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李娜奪冠 多些競技少些政治吧



對於紅土場上升起中國國旗、奏響中國國歌,李娜直言感意外,以為那是亞運會、奧運會才有的儀式。至於傳媒稱這是一次中國的勝利,她強調只是自己夢想成真的一天,「但如果說是中國的勝利,有點太過了,太大了,我承受不起。」


顯然,再去說李娜揚威紅土場是要為國爭光,那是多麽牽強。但是,這與李娜看到國旗升起時眼泛淚光並不矛盾,就算是天王費達拿, 2009年首奪法網冠軍、聽到瑞士國歌時也激動落淚。

1959年,中國桌球選手容國團為中國贏得第一枚金牌時,國人大為振奮,視之為民族尊嚴、榮譽的象徵。桌球自此成了國球,國際大賽的出戰人選甚至名次,都由體育官員內定,以致鬧出何智麗等不服金牌內定事件。半個世紀過後,金牌對中國民眾來說,還有多少可以代表國家、民族榮譽呢?拒絕金牌被愛國、被愛黨,漸成主流。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洋,批評冬奧會上奪金的周洋只感謝父母沒有感謝國家,結果招致輿論炮轟。

李娜躋身澳網決賽後,網絡上已將「姚明的高度,劉翔的速度,丁俊暉的準度,李娜的力度」相提並論。無論姚明、劉翔、丁俊暉,還是李娜,都頗有個人英雄色彩,是競技多於政治。李娜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其精采的球技、張揚的個性,散發出職業球員的自由、魅力,任何再為她的言行塗抹政治顏色的做法,無論是左是右,都是無聊的、幼稚的。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606/20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