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周恩來下令-20℃冒死采1000公斤鮑魚款待尼克森

國務院交辦的重任:必須在翌年1月底,采捕到1000公斤個大肉肥的鮮活鮑魚。

冒著1972年的第一場風,擠過海面上厚薄不均的浮冰,王天勇他們的采捕船來到了慣常的采鮑海區。當時正值零下20度的嚴寒,潛水船上的社員凍得都瑟瑟發抖,手腳幾乎不聽使喚。更危險的是,因為溫度太低,專門給下潛到海底的潛水員輸送氧氣的塑料管很容易被冰凍住。 為了確保潛水員的人身安全,潛水船上的社員要不斷地清除附在管子上的冰塊兒,難度實在太大了。

可王天勇他們又沒有退路,因為負責運送鮑魚的灰色軍艦一直停泊在港灣里等待裝貨,若完不成任務,怎麼向上級交待?

在冰海寒水中,他一次次潛入海底觀察,在水下沿著一座座礁石上下尋找,一連找了7天。4米處沒有,6米處也沒有,他一米一米地往下潛,直到10米深,終於發現了奇蹟。原來鮑魚都順著海床轉移到深水處的礁石根生活去了。經過100多次下潛,連續幹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共采上來1500多公斤鮑魚。從中選出的1000公斤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順利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森總統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中共在毛澤東時代雖國弱民窮,但豪氣起來卻外莫能比。北京千龍網揭秘指,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遜( Richard Nixon)訪華時,總理周恩來下令從大連冰封的黃海深處采捕1,000公斤野生鮑魚款待客人;尼克遜大快朵頤後,深為感動。事後周電謝采捕者,稱他們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那都是40年前的事了!」當年奉命下海撈鮑的大連獐子島老漁民王天勇,昨接受《蘋果》記者電話採訪時憶述事件。現年82歲的他,當年42歲,是有名的「海碰子」(即專門從事潛水捕撈的漁民),「那時不知要給誰撈,上邊說是『政治任務』,又正是寒冬臘月,上邊都不理,一定要下水,還指定要最好最大的。」


當年為周恩來款待尼克遜而潛水采鮑魚的王天勇。

大連漁民與鯊魚對峙

接令 ​​後,王天勇帶著采捕小隊,冒-20℃嚴寒潛海找野生鮑魚,一連找了七天,先後潛水100多次,才在二、三十米深的礁石根處找到越冬鮑魚, 「我們高興得都忘了寒凍,第一天就撈上來100多公斤」。他們於是頻頻潛水采捕。

每次出水,潛水服都被凍得明亮,用手一拍「咇剝」掉冰。「冷還不可怕,最可怕是鯊魚。」王天勇說,有一次他正在水底采鮑魚,忽覺頭上有大黑影飄蕩,抬頭一看是條四米多長大青鯊,張著大口,露出尖牙。

「當時我嚇壞了,拿著一根兩米長魚叉跟鯊魚對峙,幾分鐘後它又游到上方,繞著輸氧塑料管轉圈,我更緊張,一旦它咬斷管子,我非死不可! 」情急之下,他抬起穿大鐵鞋的腳用力跺海底,沉悶的噗噗聲終於把鯊魚嚇走了。

1972年2月尼克森(中)訪華時,周恩來在宴席上為他夾菜。右為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張春橋。

1,000公斤野生鮑魚送到北京,成為周恩來招待尼克遜席上佳肴。當尼克遜聽說美味鮑魚采自冰封黃海深處,大為感動。周非常滿意,事後專門致電感謝采鮑手,「從那以後,我們這裡的鮑魚海貝就經常送北京,聽說國家領導人招待外賓,都用我們這裡的海產。」
《蘋果》記者/北京千龍網


尼克森訪華品嘗獐子島千斤鮑魚的幕後故事

華媒網

周總理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讓尼克森充分領略一番東方大國的飲食文化。當時中國品質最好的野生鮑魚就出自黃海深處,於是國務院把采捕任務下達給遼寧省,遼寧省又落給大連市,大連市則選擇了長海縣,任務最終落實給了鮑魚資源最豐富的獐子島。

1971年12月,正值數九隆冬的季節,獐子島人民公社的領導找到當時任潛水隊長的王天勇,給他布置了這項國務院交辦的重任:必須在翌年1月底,采捕到1000公斤個大肉肥的鮮活鮑魚。

聽到這個消息,王天勇當時真有點懵了,數九寒天,采捕區水溫噎降到零度以下,作業條件極為惡劣。按照老規矩,潛水隊早就收船上岸了。而且富有采捕經驗的王天勇知道,冬季里鮑魚還不知藏到哪兒去了,要采捕到這麼多鮑魚,容易嗎?

但是在當時來說,特別是對王天勇這樣的共產黨員而言,那是沒有任何條件可講的。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把早已拉到海灘上的三條小木船重新推下水,憑著多年的海上采捕經驗,開始了艱難的尋鮑作業。

天寒地凍尋鮑難上加難

冒著1972年的第一場風,擠過海面上厚薄不均的浮冰,王天勇他們的采捕船來到了慣常的采鮑海區。當時正值零下20度的嚴寒,潛水船上的社員凍得都瑟瑟發抖,手腳幾乎不聽使喚。潛水隊員一出水,本來就十分笨重的潛水服立刻被凍得明盔亮甲,一拍「嘩嘩」地掉冰。

更危險的是,因為溫度太低,專門給下潛到海底的潛水員輸送氧氣的塑料管很容易被冰凍住。

為了確保潛水員的人身安全,潛水船上的社員要不斷地清除附在管子上的冰塊兒,難度實在太大了。可王天勇他們又沒有退路,因為負責運送鮑魚的灰色軍艦一直停泊在港灣里等待裝貨,若完不成任務,怎麼向上級交待?

獐子島是有名的「鮑魚之鄉」,王天勇堅信會找到鮑群。可他親自下了幾次水,卻連一隻鮑魚的影子也沒見到。王天勇這位潛水「把式」既著急又納悶,鮑魚都跑到哪裡去了呢?在冰海寒水中,他一次次潛入海底觀察,在水下沿著一座座礁石上下尋找,一連找了7天。4米處沒有,6米處也沒有,他一米一米地往下潛,直到10米深,終於發現了奇蹟。原來鮑魚都順著海床轉移到深水處的礁石根生活去了。

經過100多次下潛,王天勇沿著海床的岩礁一路找下,在二三十米深的海下礁叢中發現了更多的越冬鮑魚,有的地方更是擠得密密麻麻。

鯊魚像飛機在頭上盤旋

鮑魚找到了, 潛水隊一片歡騰,幾天來沉悶的氣氛被一掃而光。趁熱打鐵,王天勇套上潛水服直奔海底,采捕鮑魚,僅第一天就撈上來100多公斤。他們一鼓作氣幹了幾天,換到了獐子島以南一塊叫「南洋」的海區,此時王天勇心裡一陣驚悸。因為這裡水深流急,礁叢密布,不僅鮑魚多,還是鯊魚經常出沒的地方,王天勇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令他驚魂的一幕。

那是半年前夏季的一天,天氣晴好,海水能見度很高。王天勇正在水下聚精會神地采捕海珍品,忽然感覺到頭上有個黑影在飄來盪去。他抬頭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條體長4米多、重約三四百公斤的大青鯊正在他上方五六米的水中遊動。只見它張著血盆大口,露出兩排尖銳的獠牙,瞪著一雙兇巴巴的眼睛。王天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大青鯊也停了下來,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他。

當了這麼多年「海碰子」,王天勇還是頭一次在海底遇到鯊魚,而且當時他手裡只拿了一根兩米長的魚叉,緊張之下,他感覺自己的心臟狂跳不止。人鯊對峙了幾分鐘,鯊魚主動退卻了,可它並沒走遠,而是在王天勇的上方約10米處,繞著輸送氧氣的塑料管轉圈游,就像一架小飛機一樣在頭上盤旋。這下王天勇就更緊張了,一旦鯊魚咬斷了管子,自己就絕沒有生還的希望了。只見鯊魚越轉越來勁,時不時還用腦袋頂頂管子。

情急之下,王天勇抬起穿著大鐵鞋的腳,使勁跺著海底,發出了沉悶的「咣咣」聲。別說,這招真把鯊魚給鎮住了。它往下瞅了瞅,搖搖尾巴,不情願地遊走了。王天勇趕緊浮出水面,待脫掉潛水服,他感覺自己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打那以後,他和夥伴們就沒到這裡來過。

眼下又到了這塊曾經遇到過鯊魚的海域,夥伴們都有些膽怯。大家勸王天勇:「咱們再換個地方吧,千萬別餵了鯊魚啊!」王天勇搖搖頭,「這裡的鮑魚肯定多。要想早日完成上級交給咱們的任務,還真得往這『龍潭虎穴』闖一闖!再說,咱闖海人還能叫幾條鯊魚嚇破了膽?」

於是,王天勇穿上潛水服,義無返顧地扎進海里。所幸的是,這回並沒有碰到鯊魚,也許它們更怕冷,早離開這水寒徹骨的地方了。

連續幹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共采上來1500多公斤鮑魚。從中選出的1000公斤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順利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森總統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當尼克森聽說這些新鮮的鮑魚采自冰封雪飄的黃海深處時,不禁為中國人的好客而感動。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滿意,在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後,他致電遼寧,表揚大家都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24/22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