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十八大前激烈交鋒 這是批江?還是批胡?

—鄧南巡20年誰該下來?

1992年1月17日,鄧小平的專列離開北京,向著南方疾馳,開始了他南巡的旅程,也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一頁。20年過去,官方沒有舉行紀念活動,但媒體從到北到南,近日都在追憶鄧小平南巡、呼喚改革,給中共十八大之前的左派右派思想交鋒、高層權鬥開闢了另一戰場。

「年紀大了,要自覺下來」

在言論上不時碰撞的《北京日報》、《南方都市報》都有專論,強調重溫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推動今日改革開放的意義,顯然,誰也不敢否定鄧南巡,但解讀則各取所需。《北京日報》的基調是近20年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出現權力失衡、分配失衡、社會心理失衡、生態失衡,正是忽視「社會主義」這個緊箍咒的結果。南都的評論則指出,鄧南巡講話就經濟改革而言強調的放權讓利,就政治改革而言其基本理論是強調民主。

其實,無論左派再怎麼妙筆生花,也改變不了鄧小平南巡講話是對左派的批判。但熱炒鄧20年前的講話,對中共領導人在權鬥中的利弊則較為隱晦。曾跟隨鄧小平在深圳視察的《深圳特區報》前副總編輯陳錫添透露,當年有兩句鄧小平的講話不敢見報,一句是「不要搞政治運動,不要搞形式主義,領導頭腦要清醒,不要影響工作」,另一句是「年紀大了,要自覺下來,否則容易犯錯誤」。

胡錦濤莫再戀棧?

在中共十八大前夕的敏感時期,輿論重提鄧小平要年紀大的高官「自覺下來」,難免引發猜想:是要太上皇江澤民放手,還是要胡錦濤莫再戀棧?鄧當年南巡曾撂下「誰不改革誰就下台」的重話,外界多視為是針對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但以此推論如今輿論再度針對江澤民未免太過簡單化。因為,對胡錦濤是否沿襲江澤民的先例,在退出中共中央委員會後留任中央軍委主席,也是中共權鬥的焦點之一。再往遠處看,鄧小平也是以太上皇的身份南巡,與其講話的宗旨悖逆。對中共政制上的缺陷,鄧、江、胡不無認識,但有誰肯革命革到自己頭上? 

1989年6月,鄧小平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

在1989年11月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鄧小平在江澤民的陪同下,同大家一一握手,

並高興地和大家合影留念

胡錦濤和鄧小平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19/232145.html