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湯飛凡 因遭整肅至死而與諾貝爾科學獎擦肩的中國科學家

作者:
 



 


劉迪


近讀悼念1976年「4.5」運動著名人物「小平頭」劉迪有關文章,發現劉迪父親是湯飛凡的助手,不覺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之慨。 

1976年的《北京之春》編輯周為民說:「劉迪被抓時他父親也一塊兒被抓了。他父親很自豪地對公安人員說,我很自豪有劉迪這樣的兒子!很了不起,真的,有劉老先生這樣的人才有劉迪。」 

1976年《今天》編輯部成員徐曉說:「劉迪的父親是被湯非凡邀請回來的。湯非凡居然是沙眼病的衣原體的分離者,他使砂眼的發病率從90%下降到10%,這個絕對是夠諾貝爾醫學獎的。國際上有提名的,可是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湯非凡已經在反右中自殺,死了廿年了。這是一個大的歷史。」 

拙書稿《中國當代史略.科學家列傳第一》如是記敘湯飛凡: 

湯飛凡(1897.7.23—1958.9.30) 

湯飛凡 

湯飛凡,又名瑞昭,湖南醴陵人。醫學微生物學家,中國免疫學奠基人。1921年湘雅醫學院醫學博士。任教於北京協和醫院。1926年受派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細菌學研究。1957年中科院學部委員。畢生從事病毒研究。1950年代和張曉樓等人成功地分離出沙眼病毒(沙眼衣原體),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分離出沙眼病毒的人。 

1950年代,沙眼流行極廣。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高發區因此失明的占人口總數1%,視力嚴重受損的占10%。中國沙眼發病率高達55%,致盲率5%,邊遠農村患病率達80-90%,所謂十眼九沙。研究沙眼病原體,從而找到預防治療的方法,在當時是一項有著巨大意義的科研工作。湯飛凡在研究中把沙眼病毒接種在自己眼睛裡,冒著失明的危險證明了病毒的致病性。湯飛凡對民族對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被視為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物獎的中國人。 

1957年整風反右運動後,接踵而來1958年經濟上的大躍進運動,又伴隨著政治上的「拔白旗、插紅旗」運動。在醫學界,要拔的「白旗」都是反右運動中受保護的一流學者。湯飛凡首當其衝,橫遭批鬥凌辱。1958年9月26日,湯飛凡自我檢查;28、29日,接受群眾批判。名為和風細雨,實為狂風暴雨。先是坐著回答問題,第二天便失去了分辯的權利,一會兒「站起來低頭!」,一會兒「坐下好好記!」第一天被批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插在社會主義陣地上的一面大白旗;第二天就升級為民族敗類、國民黨反動派的忠實走狗、美國特務、國際間諜,騎在人民頭上,冒充大科學家,把沙眼病毒送給外國人把分離方法告訴外國人出賣國家利益;加上污言穢語指其與實驗室某女如何如何。散會時,主持人對湯飛凡訓斥:坦白認罪才有出路,不然死路一條。明天繼續交代,接受批判。我們說到做到,可以馬上把你這個國際間諜抓起來。云云。 

翌日晨,湯飛凡在寓所自盡身亡,以死逃脫繼續受辱。 

湯飛凡娶妻何璉。何璉是湖南軍閥何鍵之女。將門虎女。何璉獨自一人將丈夫遺體火化,骨灰放在自己臥室,將丈夫遺書中囑託還人6本書的事辦了。然後是煎熬廿餘年悽苦寂寞的歲月。 

在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也成為運動的1978年,卻沒有湯飛凡的份,因為黨沒有給他戴過什麼帽子,既非右派,也不是什麼壞分子,他是自己尋死,所以無反可平。1979年,醫學界為湯飛凡平反的呼聲太大,衛生部於6月為湯飛凡舉行了追悼會。 

國際醫學界沒有忘記這位為人類的眼睛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1980年,中國眼科學會收到國際眼科防治組織(IOAT)短函:因為湯博士在關於沙眼病原研究和鑑定中的傑出貢獻,國際眼科防治組織決定向他頒發沙眼金質獎章。希望能夠得到湯博士的通信地址,以便向他發出正式邀請。可是,這世上早已沒有了湯飛凡。 

為湯飛凡頒發金質獎章的儀式在1981年全法眼科學大會上舉行。衛生部決定由湯飛凡的學生王克干代為領獎,並明確通知了一起與會的時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主任委員張曉樓。頒獎前一天下午,中國駐法使館突然通知王克干:組織決定改由張曉樓領獎。張曉樓領來的獎章上刻著兩個名字,第一名居然是張曉樓,湯飛凡居次。大陸媒體採訪報導,張曉樓正式成為沙眼病毒的第一發現人,國際金獎的獲得者。張曉樓複製了兩枚鍍金獎章,自己留一枚,交給湯家一枚,原件上交衛生部。一個似乎圓滿的結局。 

湯飛凡未亡人何璉拍案而起,在知情者和仗義者支持下,於1986年寫信到國際眼科防治組織(IOAT),要求一個公正公道。4個月後IOAT回信:沙眼金質獎章是授予湯飛凡的,為了澄清起見,IOAT將複製一枚新的獎章。不久湯家收到新獎章,新獎章只刻著一個名字:湯飛凡。1995年,何璉在北京隨夫而去。 


人啊人,你不要狠毒作惡,跟著黨整人逼死人;人啊人,你不要無恥無良,如張曉樓;人啊人,你要自重自強,如何璉;人啊人,你總能求真行善愛美,如湯飛凡、劉迪父、劉迪以及幫助何璉的知情者仗義者。 

2011、11、30於馬德里蝸居 




----------------------------------------------------------------- 

魏京生基金會第八屆「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頒發公告 


自2004年以來,每年12月5日魏京生基金會都會頒發「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過去七年的頒獎在世界範圍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於正在中國堅持奮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人們,是很大的鼓勵與支持。 

毫無疑義,被提名人為中國的民主和自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提名本身是對所有民主鬥士,包括那些默默無聞、堅持不懈、不計名利的勇士們的精神和所做的犧牲的讚揚。和往年一樣,今年的獲獎者以在中國國內堅持民主運動的人和團體為主。 

在中共專制與民眾的矛盾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國每年的群發事件已達到180,000多起。一方面是中共負隅頑抗,拒絕改革;另一方面則是老百姓已從1989年民主運動時對中共心懷的希望中覺醒了,認識到中共一黨專制只是為他們的少數特權階級服務的本質與殘酷。其結果終將是官民不可調解的矛盾最後爆發,引起比北非「茉莉花革命」更加廣泛和徹底的民主浪潮,不可阻擋。 

當民主革命在中國全面展開時,就免不了流血犧牲。那些多年來堅持民主理念並付諸實踐的人們會沖在前面,成為後來者的墊腳石。他們無畏無懼,獻出自己的自由與生命,而後人卻可能連他們的事跡都不知曉。在那些釣名沽譽的投機者眼裡,這些犧牲者活得太苦,太不值得。但這些開拓者的犧牲正是其偉大之處。他們最終以生命成就的事業,將造福於千千萬萬人。 

這些犧牲者形成的那座無形豐碑上,將雕刻著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今天魏京生基金會的「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評委會要宣布的:今年「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的獲得者是剛剛去世的1976年四五運動的先鋒:「小平頭」劉迪。 

劉迪,1950年7月6日生,2011年10月19日去世。他於1968年去山西插隊。1976年在北京四五事件中曾率領群眾前往廣場東南角的民兵指揮部抗議,帶領大家高呼口號。作為被中共的喉舌《人民日報》點名的天安門廣場的「小平頭」而遭到全國通緝,之後被捕。民主牆時期,他曾在民辦刊物《北京之春》任編委。1989年北京六四屠殺後,劉迪再次被捕。 他在獲釋後繼續遭到嚴密監視和監管。他一生多年受迫害,長期找不到工作,始終生活於貧困之中。 

有關劉迪生平的更多細節,請參見黃慈萍女士的相關頒獎辭:《高貴的苦難,火煉的靈魂》。 

今年對劉迪先生的表彰,也是對1976年四五運動時集體抗議毛澤東高壓下中共獨裁暴政的勇士們的表彰。是他們抗議的浪潮,帶來了35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民主聲浪。而劉迪作為其代表人物,在這35年來為人不知地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從未缺席:從1978年的民主牆,到1989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 

這正是中國絕大多數默默無聞卻堅持不懈的勇士們的寫照,是那些群體事件里冒著風險為群眾謀福利的領袖們的縮影。今年的「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被提名中,很引人注目的是有若干群體被提名。這其中包括:"223成都(鏈子門事件)群體」、角馬俱樂部,等等。 

這個現象對我們大家都是個鼓勵。民主運動將是個長期的事業,而不是一人一地一時所能成就的。只有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共創中國美好的未來。儘管一個劉迪已經逝去,願他的生平能激起更多人的良知。而這個獎所表彰的不僅僅是劉迪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一代勇士,更是劉迪幾十年如一日、熱情為人卻不追求名利的默默無聞的精神。 

這次匯集的獎金總額是6000美元。捐款的人們捐出的是他們對中國民主的熱情和信念,在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此外,我們也向第八屆「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參與提名的所有朋友們,其中包括原先的「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獲得者們表示謝意。感謝您們的支持和鼓勵。 


魏京生基金會「魏京生中國民主鬥士獎」評委會 
黃慈萍,陳興宇,劉繼傑,陳邦錚(簽署) 

2011年12月5日 


有關細節請參看頒獎詞: 
http://www.weijingsheng.org/report/report2011/report2011-12/WJSF8thPrize111205dedicationA671-W413.htm 

有關劉迪的相片: 
1.劉迪生前相片: 
/news/data/uploadfile/201112/20111208151904104.webp 
2. 1976 年北京爆發的四五運動: 
/news/data/uploadfile/201112/20111208151903910.webp 
3. 1976 年四五運動詩抄: 
http://www.weijingsheng.org/pic/newsletters/newsletters2011/newsletters2011-4/45tiananmen.jpg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08/22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