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中國大陸:難以承受的城市人口壓力

目前已經有一半中國人生活在城市,但是,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未來還有3億5千萬中國人湧進城市或者湧進大都會。到2030年,將近10億中國人會生活在都市,而目前的超級大都會將更加膨脹。但是,中國的大都市已經面臨著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水源不足等嚴重挑戰。

根據麥卡錫諮詢公司的計算,中國史無前例的城市化將使人口至少超過百萬的城市增加兩倍,在未來達到221座。而歐洲目前超過一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35座。

為了安頓迅速膨脹的城市人口,中國必須新建5百萬座大樓,其中包括5萬座摩天大廈。這相當於整整10個紐約。

這一空前的城市擴張使中國置於巨大的壓力之下。中國本來就已陷入自然資源缺乏的困境,高速城市化可能會增加社會動盪。

麥卡錫諮詢公司上海分部的負責人韋策爾認為,「顯然這將會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他對法新社說,「打個比喻,城市化根本上就是要把某個人拿起來,從原來的地方遷移到另外一個他連一個人都不認識的地方。他在這個新地方享受到的權利要比此前生活的老地方要少」。

這就意味著「和另一個自己從來不認識的人擠在一起,講的都不是一套自己熟悉的語言,而且各自對權利和責任感的理解很不相同」。

雪梨大學教授端方路認為,大量的中國人移入城市「同樣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後果」,珍貴的田地被用來修建大樓,而且對水和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

她認為,「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了現代化的城市生活,比如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波爐、使用洗衣機等等,能源的耗費是巨大的」。

地方政府把出賣土地作為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或者蓋大樓,或者搞有利可圖的植物種植,但是,這種不計後果的出賣土地甚至強迫拆遷除了造成可耕地大量減少,嚴重威脅著中國的食糧安全外,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些中國的專家們認為,中國城市化過程問題甚多,其中一個就是城市建設中存在著嚴重的「高、大、全」思路,不少官員大建「形象工程」,炫耀政績,以利升官,結果嚴重浪費了已經有限的資源。

一些掌控城市的官員的主導思想就是將城市建得格外張揚,花巨資建世界最高,建世界最大,建世界最漂亮的建築物。據指出,有的城市建廣場,嫌中國的樹不夠漂亮,飄洋過海花了巨資買一群樹,栽在廣場上。還有的莫名其妙顯示自己的城市與其它中國的城市不同,試圖把法國小鎮、西班牙小鎮、羅馬小鎮都複製過來。最近就傳出中國某地要把某座奧地利小城完全克隆過來的消息。一些中國的專家批評說,城市化沒有考慮到人口城市化、農民的城市化,而是用一種自我標榜,假大空的英雄主義情緒來造城市化。所以才出現了大劇院、世紀大道、中央公園、巴洛克式廣場、超天安門建設等不一而足的誇張建設。

在經過30年瘋狂的經濟增長之後,中國的一些超級大都市比如北京和上海,開始承受著嚴重的人口壓力。這兩座大都市托載的人口都分別相當於整個澳大利亞人口的總和。上海和北京也正在尋求解決的辦法,比如試圖限制小車數量,並鼓勵部分城市居民和企業向大陸遷移。

根據麥卡錫公司的報告,中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很可能增加兩倍,加之綠色技術投資不足,許多大城市本已嚴重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在未來數年達到「危險的程度」。

不過,也有些專家認為與其他一些國家比較,中國把數千萬農民納入城市的進程相對而言比較成功」。世界銀行的專家保羅•克里斯就是這樣看的:「看看印度、開羅,拉各斯和南美等國那些巨大的城市貧民窟的情形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不過他承認,「中國要迎接的挑戰是巨大的」。

責任編輯: 楊秀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629/21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