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中國官場五千年頭一回出現偽小人

—偽君子.偽小人.偽盛世

聽說過偽君子,沒聽說過偽小人,如今有了,就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最好的時期」(官媒《中國日報》金句)。何為偽小人?就是這人並不壞,但整個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都惡濁不堪,只好適者生存。新詞「偽小人」來自大陸微末小吏的日記,身為公務員常有應酬,席間酒酣耳熱無所不談,小吏被問道:昨晚賭幾手了?答:就是玩玩罷了。問:手氣怎樣?答:馬馬虎虎。問:新開那間洗腳店去了嗎?答:去看了看。問:看上哪個小姐? 答:這個嘛,哈哈…… 

這段簡單對答,偽小人面目躍如,原來這小吏不黃不賭不包二奶不養小三,但宦海浮沉,惟有從俗如流,假使直言本人沒有不良嗜好,這不是對同僚打臉揭短嗎?何況你的剖白也沒人信,更因涉嫌「扮嘢」而自毀人際關係,往後沒法混了。 

偽小人的心跡,揭示了官場之糜爛和世道之齷齪。再來看看屁民,他們不用「扮嘢」,所以實話實說─上海「染色饅頭」案發,記者採訪廠家民工,問為何要加染色劑冒充玉米饅頭?為何要加防腐劑抑制發霉?為何要用甜味素代替蔗糖?為何要饅頭過期還收回重新修改出廠日期?民工無不侃侃而答,一點也不「扮嘢」,他們居然全都站在工廠利益和老闆立場說話,毫無愧色,振振有詞。作惡而不知其惡,甚至知其惡而不視為其惡,最震撼的是饅頭師傅的大實話:「這饅頭我不會吃,打死我都不會吃,餓死我都不會吃! 」 

他們知其惡,但泛社會到處都是惡,染色饅頭小惡而已,何足掛齒!他們不吃自己的饅頭,種果種菜的不吃自己的果菜,養豬養魚的不吃自己的豬魚,炸油條的不吃自己的油條、還有醃製品、豆腐豆芽、醬料……大家都不吃或慎吃自家產品,但他們總要吃別的東西,卻也知道那些東西很可疑,難免被加料,所以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也不必有愧疚。 

從官吏到小民的道德沉淪,足見整個社會的潰敗。這種大潰敗從何而來?已故歷史學家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寫道,明朝到了萬曆年間,官樣文章的道德倫理和掌控這個國家的官僚階層的實際作為,相差越來越大,於是充滿虛飾與謊言,這就是社會潰敗的開始。 

縱覽今世,正統意識形態和社會現實風馬牛不相及;憲法儼然皇家鎮宅的青銅瑞獸;中共黨章恍如上古岩壁的神秘符號,誰也看不懂也不需要看懂,因為七千萬黨員和十幾億人民,幾乎沒人曉得黨章寫的是什麼;那些大小官僚公開場合的言談舉止都像影帝;由朝及野,人人都擁有幾張面孔和幾套話語,這樣的社會怎能不潰敗! 

說到紅色巨獻《建黨偉業》,莫怪網民尖酸刻薄,只要上網瀏覽一二,便可知創作出來的偽歷史和現實之間巨大落差,這是國家檔案館值得珍藏的「紅色幽默」經典大片。 

孔捷生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623/20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