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滬指大跌重回十年前 媒體發布告全體股民書



  A股十年「零漲幅」:滬指重回2245點,今年或再全球居尾

      十年間A股總市值增長404%,但市場總體收益為零 上證綜指今年來已累計下跌 19.92%,深成指跌26.22%
      早報記者 葛佳
    
    滬指大跌重回十年前 媒體發布告全體股民書
       A股十年間的走勢讓每一個投資者感慨,折戟沉浮十餘年,到頭來依然兩手空空。
        指數昨日再度跌回到2245點(昨日盤中價格),這與2001年上證指數創出十年高點2245點相同。這讓A股眾多投資者感慨,十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股市卻以零漲幅回歸原點。
      「十年漲跌兩茫茫,費思量,自難忘。轉頭成空,無處話淒涼。縱使再見應不識,兩千點,相對望。夜來發夢上高崗,六千一,好風光。股市蹉跎,小散惟有淚兩行。料得今年沒指望,盼來年,物價跌,股飆漲。」一首股市版的《江城子》道盡了10年來中國股市的無奈。
      值得玩味的是,臨近2011年年末,同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屈指可數的高增長相比,作為「晴雨表」的資本市場卻再度有「熊冠全球」之勢。截至12月13日收盤,上證綜指今年以來的累計跌幅達19.92%,跌幅超過多數陷於歐債美債危機的國家。

  短期趨勢向下
      滬深股指昨日全天低開低走,單邊下行,上證指數於14時47分最低跌至2245.87點,誰又曾料想到,正是在十年前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該指出有記錄來的最高點位2245.41點,如今十年過去了,A股再度跌回到此點位。
      截止收盤,上證指數報2248.59點,跌1.87%,此前收盤低位為2009年3月18日的2223.73點;深證成指報9190.88點,跌1.98%。
      相較前幾日的縮量盤跌,兩市昨日出現放量跡象,共成交958.22億元,較前一日的近三年地量激增37.6%。
      「宏觀微觀看都不太樂觀,指數又破了2300這個多頭很看重的點位,外部環境不好,中國也難獨善其身,預計短期大趨勢還是向下的。」國元證券分析師陳琦認為,上周五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為目前正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寄望政策出現大鬆動的可能性不大,預期落空,令部分投資者選擇離場。
      申銀萬國分析師錢啟敏也認為,根據目前行情,弱勢調整格局不變,再度縮量後在2200點一線將有技術性反彈,只是,反彈力度不強。
      儘管股指走勢慘澹,兩市A股僅有142股收漲,但市場熱點較為明顯,前日反覆活躍的文化傳媒板塊再起升勢。午後以中文傳媒為代表的傳媒股逆勢拉升,中文傳媒最終成為兩市昨日2隻漲停股的一員,天舟文化雖然衝擊漲停未果,但仍創出反彈新高,最終漲幅達7.04%,全天振幅超過19%。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傳媒股的行情仍是脈衝性的,獨立、持續上漲的概率相對較小。
      「整個市場的下跌趨勢形成之後,個股和板塊都是跌的格局,即使是強勢板塊也很難走出獨立行情,作為文化傳媒板塊,今年的市場結構,更多的也是會呈現結構性的行情。」華泰證券投資顧問劉英指出,文化傳媒板塊的上漲,更多的是為了文化傳媒相關上市公司上市做鋪墊,或者是做造勢,因此操作性並不高。

  平均股價遭腰斬
      2245點!上證指數十年間的走勢讓每一個投資者感慨,折戟沉浮十餘年,到頭來依然兩手空空。
      但相對於投資者的無奈,A股規模卻一直在猛漲。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止昨日收盤,滬深A股共有2307家上市公司,其中的1265家於 2001年6月14日後登錄A股市場,占比54%,其中就包含目前兩市四大百元股中的三員,此外,兩市目前有27隻個股股價高於50元,其中有近八成為近十年上市的公司。
      在市場高速擴容的同時,兩市總市值也大幅增長。截止2001年12月31日,A股市場總市值只有43522.2億元;十年後,A股的總市值已高達219634.47億元(截至2011年12月13日),十年間,A股總市值增幅高達404%。
      經濟學者孫兆東不由感慨,「A股十年零上漲。原因何在?我認為三大因素使然:一是擴容太快,10年總市價增長5倍,稀釋了股價;二是全流通,10年間特別是推動全流通後,流通市值暴漲了18倍,攤薄了股價;三是圈錢、股東套現、無強制分紅等使得市場信心缺失。」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張後奇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在微博上公開表示:「股票市場如此慘跌,百姓血淚斑斑,權貴盆滿缽滿。世界上絕對不存在持續踐踏二級市場投資人利益、一邊倒偏向籌資者利益的單邊資本市場!在這樣血淋淋的市場形勢下,還在那裡大幅擴容、高調空談所謂發行制度市場的人實在是不懂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
      相較股指的零增長形態,兩市個股在這十年間更是跌多漲少。Wind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6月14日至2011年12月13日,兩市共有 1068股累計收漲,1238股累計收跌。而兩市A股平均股價(總股本加權平均)更是由當時的13.77元/股附近,跌至昨日的7.11元/股。
      統計期內跌幅最為慘烈的個股均已淪落至三板市場,*ST嘉瑞、*ST炎黃和S*ST恆立三股的累計跌幅均超過90%,太平洋以83.42%的跌幅緊隨其後。
      不過,股價大幅飆升的也有大把公司,山東黃金雖然上市僅八年,但累計漲幅高達3264.39%,居個股首位。貴州茅台、國電南瑞、海通證券、三一重工、蘇寧電器的上市時間也大多不足十年,但累計漲幅也均超過2000%。

  滬指十年 為何跌回原點?
      北京日報
      
    滬指大跌重回十年前 媒體發布告全體股民書


         龍年新年即將到來,中國資本市場卻讓眾多投資者、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師、經濟學家們感到一陣陣嚴冬的「寒意」。就在前一天掉下2300點大關後,昨天,滬市大盤收報2248.59點,又一次逼近了2200點大關。「深不見底啊!」小散戶們有些無奈。機構的日子也同樣不好過,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甚至在電視上向觀眾鞠躬道歉:「2307點是底,我的判斷錯了!」

  兩市財富蒸發速度驚人
      今年10月初,記者曾仔細計算過,從1月到9月底,今年滬深兩市總市值已蒸發3.38萬億元,相當於11.15%的居民存款已經從股市「消失」。而時至今日,更多的財富在「跌跌不休」的股市面前,變得不堪一擊。「最開始是往裡丟了一輛QQ,到年底已丟了一輛寶馬。」一位股民心疼地表示,如果股市不能讓股民賺錢,卻能讓投機者發家,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2001年,滬市大盤的最高點為2245點。而10年後,滬市大盤昨天雖報收2248.59點,但最低點也跌至2245點。「中國股市10年漲幅為零」「A股今年暴跌10%熊冠全球」……這樣的字眼在各大財經網站上比比皆是,投資者的情緒跌到「冰點」。
      一首關於「股市10年」的段子在股民間傳遞:「十年漲跌兩茫茫,費思量,自難忘。轉頭成空,無處話淒涼。縱使再見應不識,兩千點,相對望。夜來發夢上高崗,六千一,好風光。股市蹉跎,小散惟有淚千行。料得今年沒指望,盼來年,物價跌,股飆漲。」

  誰是股市下跌罪魁禍首?
      首先,外圍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德聖基金研究中心認為,本周市場震盪下挫創出新低,具體來說,由於人民幣幣值短期迅速走弱,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國際遊資的恐慌情緒,存在較大套取人民幣匯差的衝動,這對市場產生較大干擾;歐債危機正處關鍵時刻,未來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系統性風險猶存。
      第二,市場大擴容讓投資者心有餘悸。股市一再走低,IPO速度卻明顯加速。「這麼多的股票扎堆上市,當前中國股市嚴重供大於求。」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中國股市擴容的速度太快了,超出了股民承受能力,發新股應該掌握節奏、放慢速度。
      第三,國內經濟還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建信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擔憂中國經濟明年或將「硬著陸」。而華泰證券研究員郭春燕認為,從穩定物價的角度來看,管理通脹預期是未來的重心,雖然當前的通脹下行態勢基本確立,但仍需警惕未來由於輸入型通脹及貨幣定向寬鬆預期所帶來的通脹反彈。市場的「雷區」可能仍然是房地產板塊。中央多次聲明堅持房產調控政策不動搖,這也意味著目前的房產調控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明年市場能有起色嗎?
      儘管已被股市傷透,但是一些有經驗的老股民仍沒放棄希望。
      「在大家一聽到股市掉頭就走的時候,可能就真的是底部臨近了。」股民老王說,雖然是這樣,如果真的能像巴菲特那樣「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敢於冒險搶底布局,還真是需要特別大的勇氣啊!」
      與此同時,還是有不少機構人士認為,明年市場還是有機會的。博時創業成長基金經理孫占軍說,明年一季度值得投資人重點關注。股市周線已經五連陰。從上周市場來看,之前表現不錯的食品飲料一周跌去7%,其它前期漲幅較好的行業在補跌,兩市交易量特別低,這是典型的熊市後期的表現。
      「市場在等待政策面的引導方向。」孫占軍說,預計中央經濟會議之後,也就是本月月底和下月月初能夠確定市場的方向。展望明年一季度,政策扶持的行業值得關注,例如水利灌溉、文化傳媒和物流等。
      交銀施洛德相關負責人分析,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已具有極高的吸引力,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動態本益比已經低於2004年、2005 年及2008年,因此無需過分擔心下行風險。另一方面,流動性可能在2012年得到顯著改善,推動估值積極回升。「明年消費升級可能將是貫穿全年的主題。食品飲料、品牌服裝、服務性消費、醫藥等非周期行業將保持較高成長性。」
      申銀萬國和國泰君安等券商更是樂觀,甚至公開宣稱明年將有一輪小牛市,「滬指最高看到3000點」。高盛研究團隊近期在香港發表2012亞太區經濟展望,也看好2012年中國股市。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朱悅預測,2012年A股有望升至3200點,香港H股指數有望漲至12100點,分別有 20%到30%升幅。
      不過,機構的話永遠只能作為參考,明年股市能否帶來確定的投資機會,只能由投資者理性判斷。

  財眼財言

    也說股指回到10年前
      昨天,中國資本市場最悲劇的一幕就是,眾多股民和專家們都在評說:滬指跌回了10年前!言下之意,我國股市在原地踏步。
      其實,股市中的牛熊交替是正常的,過度的恐慌也是沒有道理的。親歷過幾輪股市崩盤「災難」的股神巴菲特就曾表示,最終股指會漲上來,這不是世界末日。股市的投資機會不是漲出來的,而是跌出來的。
      滬指回到10年前的點位,並不意味著這10年來,中國股市沒有進步。
      且不說10年來上千家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成功,拉動了多少就業,創造了多少財富,至少有數以億計的普通人,在此期間走進了股市,見識了資本市場的力量。如果誠如一些經濟學家們呼籲的那樣:應該讓中國居民擁有財產性收入。那麼,最適宜、最方便普通百姓進行投資的中國股市,也確實應該不斷反思,如何在低谷培育信心,如何剷除股市蛀蟲,如何讓黑嘴和挖老鼠倉者無法生存?
      我國股市曾在最低998點位後迎來超級牛市;2008年探底1664點後,2009年初的快速上漲,也讓不少看空者錯失良機。
      如今,冬天已經到了,春天也不會遠吧?

  市場影響

    近七成基金「扛不住」 減倉避險
      「有近七成的基金已扛不住,開始瘋狂減倉。」昨天,眾祿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52%的基金公司堅定看空,看多者降為24%,看平升為 24%,多空對比為0.46:1。有72%的基金積極減倉避險。分析師徐麗平說,今年股市災難大片不斷上演,投資者很受傷,股市不斷創新低的情況下,基金公司不再挺市,之前七成加倉者轉向減倉。
      據了解,看多方以嘉實基金為代表,認為市場已處於底部,是較好的建倉機會,A股明年將震盪上行;看空方以華商基金為代表,認為短期市場仍保持謹慎,在策略和配置上重視防禦性;看平方以易方達基金為代表,認為市場信心和穩定得到恢復之時,便是苦盡甘來之日。
      另有數據顯示,新基金正在遭遇類似2008年集體「批而不發」的尷尬境遇。目前獲批但未確定發行期的新基金已經達到50隻,不少新基金獲批時間已經超過了3個月。但由於市場如此低迷,部分基金公司拿到新基金批文後有意延緩發行,不少已確定將新基金髮行挪後至明年。
      數據也顯示了今年新基金募集困難局面。截至12月8日,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2532.47億份,平均單只新基金募集規模僅 13.4億份,遠遠低於2008年大熊市創出的單只基金平均首發18.2億份的最低銷售成績。(記者 竇紅梅 東方IC供圖)
      致全體股民:
      年年失望年年望,十年股海沉浮,在昨日,上證十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圓,我們遺憾的看到,十年前的股市致富夢想被打回了原點,此刻,我們和你們的感受一樣。堅強而又絕望。
      十年來,你們懷著各種理由參與股市,無論是為國企脫困,還是為了個人的財務自由,有了你們的參與,我們看到這個市場的體量以大擴容的簡單形式急速膨脹,十年前的兩市市值4.8萬億,而如今已經達到21萬億。流通市值激增了10倍。當大家都在欣喜於我們登上了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的寶座時,我們遺憾的看到10年來,我們的股市並沒有給大家帶來財產性收入。
      在這個時候,我們特別想表達我們對你們最誠懇的慰問。我們和你們以及大部分參與這個市場的人都感同身受。
      回顧這十年,我們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參與者,無論是監管層的融資目的,還是渴望得到資金的上市公司,抑或是市場仲介機構,他們都壯大了,他們的願望或多或少的都實現了,而作為最廣大的參與者,我們的股民們卻淪為這個市場最無力無助的群體。
      十年來,風雨無阻的等待每一個9點半的到來。研究每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挖掘每一個行業,細心的琢磨監管層的每一個政策。每日裡由此增加了悲喜。
      歷數十年來的股市政策,多如繁星,具有相同特點的是,這些政策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股市一段時間的漲跌。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滬指創下之前股市從未有過的高點2245點,然而好景不長,一個月後開始了暴跌。
      一年後,這一政策被中止,A股又開始了一輪井噴行情,我們津津樂道的稱之為「6·24」行情。隨後又陷入了漫漫熊途。2005年6月,股指終於跌破千點,見低於998.23點。
      2005年,在尚福林「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鏘鏘之音下,股權分置改革啟動。這項影響深遠的政策,促使市場開始了一輪令人目瞪口呆的牛市行情,最高漲幅超過500%。
      2007年5月30日半夜,國稅總局宣布調高股票印花稅,第二天上證指數單日震盪320點創以前15年紀錄,隨後數天大盤接近跌停。哀鴻遍野,不可名狀的割肉之痛。
      政策之於A股,就是這麼的神奇,它能讓大盤漲停,也能讓大盤跌停。無限的撥動大家的情緒。左右大家的交割單盈虧,A股深深烙上了「政策市」的印跡,它的不可預期和不可捉摸,讓我們無所適從。
      如果說政策市是中國股市一直存在的問題,那麼大擴容是近年來的股市出現的新景象。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交所掛牌,掀開大型國企國內上市序幕。隨後的工行、建行、中石油、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神華、農行等紛紛登陸A股。
      同時,中小板、創業板隨後推出,銀行近乎年年再融資來提高充足率,以滿足更多的放貸欲望,而中國平安上市第二年推出了1700億的再融資方案。嚇壞了市場。
      一時間,怨憤四起。市場用暴跌來發泄情緒。A股史上最大的「5·30」行情就此收場。
      輾轉10年的創業板推出後,A股的上市公司數量迅速膨脹,今年已經完成247起IPO,募集資金達2335億元。中國股市21年來,共向市場融資4.3萬億,圈錢成為它最為顯赫的功績。
      股市無質量的擴容,上市公司數量無質量的增長,原本被冠以全球最貴股票的A股市場轉眼間接近成為最便宜的股票市場。而這一變化僅僅用了幾年時間。
      高價發行在股市最狂熱的時候出現,然而當熱情冷卻時,它卻依然還在。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在上交所掛牌,首日開盤價48.6元成為股民心中永遠的痛。2010年5月6日,海普瑞188.88元的價格在中小板上市,而上市之時券商看到300元。
      時至今日,中國石油股價不到10元,海普瑞復權股價不到60元。當年鼓吹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和認為海普瑞能上300元的機構們也不知了蹤跡。空留下領冠全球的"人造奇蹟"和無以復加的辛酸。
      三高發行,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改了這麼多年,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依然是70倍本益比發行,機構不負責任的詢價。然後迅速推向市場,讓廣大股民消化。
      隨著IPO的批量發行,有進無退的中國股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包裝上市潮,快速的證券化,帶來要命的後果---上市公司上市後業績迅速變臉。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揭開帷幕,首批28隻股票同日掛牌,刷新了中國股市多股齊發的歷史紀錄。也刷新了首日漲幅均超過100%的記錄。
      這個承載著培育三高六新企業、培育像Google這樣的世界級高科技企業夢想的融資市場,市場給予他們高發行價、高本益比、高超募資金,傾注了所有的支持和關注,然而遺憾的是,兩年來我們沒有看到Google出現的跡象,我們看到了漢王科技、國聯水產這樣的上市即告虧損,業績大變臉的公司。
      傳聞國際板要來了,通過吸引國際優秀的大公司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這是管理層的意圖,可是這次你們害怕了,每每傳聞一出,股市旋即暴跌。
      如果說賣出是你們最有力的話語權,那麼大家欣喜的看到你們學會了保護自己。
      十年來,我們和你們一樣彷徨、欣喜、失望、興盡悲來,喜怒頻繁變幻,一如股指起伏不定。也曾多次聽聞有投資者跳樓身亡,以極端的方式退出市場,令人不甚唏噓、扼腕之餘,我們要大聲的疾呼,不要為短期的漲跌,犧牲了還能創造無限價值的生命個體。做一個識盈虛之有數的股民。
      我們有必要一起重溫吳敬璉老先生2001年的話:「中國的股市很像一個賭場,而且很不規範。賭場裡面也有規矩 ,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我們這裡呢,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這種活動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即便如此,相信大部分人還會繼續存在於這個市場,繼續存在於這個被吳敬璉老先生稱之為「強盜貴族時代」的中國股票市場,相信我們入市的初衷依然沒有改變,相信我們能夠看到的正在發生的這些許改變!
      網易財經以此勉慰廣大股民朋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215/22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