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日本奈良東大寺 世界最大木造建築

作者:

東大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文 ◎ 林志彥 攝影 ◎ 戴慧倫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距今約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因建築在當時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

東大寺於七二八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大佛殿寬五十七米、深五十米、高四十八米,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結構建築。優美的建築和法相莊嚴的佛像,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讚嘆不已,一九九八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蹟」之組成部份,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盛世下仿唐文物

日本聖武天皇在位期間,處理天災地變、氏族對立、叛亂等政治危機極為得體,並極力採納唐代文物制度,用以充實國政;信仰佛教,創建國分寺及東大寺,發心鑄造大佛,兩次派遣出唐使,因此出現了太平文化盛景。東大寺是在這樣一個歷史盛世下的文化產物。

熟悉日本傳統建築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何培斌教授表示,東大寺整體布局最值得欣賞,寺院的特定建築群與唐代最高級的寺院規格相同,但如今在中國已找不到同類型及同規模的建築。

法華堂內的十六尊脫胎漆像,不但工藝精湛,其擺位方式,差不多盡占內堂空間,而這種擺法,也是唐代寺院的特有風格,因古時候的參拜方式,是信眾圍觀造像群,繞圈禮拜,只留少許走道空間。今日遊走東大寺一周,即可感受到大唐氣派及宗教習俗。


奈良大佛又稱為盧舍那佛,這尊釋迦佛祖銅像蓮座,法相莊嚴。

大佛殿氣宇非凡

東大寺無論是在建築、雕刻、藝術文物,在日本美術史上都占有特殊的地位。大佛殿中的木造結構氣宇非凡、氣勢雄偉,木造工藝令人嘆為觀止,光一根大柱,竟需三個成人環報才行!有趣的是,有根大柱底下有一孔,恰能通人,聽說傳過此洞,能保佑平安。不過,最好有人在另一端幫忙,以免卡住了,就尷尬了!

時至今日,木造建築保存不易,除了大自然的破壞,尚有人為的因素存在。東大寺亦曾因動亂付諸一炬,大佛殿、戒壇院等皆被焚毀。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於一七零九年重建完成,重整的工期前後達廿五年,單是鑄佛即用了八年的時間,而且重建後的規模亦比被毀前縮小了三分之一。

大佛殿中十五米高的巨大銅鑄佛像,據說在建造時,深受中國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洞的石雕盧舍那佛及中國敦煌的巨大佛像的影響。殿中供奉的盧舍那佛被稱為 「奈良大佛」,伴隨著大佛殿,直至東大寺全部修成,耗時四十五年。

從東大寺向北徒步約三分鐘,可到達校倉造式的藏寶庫。這裡收藏有推崇佛教、追求平安盛世的聖武天皇的遺物和絲綢之路的文物,以及遣唐使所帶回的物品等(現在存放於新的藏寶庫中)。正倉院所藏寶物不公開,但是每年秋天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舉辦的「正倉院展覽」通常會展出部份寶物。


簡單雄偉壯觀的結構,支撐起龐大建築。

鹿群朝見天子趣聞

東大寺的可看之處,不是只有大佛殿而已,還有許多完全不怕人的鹿,沿路上的土產店賣有「鹿仙貝」(鹿餅乾),是這些鹿的飼料,供遊客購買。從前在這兒的鹿被認為是很神聖的,受到嚴格的保護,如果有人膽敢殺死鹿,甚至會招來死罪。所以傳說那時奈良人都比賽誰家比較早起,如果發現有鹿死在自家門口,就偷偷移往別人家門口去,成為趣聞一則。

養鹿還有個趣聞,每天早上九點,有個儀式表演,工作人員會吹喇叭發出訊號,通知鹿來吃飯了,非常壯觀。這個儀式的起源是,有次明治天皇要到這兒來參觀,當時的工作人員特別訓練這些鹿來討天皇的歡心,感覺上就像鹿從四面八方來朝見天子一般,果然讓天皇龍心大悅。

因為這些鹿十分接近觀光客,也許是基於安全考量,鹿角都被切除了。來到東大寺,不妨買包鹿仙貝,喂喂這些可愛的鹿。不過,要小心太過熱情的鹿,它們可是會把你團團包圍的啊!◇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603/20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