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李莊案後重整旗鼓 中國大陸律師凝聚共識

4月24日,為慶祝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建院一周年,「律師與司法體制改革」論壇在人大校內舉行。這是自「李莊漏罪案」檢方撤訴後中國律師界的首次大型學術研討,著名律師陳有西和法學教授賀衛方現身會場,受到與會者熱烈鼓掌呼應。

「律師與司法體制改革」論壇旨在探討司法體制改革中律師應有的地位與作用,推動中國律師參與司法體制改革。此前兩天,萬眾矚目的「李莊漏罪案」出現戲劇性轉折,重慶江北區檢察院以證據衝突為由撤回起訴。該論壇成為中國律師界緊隨其後集體發聲的場合。

來自法院、檢察院、高校和全國及各地律師協會的與會者參加了長達7個多小時的論壇,針對律師在中國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尤其以李莊案為例各抒己見,普遍對近期事態發展表示樂觀和振奮的態度,其中也不乏敦促律師界加強反思,重塑社會形象的聲音。

論壇的高潮出現在著名律師陳有西和法學教授賀衛方的發言中。曾經擔任過李莊案代理律師的陳有西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司法改革必須克服五種心理,即畏難、恐懼、等待、本位、排外,他引用並改造北宋王安石變法時的三句名言,作為自己的期望,即:人治天命不足畏、蘇聯祖宗不足法、歐美人言不足懼。

此前發表公開信批評重慶當局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在發言中再次呼籲司法獨立,他提醒說,李莊案的變化在於檢方主動撤訴,而非法院宣布無罪,體現了司法權配置的內在缺陷。他強調,律師存在的意義在於,它是市民社會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分割司法權、塑造司法模式,也在改造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

在論壇上,來自信訪部門的官員也公開地表達了對現行司法體制改革滯後的不滿,並坦率地承認,司法改革最難點在於司法獨立,這只是落實憲法原則的問題,而非超越法律的要求。

此外,在4月22日檢方撤訴的同一天,以曝光黑幕著稱的《財經》雜誌在記者博客空間上發表題為《李莊「漏罪」真相》的長篇調查報告,但指作者為「某團隊」,刻意與《財經》雜誌保持距離,並稱該稿「因眾所周知原因未刊」。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425/20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