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網友:「愛國海歸」張蘭女士的謊言、虛榮和淺薄

作者:
前不久,在北京開餐館起家的張蘭女士在鳳凰衛視著名的「一虎一席談」電視辯論會上,以「愛國海歸」的嘉賓身份閃亮登場。在這場名為「第三波移民潮 是精英與財富的流失嗎」?辯論會上,歸納起來,張蘭站在台上一共只說了五、 六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話。人們只要稍稍仔細分析一下她講的每句話,都不難發現,在她那一句句驚世駭俗的「愛國主義」豪言壯語中,包含著令人啼笑皆非的謊言、虛榮和淺薄。
  
    第一句話,張蘭說:「91年,我獲得了加拿大移民局給我的正式的移民邀請」。
  
    點評:移民通常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自主選擇,西方已開發國家幾乎從來不主動邀請任何人移民。通常是,符合移民條件的外國人自己提出申請,然後外國政府的移民部門審核後發出批准文件。確切地說,張蘭一定是自己申請移民在先, 然後她收到的是加拿大政府寄給她的移民批准通知書(或不批准通知書)。無論
如何,即便是收到了「移民批准通知書」,也不能稱之為「移民邀請」。
  
    顯然,這不是張蘭的口誤,她是故意這麼說的。人們發現,台下聽眾的眼神中,除了欣賞和敬佩外,還帶有疑惑和驚訝。
  
    不了解內情的人可能會很吃驚,張蘭一定是個什麼很了不起的人,否則連加拿大政府都要特意邀請她移民到他們的楓葉之國。這裡,接踵而來的問題是, 1991年的時候,張蘭正在加拿大做什麼呢?據她自己早些時候多次對媒體說,當時她沒有去學校讀書,而且生活極為狼狽和困苦,幾乎每天都要在一個餐館裡的後院裡卸車扛豬肉,晚上還要在一個加拿大有錢人家裡給一大家人做飯當保姆依照今日中國大陸的標準,張蘭是否屬於「海歸」群體,是否夠資格進入歐美同學會,還有待商榷——作者注)。天曉得加拿大政府的哪根筋出了毛病,為什麼要專門邀請這樣一個人移民加拿大呢?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不少回國的人常常喜歡編造一些「因為愛國而毅然回國」的故事,比如「拒絕了某個大公司的高薪聘請而毅然回國」;比如「拒絕了某個跨國公司董事長的女兒的苦苦追求而毅然回國」等等。更多的,是那些懷裡揣著在國外辛辛苦苦積攢的幾萬美元,一回到國內就大唱「愛國主義」高調的人。
 今天,這類愚蠢的伎倆已經沒有什麼人再表演了。難怪有的網友評論這次辯論會時說:「張蘭也太假了,也太二(百五)了」。
  
    第二句話,(胡一虎問:「你回來之後,還有很多機會可以移民吧?)張蘭說:「那太多了,隨時!因為你投資移民也可以,你企業家移民也可以,你優秀人才移民也可以。太多的國家向我伸出了橄欖枝」。
  
    點評:張蘭現在的確有錢了,足以去申請投資移民;張蘭也算是很「優秀」了,不妨去申請「傑出人才移民」,這都不是問題。問題出在張蘭提到的所謂 「橄欖枝」上。
  
    常識告訴我們,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移民法,有些國家的移民法嚴苛些,有些國家的移民法寬鬆些。但在移民歷史上,還很少聽說這些國家專門向某個個人 發出移民邀請的。如果真的這些國家這樣做了,大有挖他國牆角之嫌,似乎涉嫌違返國際慣例和準則。
  
    張蘭能告訴我們那些向她伸出橄欖枝的國家的具體名字嗎?這些國家的政府是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向你伸出了移民的橄欖枝?張蘭信口說出這樣的話,一方面是明顯的撒謊,另一方面則是對國際關係知識的淺薄無知。
  
    在偌大的中國,比張蘭這樣的開餐館的老闆更有錢更有名的企業家、名人和能人數不勝數,怎麼從來也沒有聽這些人說起過這些「橄欖枝」的故事呢?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網友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411/20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