來龍去脈,以還歷史本來面貌。

布萊德利的確說過這樣的話,但不是指美國出兵朝鮮本身,而是另有所指。在美國出兵朝鮮,打得比較順利,直抵鴨綠江邊時,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少數軍人主張轟炸中國東北,以切斷志願軍的供應線,並摧毀中國東北的重要工業基地。根據麥克阿瑟的想法,這樣一來,中國的工業化就要推遲許多年,而且將成為蘇聯的沉重包袱。而以杜魯門為首的美國當政者的主流派堅決反對把戰爭擴大到中國領土,由於麥克阿瑟擅自發表與美國政府政策不同的言論(威脅可能打擊中國本土),杜魯門於1951年4月解除了他遠東地區「盟軍總司令」之職。此事在美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麥克阿瑟回國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群眾歡迎。以共和黨人為主的反對派大肆攻擊杜魯門政府,並在國會提出質詢。5月間由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對外關係委員會聯合舉行了一系列公聽會,總題目為「遠東的軍事形勢」,全面審議美國的遠東政策。布萊德利在5月15日的公聽會上的證詞中闡述了反對將韓戰擴大到中國的理由,大意謂:美國出兵朝鮮是以最小的力量抵制蘇聯全球擴張的一個方面,如果戰事擴大到中國,將使美國大量軍力,特別是海空軍力量陷進去,這將正中蘇聯下懷,它可以乘機控制整個歐亞大陸,並由此控制全世界。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把韓戰限制在朝鮮境內。他還說了這樣一段話:

「紅色中國不是一個謀求統治全世界的強大國家,坦率地說,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意見,這個戰略(按:指麥克阿瑟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戰略)將會把我們捲入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的錯誤的戰爭」。

他用的語法是虛擬式:「將會」,很清楚,「錯誤的戰爭」決不是指噎進行的在朝鮮的戰爭,而是「如果」擴大到中國的戰爭。另外,布萊德利還說過,即便要同中國打一仗,也只能在南邊而不能在北邊,因為那裡離蘇聯太近,蘇聯不可能坐視不管。事實上,無論在當時,還是以後,美國朝野都沒有否定過在當時的形勢下美國出兵朝鮮的必要性(不像對越南戰爭有許多反思,認為是錯誤的意見占上風)。在我國流傳甚廣的布萊德利的這幾句話往往被詮釋為美國自認為決策失誤,有後悔之意,這是一廂情願的誤解,不符合事實。

美國人在總結經驗教訓中的普遍共識是:首先是艾奇遜於1950年1月12日那篇著名的講話中關於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防線沒有包括朝鮮半島,給金日成造成錯覺,以為美國可以放棄南韓;後來,美國又不顧李承晚的反對,開始從南韓撤軍,更加重了這一印象,從而幫助了金日成發動進攻的決心,這才是美國人自己檢討之點。

不論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當時美蘇兩家都力圖避免直接衝突,同時也決不允許對方跨越噎劃定的勢力範圍的界線,這是雙方的戰略底線。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10/19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