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溫州和諧號事故人禍 10天速成司機或成鐵路殺手

據《財新網》報導,事故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表示,發生此類事故令人感到意外,司機失誤可能是事故原因之一。

王夢恕介紹說,在正常行駛過程中,如果前方有車停下來,自動閉塞系統裝置會通過信號提示後面的車。「自動閉塞裝置要求6公里以內,沒車的時候才可以開行,距離前車4公里內就亮黃燈,提示減速,距離2公里時會顯示紅燈,提示要停車。」王夢恕表示,動車緊急情況下自動制動系統現在還沒有實現,行駛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司機的判斷和操作是動車行駛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10天速成司機或成鐵路殺手


上級下了死命令,動車司機培訓10天就上路。(網友圖片)

中國高鐵自運行以來頻頻出現故障,7月23日溫州雙嶼動車組又發生特大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其安全性令人擔憂。

有網友披露,德國人需要兩三個月學會開動車,中國人要求必須十天學會。德國培訓專家稱:「只用10天時間要駕駛世界最先進的動車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中方的領導交代:「培訓10天,必須把第一列350公里的動車組開回北京!」摘自鐵道部主管的《旅客報》 2011年7月1日出版。

人民日報2010年12月14日的一篇報導,題為:「提速先鋒」李東曉(時代先鋒)。報導說,動車的複雜難度,前所未有。CRH3型動車組運行時速350公里,是當時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列車。全車結構複雜,線路密如蛛網,連接著十幾萬個零部件,僅故障代碼就有2000多個。資料的理解難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動車組技術資料》是一本670多頁的德文「大磚頭」。翻譯是鐵路外行,專業術語翻譯得極其怪異。再加上高速動車知識覆蓋了信息、材料、力學等新領域,李東曉們沒有一個是大學生,必須從頭學起。培訓第五天,李東曉和同伴們不僅把德文資料書「啃透」了,還編寫出一本中國司機看得懂、記得住、好使喚的「土教材」。培訓第九天,李東曉和趙威輪流駕車,把京津城際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

還有人在網絡上發帖揭露,因有關方面領導玩忽職守、對司機疏於培訓,司機水平極低使高速動車組事故頻發。


有人揭露因有關方面疏於培訓、司機水平極低使高速動車組事故頻發。(網絡截圖)

中國「專家」保障不管用

新京報2011年6月14日發表一篇題為《專家詳解高鐵安全保障和動車組自主智慧財產權》文章,該報記者採訪了兩位院士、高鐵製造企業負責人、鐵道部「高鐵辦」原副主任、大陸多位高鐵技術和運輸經濟專家等10名人士,回答公眾關注的有關高鐵的十大熱點問題。此文又稱《十問高鐵》。

網友說,預計新京報這篇稿子將來會經常被引用來打鐵道部的臉。

現摘引文中第一問:高鐵安全如何保障

「記者:高鐵速度那麼快,如何避免追撞或者撞車?
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公司副總工程師,高鐵網路控制系統專家常振臣回答:CRH380B的列車網路控制系統(TCN系統)符合歐洲標準,該系統與車身恆速控制系統配合,可以保證車輛不會有追撞發生,而且能達到極高的正點率。

記者:如果高速運行的列車,前面某段鐵軌被沖毀了,或者被破壞了,列車怎麼能夠及時獲知呢?
常振臣:車上監測系統可適時監測軌道線路情況。高鐵軌道都是通電的,一旦軌道被人為破壞或者被土石流沖毀,軌道會斷電,列車上能提前監測到,並停車避讓。CRH380B車上還裝了設備,可監測車體橫向振動加速度,預防脫軌。

記者:青島四方公司設計師說,國際上高鐵安全指標為脫軌係數,CRH380A脫軌係數小於0.13,遠低於0.8國標。怎麼看這個數據?
鐵道部鐵科院研究員,高鐵輪對專家臧其吉回答:脫軌係數是從靜態力學推導出來的參數,適用低速火車。對高速火車,不一定適用。京滬高鐵有幾次安全實驗發現,速度越高,脫軌係數越小。這說明超過一定速度,列車脫軌係數不足以衡量高鐵安全性。

記者:有沒有辦法找出影響輪軌間作用力的全部因素?
臧其吉:人類已可準確模擬航天飛行狀態,但還無法模擬火車在輪軌上的運行狀態。我就是研究輪對(機車車輛上與鋼軌相接觸的部分)的,我帶博士研究了30年,還沒有答案,全世界也沒有突破。

記者:那怎麼辦?
臧其吉:我也不知道。在未知情況下,我們只能憑藉經驗,留下足夠的安全冗餘來提高安全係數。

記者:我們的安全冗餘夠嗎?
鐵道部原副總工程師、「高鐵辦」副主任周翊民回答:有一次,我乘坐法國大西洋高鐵線,4個動力組壞掉一個,10分鐘沒有修好,於是火車依靠3/4動力繼續以300公里運行,並保證準點到達。這說明歐洲人留下的速度安全係數超過25%,而中國高鐵技術引自歐洲和日本。」

事故傷亡慘重


2011年7月23日,一列北京發往南方福州的D301動車與一列杭州發往福州D3115動車發生追撞,造成4節車廂掉落高架橋。(網友圖片)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725/21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